城市记忆| 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综合网编2024-05-11 07:47660

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alt="城市记忆|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src="" ="">

上海第一次行驶电车

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alt="城市记忆|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src="" ="">

电车张贴画

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alt="城市记忆|上海城市的“市声”——有轨电车的开通(13.4.12)" src="" ="">

外白渡桥上2路有轨电车

随着地铁、轻轨的兴起,年轻一代可否知道上海城市最早的轨道交通是什么?翻开上海市档案馆珍藏的档案,勾起人们对上海城市“市声”——最早的轨道交通有轨电车铛铛声的记忆。

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

1881年5月,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在英国开始营运。消息传到上海,一些居住在上海的外侨,也开始酝酿在租界修筑车轨,开通电车。1881年6月27日,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中,载有有轨电车问题的讨论:怡和洋行来信告诉董事会说,他们打算早日提出一项为在租界内引进有轨电车的方案,要求在成立一个公司之前取得纳税人会议的必要许可。

经过漫长的招标建设,1908年3月5日,由上海英商电车公司经营的第一条有规电车线路正式通车,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的起步,同时将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上海第一条有规电车线路的起始点是静安寺,沿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并沿着外滩,抵达广东路外滩,终点设在外滩英国总会门口,全程6.04公里。

这不仅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的起步,也说明上海人就此搭上了城市现代化的快车。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电车的问世,即使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城市也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如有轨电车还在试车阶段,1908年2月,当时的《中法新汇报》就报道说:“这种电车既看不见蒸汽,又看不见机器,但却能自动。”

3月2日,《字林西报》也报道说:“路上立着许多人,张大眼睛和嘴巴惊奇地看着电车。有时发现轨道里有几块小石头,这可能是中国玩童的恶作剧。”

当年意大利著名摄影师阿·劳罗来到中国,恰逢上海开通电车,他在上海街头拍了10多分钟的《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并在今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维多利亚影戏院上映,上海人在家门口看见了活生生的西洋镜。

上海有轨电车的崛起

从1908年3月5日通车至1911年三年间,公共租界的电车发展很快,共计开通8条有轨电车线路:1路:静安寺至广东路外滩;2路:卡德路至虹口公园;3路:树浦路底至广东路外滩;4路:兰州路至上海总会;5路:北火车站至广东路;6路:卡德路至茂海路;7路:静安寺路至北火车站;8路:北火车站至东新桥。总线路41.1公里,共有机车65辆,均为英国勃吕斯电气制造公司生产的勃勒许四轮短车身有轨电车。

不甘落后的法租界也于1908年5月6日开通电车,第一条线路原定自十六铺经新开河、外滩公馆马路(今金陵东路)、浙江路、八仙桥进入宝昌路(今淮海中路),经葛罗路(今嵩山路)、吕班路(今重庆南路)、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善锺路(今常熟路)、高恩路(今高安路)、福开森路(今武康路)、台斯脱郎路(今广元路)至徐家汇,因部分轨道尚未全部铺设,先通车至善锺路。同年7月31日,通车至徐家汇,全长8.5公里。

接着是华界开通电车。1913年8月11日,华商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1路正式通车,最初的线路是从十六铺到沪杭火车站,行驶里程仅为2英里半,电车时速每小时12英里,全程约20分钟到达,车厢也分头等、二等两种。以后又陆续建立了四条电车线路:高昌庙至小东门、西门至沪杭车站、西门绕小南门至小东门,以上三条均在华界。还有一条从小东门至西门,属与法租界交界地区,法商也有电车在此运营。

继南市通行电车后,闸北地区的绅商也不甘人后,酝酿成立电车公司,开辟电车营运线路。1922年11月,当地绅商组织成立了上宝电车公司筹备处,以加速筹备、建设电车工程,并计划“先就闸北区域铺轨通车,然后推广至江湾、吴淞之蕴藻浜及真如、南翔等处”,但后来因筹款不足等原因,闸北的电车通行工程一直进展缓慢,最终夭折。此后,随着公共租界开始批准行驶公共汽车,闸北绅商把发展公共交通的重点放在公共汽车业务上。

在电车开通初期,敢于乘车的人并不多,电车公司的营业十分清淡,妇女出三等车资可坐头等座位,不用说开头几年,电车公司难免经营亏折。

但很快的,经过一个短暂的怀疑、观望后,有轨电车因其快速、准时、舒适等优点,以及比马车和人力车更低廉的费用,成为上海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誉为“大众的情人”、“公众的乘物”。据测算,每辆有轨电车的输送能力,相当于73部人力车;而每辆电车所占面积,仅合73部人力车所占面积的1/26。可见电车巨大的优势是其他非机动车辆所无法比拟的。

作家笔下的有轨电车

到后来,巨大的人流充塞着每一节车箱,上班的职员、游玩的行人、跑单帮的生意人,全赖电车把他们发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上下班时,人满为患。

女作家苏青写挤车的经历,生动逼真:“先是车子不来,好久之后总算来了,却又不是你盼望的车,当然还得等。于是第二辆不是,第三辆又不是,第四辆……第四辆总算是了,然而人挤得很,头等厢里铁门不开,立了半晌,情知恳求无用,还是省些铜钱到三等去试试吧。可是,真了不得,三等车门虽开着,却是轧得要命。你扳牢了铁柱,一时还是跨不上去。好容易看看机会来了,卖票的人却又不容情,嚷着要关铁门,不是你放手得快,准被轧伤手指”。

密布的架空电线,地上铮亮的车轨,铛铛的电车铃声,匆匆登上电车的人流,是上海繁华都市形象的象征,是喜欢听“市声”的市民们每天晚上枕着入睡的伴奏声,就象女作家张爱玲说的,“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

在张爱玲以写上海风情出名的小说中,有好几篇是以电车为场景展开的,如《有女同车》、《封锁》等,以电车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特有的空间条件,一下子就把读者拉进了上海这样的城市里去。

张爱玲居住在静安寺附近的常德公寓,边上有一家电车场,半夜里,她写作晚了,就踱步到阳台上,居高临下看“电车回家”,等到它们全部进场了,她才睡得安稳。她写电车,带有深深的感情,即是从单纯文字的角度来说,恐怕也没有人写得比她更多更好的了。

与人力车一样,电车是一些作家的偏爱,又是另一些作家嘲讽的对象。他们视之为旧上海特有的城市病的表现。他们讽刺售票员揩油,记述驾驶员辱骂乘客或路人,或讨厌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赞颂人力车夫的现代作家,常常即是较具现代化形象的司售人员的讽刺者。

郁达夫《春风沉醉的的晚上》,就写到“我”在上海大马路上散步时,被肥胖的司机怒骂的情景,事后一直愤愤不平。鲁迅先生大概也有过亲身的经历,说:“如果一身旧衣服,公共电车的车掌会不照你的话停车。”

上海有轨电车的消失

随着公交事业的发展,有轨电车设施老旧、钢轨对路面影响较大等弊端渐渐显现。1960年起,上海淮海中路、新闸路等部分电车轨道被相继拆除。1963年8月14日,南京路的电车轨道于一夜间被拆除,有轨电车从此在最早出现电车的南京路上销声匿迹。到1975年12月1日,上海拆除最后一条有轨电车线3路(虹口公园-五角场)。

在上海街头流动了近70年的铛铛声,早就听不见了,它只是人们记忆深处的一道风景,文人笔下的一段故事,可也难以忘怀。

(上海市档案馆邢建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