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4年7月17日,烈日当头,天气炎热,大队明军骑兵浩浩荡荡地行走在大漠之中,谁也没想到这是一场不寻常的征程。
由于是皇帝御驾亲征,无论是将领还是官兵,三军用命,精神振奋,士气高昂。然而,一场危机突然降临,才建立56年的大明王朝,再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明朝建立之后,经历了一场重大危机,那就是“靖难之变”。朱元璋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之初,就听信大臣建议,迫不及待地进行削藩,将他的叔叔们逼到了墙角。他的叔叔们大都是身经百战的主,谁也不甘心束手就擒。
燕王朱棣率先发难,在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以“清君侧”之名,发动了靖难之役。经过三年苦战,朱棣战胜了侄子朱允炆,夺取了皇位,于1402年登基称帝。
登基之后,朱棣的心情并不轻松,面临的局势非常严峻,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四伏。
首先是他是通过战争获取了皇位,合法性存疑。其次是他跟朱允炆一样,面临削藩难题。最棘手的问题是,元朝政权的残余势力亡明之心不死,不甘心失败,在北方虎视眈眈。
这三个问题,每一个都不容忽视,稍有不慎,都会带来局势动荡,影响政权稳定。
好在朱棣是个雄才大略的皇帝,妥善地处理好了头两个问题,解决了政权合法性,也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削藩。
至于蒙古残余势力,朱棣雄心勃勃,御驾亲征,多次率军奔向大漠,将元朝残余势力打得丢盔卸甲。
在他即位之后的第8年,即公元1410年(永乐八年)开始,朱棣开始气势如虹的北伐。众所周知,中原农耕民族在跟游牧民族几千年的较量中,胜少负多。然而朱棣是个杰出的军事家,他率领的明军曾经五次出征北伐,将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打得没了脾气。
蒙古大漠一眼看不到边,蒙古骑兵机动性很强,想要完全消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自古以来,打仗需要经费,长期势必消耗大量军费,如此一来经济压力巨大,财政出现紧张。
在此情况下,朝中出现厌战情绪,大臣们纷纷劝说朱棣停止这劳民伤财的北伐。
朱棣却一意孤行,不顾文武大臣的坚决反对,在永乐二十二年(一四二四年)四月开始第五次发兵亲征漠北。
这一次依旧不见蒙古武装主力,搜索几个月之后,明成祖朱棣自己也觉得没有必要再耗下去。他对随行的英国公张辅等大臣说:“以前的皇帝跟游牧民族作战的时候,都是以打跑他们为最终目的,不会穷追猛打。现在我们几次征战已经取得了很好战果,蒙古武装已经被消灭殆尽。”
“这茫茫广漠之地,要想将他们斩尽杀绝,就好比大海捞针一样,根本无法做到。最重要的是,将士鞍马劳顿,朕于心不忍。”
大臣们一听皇上的意思是想给自己找台阶下,他们赶紧给皇上搬梯子。
兵部尚书李庆进言说:“今已铲虏之穴,破虏之众,塞北万里无虏迹,虽有几个漏网之鱼,已如丧家之犬,偷生穷漠之地,陛下天地大德,并不想斩尽杀绝。”
意思是说,现在北伐已经取得很好战果,蒙古武装被消灭差不多了,消灭他们也不是难事,只是陛下宅心仁厚,于心不忍。
成祖一听,这马屁拍得好,他龙颜大悦,下诏班师。
可是就在撤军的路上,出了问题,明朝大军分东西两路回师,约定在开平会师,合到一处。明成祖亲率东路骑军从近路返回,武安侯郑亨等领步兵则从西路返回。
七月七日明成祖途经清水源,看到道旁有悬崖峭壁,足有数十丈高,他来了灵感,命大学士杨荣、金幼孜撰文纪行,悬崖上刻石留念,好让后人在千百年后还知道,他朱棣曾经御驾亲征到过此地。
这时候的明成祖当然是十分骄傲,但是人家有骄傲的资本。
你想,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能在65岁高龄时还御驾亲征?并且还取得胜利,同时还是跟游牧民族的铁骑交战中取胜?
明成祖朱棣当时确实有点飘飘然。然而乐极生悲,在十七日部队到达榆木川(内蒙古多伦西北)的时候,朱棣突然感到胸口发闷,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那时候还没有血压之说,推测是心脑血管疾病)。也有人说朱棣是痴迷于炼丹,搞垮了身体。
无论是什么原因,总之朱棣病危。随军太医慌了手脚,赶紧采取各种方法抢救,然而因为诊疗设备落后,明成祖的心脏还是停止了跳动,离开人世。
这一来,朱棣身边的大臣们全傻眼了。要知道,中国古代权力交接本来非常麻烦,皇帝猝死,给政权的交接带来更大变数。
当年秦始皇猝死在沙丘,丞相赵高暗箱操作,发动了一场政变,将皇帝指定的继承人扶苏排除在外,让秦始皇的次子胡亥继承皇位,导致秦朝陷入动荡之中,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
结果秦始皇驾崩不过三年,大秦王朝就覆灭了。如今,明成祖也是猝死,而且还是死在距离北京一千多公里之外的大漠中。这就给政权交接带来严峻考验,稍有不慎都会引起全国局势动荡,给大明王朝带来灭顶之灾。
如何操作渡过难关,考验大臣的政治智慧。肩扛考验最多的,是大臣杨荣和金幼孜。
杨荣,原名杨子荣,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1372年出生。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考取功名,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通俗地讲,翰林编修就是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和编写历史的,这个职务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表现出色,能把握住机遇的话,可以平步青云,比如大奸臣严嵩,就是翰林编修出身。
不会把握的话,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没有出头之日。杨荣就很有才华,也善于把握机会。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即明成祖)取得"靖难之役"的胜利,他春风得意地进入南京,为之浴血奋战的皇位终于到手,他忘乎所以,打算直接登基。
很多大臣都激动万分,紧张得话都不会说了,在那里无所适从。唯有杨荣从容镇定,跪拜在朱棣马前说了一句非常有含金量的话:"殿下是先拜谒太祖(朱元璋)陵呢,还是先即位?"
朱棣一听如梦初醒,是啊,再怎么说,自己是朱元璋的儿子,江山是父亲打下的,登基之前必须先拜谒太祖陵,我咋一激动给忘了?
而众大臣没有一个考虑到这个问题,只有杨荣想到,而且说出来了,看来这小子确实不同凡响。从此,杨荣脱颖而出,进入朱棣视线,开始平步青云。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荣的命运迎来转机,得以入阁,进入权力中心,红得发紫。不仅如此,朱棣还赐给杨子荣一个名字:”杨荣“。
能让皇上赐名,是莫大的荣耀,足见杨荣多么受宠。之后,杨荣步步高升,从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直到担任首辅。
从下面的几件事,就能看出杨荣多么受宠。
永乐四年(1406年),杨荣生病了,朱棣一听心急如焚,立即命御医上门诊治,把宫中最好的药也带去。
永乐五年(1407年),杨荣从外地回来,朱棣在宫中接见,亲自切开一个大西瓜,递到杨荣手中。
就在这一年,杨荣还被任命为太子右庶子 ,成为太子的助手。
朱棣的脾气不好,在讨论国家大事的时候常常发飙,大臣们因此战战兢兢,无所适从。但杨荣一到,朱棣脸色便多云转晴,什么事都可以迎刃而解。毫不夸张地说,杨荣就是朱棣的主心骨和头号智囊。
另一个大臣金幼孜,地位也非常显赫。
金幼孜,1368年出生,江西峡江县人。金幼孜也十分有才,在永乐五年(1407年),被任命为太子朱高炽的老师,负责对太子进行岗前培训。不光如此,朱棣还让金幼孜担任了皇太孙朱瞻基的老师。
朱棣也把金幼孜当做自己的心腹,对他言听计从。朱棣是暴脾气,大臣们都发言的时候都有所顾虑,唯有杨荣和金幼孜敢于畅所欲言。每次北伐,朱棣基本上都要将两位重臣带在身边,没想到,这一次还真能排上用场。
朱棣猝死,太子不在身边,如果消息走漏,不仅元朝残余势力会借机搞事,原来被削藩的朱棣健在的弟兄也会兴风作浪,趁机夺权。
他们这样做的话,理由很充足:朱棣的江山就是从侄子手中夺来的,他能夺,我们为何不可以?
威胁最大的还不是他们,朱棣的嫡次子、太子朱高炽的同母弟朱高煦也对皇位虎视眈眈。
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在浦子口被朱允炆的部队击败,筋疲力尽,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朱高煦飞马赶到,朱棣这才化险为夷。
为了鼓励次子,朱棣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你哥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干吧。"意思就是说,太子不能担当重任,只要你努力,皇位八成就是你的。
可是后来朱棣当了皇帝之后,不提这事了。
朱棣为什么不兑现承诺?
因为历朝历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皇位继承是嫡长子继承,立长不立幼。一旦废长立幼,就会引起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引起政局动荡。
朱高炽文弱一点,也没有立下什么功劳,但大臣们还是站在他这边,认可他这个太子。既然如此,朱棣即使有心让朱高煦接班,也不敢乱来。
但是在朱高煦看来,什么规矩都是人定的,李世民不是嫡长子,不也照样当了皇帝?谁有实力,谁就可以定规矩。
朱高煦认为,我能力强,还立下赫赫战功,我不当皇帝谁当?
以此看来,如果听说朱棣驾崩,朱高煦造反的可能性最大。
常言道,“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父皇年龄大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朱高煦雄心勃勃,也在积极做准备。
他注重情报工作,在京城布置了大量的眼线,只要京城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有人骑着快马,在第一时间向他报告。
他的封地在山东西北部的乐安州 ,距离北京只有350公里,现在开汽车走高速,只要三四个小时。古代有驿站,马匹可以替换,如果用“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半天之内北京的消息就能传递到山东。
既然如此,朱棣驾崩的消息就必须做好保密工作,封锁消息。
事实上,这项保密工作最终做得很好,太子得以顺利即位,明王朝免于一场劫难,也要归功于朱德身边一位叫马云的内侍。
当时的局势非常微妙,大明向何处去,主要就看杨荣和金幼孜的运筹了。朱棣去世后,杨荣、金幼孜代行军令,明朝大军按部就班地返京。
七月十八日,两位内阁大臣突然联合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所有将士必须把随身携带的,一种叫“锡”的金属上缴。接到命令,将士们蒙了,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决定正是内侍马云提出并被采纳的。
所谓内侍,就是皇上的贴身太监,朱棣驾崩,身为内侍的马云自然会在第一时间知道。因为杨荣和金幼孜是朱棣的股肱之臣,内侍马云自然要向二人禀报。
杨荣、金幼孜当机立断,决定隐瞒朱棣死讯,默不作声,到北京再说。但是当时是七月天,气温很高,没有冰箱的年代,朱棣的尸体要不了三天就会发臭,隐瞒众人,又谈何容易?
关键问题是,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够掩盖住臭味?
秦始皇驾崩的时候,赵高弄了不少咸鱼掩盖,这个典故后人都知道,显然不能再用。想来想去,杨荣和金幼孜一时想不出办法,急得团团转。
这时候内侍马云一拍脑袋说:有了,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做一个金属棺木。这样封闭性好,臭味出不来,还不会往外滴尸体的腐水。人常说,太监被阉割了,平时不想那么多的事,脑子真好使,换了正常人还真想不出来。
于是,杨荣和金幼孜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官兵将自己身上的锡器上交,然后收集起来熔成一椑(棺),将朱棣收殓。
为什么不收金属铁?那样不是更好凑齐?
铁的熔点高,需要1500度,锡的熔点只有230度,野外也好熔化,易于操作。而且锡的比重也比铁要低,做出的棺材重量也更轻,抬起来不那么费劲。
融棺匠人毫无疑问地被杀死灭口之后,他们又将密封锡棺放在朱棣的辇上,每天照常上膳,早上请示,晚上汇报。就这样,杨荣和金幼孜他们瞒天过海,大军继续朝京师进发,同时派人密报太子。
这项保密工作做的如此之精妙,以至于当朱高煦得知朱棣的死讯时,朱高炽早已登基了。
一场危机,在三人的运作下,悄悄度过。两位大臣因此成为有功之臣,继续得到重用,经历了仁宣之治。
宣德六年十二月(1432年1月),金幼孜善终,享年六十四岁。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病逝,享年七十岁,与历代功臣四十人被供奉到祀历代帝王庙。
内侍马云的命运则比较坎坷,刚开始时权势熏天,在正统十年,担任“正使指挥同知”。正统十一年,作为正使出使蒙古,负责向“北可汗并太师也先”传达明朝皇帝的文件。
可是到了后来,马云就倒霉了。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擒,景泰帝登基,太监们被王振所连累,纷纷被拿下,马云也被收拾了,一下子被关进了锦衣卫的诏狱。
一个小太监,因为出了一个金点子被提拔为外交官,还在青史上留下“马云”的名号,已经很不简单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