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

综合网编2024-03-31 14:04850

【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

“讼师”是从前以帮人写状纸打官司办理诉讼等事务为职业的人士。旧时由于民间纠纷逐渐增多,民众诉讼观念渐次开放,好讼之风是讼师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有不少见招拆招的讼师,才高心细文笔功夫惊人,其中不乏高人奇士摘奸发伏惊心动魄,往往出奇不意直击矛盾要害所取效果突显。所以不少民众有事不找官府,情愿花钱请讼师出面解决诸多疑难棘手问题。另有些被称为“黑笔”讼师者,除了帮人化解矛盾纠纷收取费用外,还专以支怪招、出馊主意等动歪点子来谋攒“黑钱”之财则是讼师中的另类。

笔者年轻时常在王营新街听历经沧桑的赵四老爹说古道今,有一次讲的讼师传奇故事至今仍难以忘怀发人深醒。

【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淮阴北乡有个人称金四和尚的“黑笔”讼师与其他人取财之道不同,因年少外出受苦又做过和尚而见多识广心地善良,生性喜结义士体察穷人疾苦,惩恶专跟地主老财作对,行善常免佣金帮穷人打官司或化解困顿,若遇穷人受欺便出头打抱不平,在当地很有名气。有个穷人李三上有老下有小,仅靠一亩多地难以维持生计,金四和尚心生怜悯便主动找到李家门上说:“李老哥你家也太苦了,地不够种我送你几亩地怎样?”李三高兴地说:“要真的那赶情好唉”。金四和尚便对李三如此这般地交待一番后说:“你只要按我说的来做包你心想事成,以后日子好过了请我喝杯酒就行!”当时正值秋种季节,瞅准东庄张大财主家刚种麦子的一块地,当夜李三便按金四嘱告,在种好的麦地里挖了一个长坑埋上两扇门板再耧平后又撒上了豌豆种子,第二天老李又大张旗鼓地带着家人忙着在挖地界沟。张财主闻讯赶到地里,指着李三说:“你胆敢在我地里乱挖,看我怎么收拾你!”老李忙低声下气地应道:“这片十来亩地是我祖上留给我的,我家祖坟都被你平了,棺材还埋在下面,不信你就拿钎子来钎。”张财主不相信,便叫家人找来钎子来钎,果真听到地下有“冬冬”棺材板样声音作响。张财主闻声大惊失色,但还不肯认帐,即叫家人去拿锹来欲挖地弄个明白。正值紧要关头金四和尚骑着毛驴从旁路过,张财主抢先迎上去打躬作揖,声称有请金四爷为此事评个理。金四和尚故作正经地探知虚实情况后道:“挖人家的祖坟可要吃大官司的啊!何况已有人状告你家了,若为此事闹大了再吃官司就无人能帮你了。”此时张老财被吓得一肚子疑惑无法诉说,只有对金四连说:“四爷说得有理,顺便就请你作中人,定个地界打上石灰桩,免得今后李三再乱纠缠我”。

【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

还有一回,金四和尚听北庄上人讲他们那里姓吴的大地主经常盘剥佃戶,不少穷人被逼走投无路远走他乡。金四听了庄邻佃戶们的诉说十分同情穷苦人,便下决心要帮助穷人找吴家麻烦以打击其嚣张气焰。随后金四就暗中着手了解吴家情况,当见到吴家猪圈顶盖上面有一块坏黄龙盆瓦片时,他回去便写了状书道:“吴家猪圈羊圈顶盖黄瓦一片,犯有欺君之罪”上告到府衙。过去官府最忌惮民间用黄色东西,府官阅状后拍案大怒称,居然还有人胆大包天敢用与皇宫相似的黄瓦盖猪羊圈顶,未敢怠慢随即亲自率人前往现场探查。府官到后一看原来就是一块破黄盆瓦片,便说事实与状词有出入后便准备打道回府,金四和尚当即不依不饶地驳斥:“是否存在黄瓦一片,若与事实不符,我愿承担状告不实之罪。若并无不实,请按法对其治罪”。府官无言以辩,只好以欺君之罪将吴地主揖拿到案。后来吴地主花了一千多两银子才赎回了一条老命,回家后探知是金四和尚故意找茬,但畏其名气也不敢发作,后来再也不敢对佃户们欺榨了。

纵观历史上有诸多清官宁愿回家卖红薯,也要为民来作主的事例。相对而言从前在既非官衙也无官职的讼师中,竟也多有侠义豪情之士倾力为民除害扬善惩恶。联想到社会发展进步到现代的当下,人们从善弃恶的心态本应更加臻美才是。而如今却为何有些手握重权者因私欲膨胀贪赃枉法替黑恶势力作保护伞,为虎作伥助恶抑善玩弄法律为己所用;为何还会有执法者对弱势群体毫无行善同情心理,视百姓生存困境于不顾,假以种种规定为由滥罚乱收,或墨守成规拒绝灵活适用自由裁量权;为何能让对挽扶跌倒者之善举进行“碰瓷”的良知泯灭行为存在;又为何还能让人性沦丧的毒牛奶、“苏丹红”等有害食品横行于世;针对诸多令人愤然的社会痼疾,有学者总结解释是因受“十年探索”的冲击伤害了传统文明文化,其带来从善文化的创伤难以治愈。也有专家认为是因“改开”推动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后必然会带来除恶未尽的诟病。诸如类似于畸性的怪异现象,着实值得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政经家、社会学家及有识之师们,从文化、教育和人的善性心理以及媒介导向等层面深入探究,并就如何改善其行善弃恶心态并配合必要的制度性设计来呼唤人的善性回归,以利于对造成人的善性流失其恶果及影响予以肃清性警示,更有利于世人心存善念的积水成渊,为我们民族复兴提振文化软实力应有的自信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

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

作者简介

【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

王正明。曾用名王振民 ,幼居西大街,8O年代末住健康路社区至今,退休前在交通基层执法多年,数次获省市表彰,写有执法管理论文数万字并多次获奖。受“清江浦人家”众多老师影响,今后要多学写文章。

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_【随笔】讼师奇观||王正明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