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三年翻十倍,歼敌三百万,这支部队为什么能战无不胜?
东北野战军经常被认为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期间最强悍的一支作战力量,仅仅三年时间,东北野战军就在战场上发展壮大,从十万规模的部队演变成百万级别的大军。
[东北野战军]
在这一过程中,东北野战军更是歼灭了相当数量的国军精锐力量,一举击溃了整个东北地区的敌人,东北野战军的战争奇迹究竟是如何创造的呢?
东北的战略意义
东北野战军能够发展壮大和东北本身也有很大关系,东北曾长期是我国的核心工业区,抗战结束以后,国共双方都极为看重东北的归属。
[东北曾是我国核心工业区]
原因很简单,经过日本和伪满势力的多年建设,东北的工业化程度要远胜中国其他地区,拿下这一地区将拥有压倒性的工业实力优势,有助于在之后的党派内斗中占据主动。
东北地区的日军主要是被苏联远东军击溃的,所以日本投降后,东北在一定程度上暂时被苏联掌控着,而面对国共两党的索要,苏联开始耍滑头,打算用东北来交换战后苏联在中国的利益。
苏联给国共两党的口径都是会移交东北,但毛主席很清楚国际事务和斗争中的潜规则,于是直接命令11万部队进驻东北,确保将东北实际掌握在自己手上。
[东北野战军]
老蒋也不例外,日本战败后国民党军就被空运到东北各大城市,可以说在国共实际开战以前,国共两军就已经处于剑拔弩张的态势下。
相比于国军在东北的军事存在,我党在东北的发展就要聪明许多。
我党进入东北后。就在当地建立解放根据地并大力推广土改等新经济政策,迅速赢得了东北人民的爱戴,有了相当不错的群众基础。
反观国民党部队,还是旧社会军队那一套,老百姓是避之不及,哪还有支持他们的想法,截然不同的部队作风成为了东野日后发展壮大的基础。
[国民党军队]
随着战争不断进行,东野兵力越打越多,国军却越来越少,最终丢失了整个东北的控制权,而这一切早在一开始就注定了。
东野的建设思路
对于东北战场的失败,老蒋一直是想不通的,因为在开战初期,国军不但在兵力上拥有绝对优势,而且武器装备也比我党的东北部队好得多,为何在战场上却屡战屡败呢?
首先我军在战略战术指挥上就比蒋介石高明太多,国民党军队火力水平强,我军就打运动战,不断在小规模的运动作战中消耗国军主力。
这样的小胜仗打得越多,我军的武器水平也能得到提高,国军装备的美制武器最后都到了我军手里,那战斗力不是水涨船高吗?
除了部队缴获自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装备我军还会专门拉回根据地,用来培养军事人才,这就实现了部队里的新鲜血液层出不穷的涌现。
[东野炮兵]
考虑到东北方面我军的兵力劣势,毛主席还将晋察冀和热河的部队调到东北地区作战,进一步补充了部队规模,以至于到了1947年东野已经拥有近50万大军。
发展到这个时候,东野就有资格和国军正面碰一碰了,在野战中将国民党主力打的落花流水。
国民党在东北也是越打越心惊,仅仅三年时间的发展,就让东野拥有了不亚于国军的火力水平,而且士兵的技战术水平还比国民党部队更高。
[东北野战军]
此时的国军已经丧失了和解放军大规模野战的勇气,只能蹲守在东北谨慎的几个大城市当中。
但蒋介石千算万算还是没想到,解放军会选择在一个寒冷冬天发动战略反攻,实际上这本来就是东野的故意迷惑。
因为当时国民党的情报显示我军压根没有准备好冬季作战的相关装备,老蒋根本不认为我军会在这种情况下进攻,但解放军和国军的区别就在于坚决的战斗意志,区区严寒根本无法阻挡东野的高昂士气。
[东北野战军]
东野为何强大
说起东野为何会成为野战军中最强的一支,兵源是很大一个原因,东野的班底很多都是老红军,即便是后来补充的也是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新四军,有这样的班底,东北野战军战斗力一开始就有着充足保证。
而且东野长期和国民党主力作战,对于国民党俘虏一直是来之不拒的。
[东北野战军]
其实论专业军事素质,解放军官兵是不如出身王牌主力的国军官兵的,尤其是基层指战员差距巨大。通过吸收国民党俘虏兵,东野的基层战斗单位军事素质迅速提高,不光敢冲敢打,而且会冲会打。
等到了1948年,东野实际上已经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残余的国军唯一对我军占优的只有武器装备。
另一个成为了助长东野的东风的则是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的错误决策,其实即便在东北局势糜烂以后,国民党方面也是有能力给我军制造大麻烦的。
[蒋介石]
毛主席就曾在复盘东北战事的时候提出,如果当时国民党军队直接南下撤离,没让东野将其全部歼灭,此后的战事还真不好说。
其实当时国民党内部对是跑是打也有争论,卫立煌就曾建议蒋介石下令让自己南下和驻守北平的傅作义等人组成一条新的华北防线。
但老蒋听不进去,坚持要死守东北,这些彻底败光了东北部队仅存的精锐,东野也因此壮大,并在解放战争中创造了歼敌300万的不世功勋。
#优质作者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