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不足30天,专家教师支招如何最后冲刺备考
来源:【现代教育报】
↑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
新教材新高考
6月7日,所有高三学子将迎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距离这一日,不到30天。在这不足30天的时间里,高三学子如何更好地备考,如何合理规划做好时间管理,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如果做好学生心理调适,如何营造稳定、愉悦、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成为广大教师、家长和考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报约请相关专家和教师为广大高三教师、家长和考生支招备考冲刺。
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备考
张晓毓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个月以后的今天,广大高三学子将迎来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挑战——高考。所谓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最后冲刺阶段,坚持正确的学法,坚定必胜的信心,一定可以梦想成真!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最后30天的备考规划。
一个目标不放松——查漏补缺。从复习策略的角度来看,要注意通过细致地梳理、针对性地练习,弥补知识能力体系上的漏洞,具体做法:
回归基础,回归教材。老师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冲刺阶段尤其要重视夯实基础,减少基础类题目的出错。建议同学们用结构化的知识图谱梳理每个模块每个章节的知识,标注出自己识记尚不准确、理解尚不清晰的知识点,并根据基础知识的重要程度和自己的熟悉程度,标上不同的颜色,这样方便自己快速检索出重点难点、加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是统编教材进入高考的第一年,尤其要关注教材的变化。
整理习题,整理错题。现阶段不是跳入题海多多刷题,而是要整理沉淀解题方法。注意整理本学科以来的考试题目,分析题目与题目之间、题型与题型之间的关联,总结答题思路与作答要求;反思自己做过的题目,还存在哪些知识与能力上的漏洞、思维与方法上的不足,并在笔记本上写下心得。这样的笔记不求工整漂亮,可以用自己喜欢或者自己看得懂的方式速记并时常翻看,只要能提醒自己少出错即可。然后,注意精选同类题目,加强巩固训练。
一份计划定周全——布局规划。如果做好规划,有限的时间将会发挥最大效益。
总体规划,有所侧重。同学们可以分析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高考的几个学科中,哪个学科对自己来说最有提分潜质?这门学科哪个板块最容易提分、怎样才能有效提分?这种分析越具体自己就越是清楚如何学习。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明确自己复习的侧重点。
重视规范,重视习惯。要做好细节上的规划,每门学科的考试时段和时长是否适应?每个板块做题时间是否合理?审题、作图、答题是否规范?甚至用的钢笔是否合乎高考要求?……这些问题都需要在这段时间里检视一遍,如果存在不足,要按照高考要求制定具体的调整计划和策略,比如通过限时做题、强化训练,逐渐形成答题习惯。还要提醒同学们,注意每天利用点滴时间和碎片化阅读,关心时事、了解时政,这既是语文积累作文素材的需要,也是高考立德树人命题立意的要求。
十分信心定未来——心态节奏。从主观心理的角度来看,取得高考的胜利还需要必胜的信念和强大的自制力。困难在所难免,但要相信老师和家长是同学们的坚强后盾,按照既定的生活节奏和复习进展,完成最后的复习冲刺。
30天,我这样为高考赋能
张林靖
(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同学们的高考只有一次,却充满着无限的期待。如何能以一种安全、轻松、自信的姿态备战高考?家长、教师和社会都要全力以赴做好保障,但这只是外因。距高考仅有30天,又面临疫情肆虐,作为内因的我们,应该如何为高考赋能?
用防控守护安全。近期北京市疫情多点散发,但是可防可控。我们通过生物学的学习,已形成控制传染病的正确观念、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可在预防新冠病毒传染中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我们要遵守防疫要求,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守护自身安全。
用运动保持健康。在现阶段特别提醒大家,应选择无直接身体对抗的运动项目,如跑步、羽毛球、乒乓球等,且在安全区域进行。
用沟通调节心态。高三的现阶段很容易积累情绪,这需要及时调整心态使之得到有效释放,避免其被积累放大。所以,要给情绪以释放的空间,给其倾诉的对象。几位同学可以建立情感关怀联盟,同学的同理心会增强彼此的理解和尊重,使情绪及时地宣泄和释放。
用自律养成习惯。顺境靠自信,逆境靠自律,现在的居家学习更需要自律的你。人们常说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现阶段我们要养成合理作息的习惯、养成高考和等级考时间段兴奋的习惯、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
用思辨构建模型。现在的高考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于学科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的考查。所以,我们要用思辨的心智建构学科核心概念的模型,在实践中体悟模型应用与价值、关联模型间的联系,形成立体的结构体系。
用关联形成综合。现阶段的复习要回归课本,明确串联知识点的主线,找寻主线间的关联,形成综合的知识、技能与能力,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
用努力挖掘潜力。30天相对于12年的学程很短,但相对于高三的学习时间又不算短。在这段日子里,我们要继续努力,在查漏补缺中完善知识结构,在解决问题中培养科学思维,在科学探究中发现自己的潜力,越努力越幸运,高考会对我们的付出做出有效回馈。
用自信面对高考。自信的我们才能成就我们的高考。我们要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在问题解决和实验探究中获得自信、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自信、在多重困难的克服中坚定自信,自信的我们才能赢得人生的高考。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希望各位同学最后30天的备考完美收官,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
科学安排做好高考“收官”
王新
(北京市第一零九中学教学副主任)
高考冲刺就像围棋对弈中的“收官”。棋局将终,每一次落子都要小心谨慎,在此我给各位高三考生几点建议。
了解“新课标” 备战新高考
下棋要了解对手,高考当然也要研究新高考。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时也需要大致了解“新课标”中该学科的考查内容,明确复习的方向。近几年的高考题型重情境描述,在设问上贴近生活实际,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与“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考查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参看“新课标”中的“学业质量水平”,根据“质量描述”检查自己是否有所缺漏。
例如语文学科“质量描述”3-2“在理解语言时,能准确概括观点和情感”,结合平时的考试题,想想自己是否会概括文本中的信息?概括得是否准确、全面?如果还没掌握,就应该结合文本及老师给的答案示例,总结归纳“概括”的要点、角度等。我们还可以对照近几年北京的高考题与各区模拟题的变化,结合老师在教学中反复申明的重点和自己的掌握情况找出不足,攻坚克难,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即使只有30天,也需要合理安排复习计划。胸有全局,哪些需要重点复习、哪些不需要复习、每天复习多少时间、复习什么内容,都应该适当地做好计划。这样,一则避免遗漏复习要点,二则可以让自己每天学有所得,从而充实自己,以免因懈怠而出现“一篙松劲退千寻”的情况。
巩固已学 温故知新
在最后这30天,有的考生想再进行一轮系统复习,有的则选择大量做题、做难题,这实际上都是不可取的,就如同围棋“收官”时再想去“开疆拓土”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老师们大多主张这个阶段的学生要“查缺补漏”,巩固所学,温故知新。
我们可以梳理学科中已掌握的知识点,以思维导图或树状图示的方式画出来,再将已掌握但不太熟练的点找到,集中攻克。
欲速则不达 张弛应有度
棋局中“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围棋“收官”阶段,“平常心”是最重要的。
如果问班主任,这个时候学生最普遍的心态是怎样的,我想大多数班主任会说“浮躁”“焦虑”。经历了一模二模,接下来就要面对高考了,有些同学会觉得时间不够用,努力地挤时间复习,甚至占用了吃饭休息的时间,也有的同学到最后整个松懈下来,学习没了规律,这些显然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应该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保证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帮助自己调节情绪,改善心理状态,以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复习与高考。
高考前心理调试的5个建议
曾庆巍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
高考在即,高三学生难免会出现焦虑或紧张情绪,根据耶基斯—多德森定律——“中等程度的焦虑,学生的学业成绩最好”。那么,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做好心理调适呢?
考试压力的来源大概分为三种:来自家长的“望子成龙”的期望;来自学校、老师的“成绩期望”;来自考生自己的“成功期望”。当学生对考试期望和考试水平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学生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考试焦虑。通过研究发现,出现考试焦虑时,学生常常出现的三种不良认知:担心自己考不好、高考失败我人生的很多方面都无望了、自我评价偏低。有5个调适心理技巧和策略供参考。
巧用“自我实现预言”。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了“自我实现预言”的社会心理现象,是指当你对一件事进行预言或者解释之后,你往往就会把事情的发展按照自己预言和解释的方向推进,结果预言就这样自己兑现了。这个理论揭示了学生对于高考成绩的预期会影响实际考试成绩。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建立正向的思维模式,从关注“我担心会考试失败”的思维角度,转换到“我期待我会高考成功”的思维角度。而且,有些同学比较担心自己考试中丢分,那么,班主任引导学生关注“我答对了几道题目”,而不是“我又错了几道题目”。
自我暗示策略。有些同学在面对失败事件,常常会对自己评价为“我运气怎么这么差”“我做什么都无济于事”,自我评价过低会严重导致学生出现考试不自信。面对这一情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我一定能学好数学”“我正在实现我的目标”“我相信我能行”“我能学习更好”,从而增强应对高考的信心。
增强有效睡眠时间。临近高考,有些同学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会采用压缩睡眠时间的方法,延长复习时间。这样的方法不太可取,建议同学们要保证有效睡眠时间,过自律的生活。像苏炳添坚持每天晚10点关机睡觉、奥运冠军谷爱凌坚持每天睡10个小时。优质的睡眠是学习效率提高的保证。
培养积极的应考心态。“平常考试高考化,高考才能平常化”。重视平时的每一次模拟考试,在模拟考试中,总结自己的答题技巧、磨炼心智、查漏补缺,在高考时,只把它当做一次模拟考对待。“不管输赢才会赢”,做事带有目的性,心理压力就会变大.相反,就可能会超常发挥。
确立合理学业目标。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强调,中等难度的目标,最能够激发个体追求成功的动力。很多学生由于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对自己学业目标设置处于过高或过低的水平,都不利于学生发挥学习动力。班主任非常了解本班学生的成绩水平,所以要及时关注学生目标设置情况,适当地引导学生确立合理目标,避免造成考试焦虑。
练习选择精做不全做
李鹏
(北京市密云区第二中学)
距离2022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高三学生难免会出现考前焦虑或紧张的情绪,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轻松备考,是班主任目前工作的重点之一。
树立信心 正确看待高考
高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考察,更是对其意志品质的考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知心姐姐”,关注学生动态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高考目标帮助其树立信心。对比历次模拟成绩和相关数据,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目标建议,并引导学生不要盲目攀比,坚持做好自己。以学生的进步为契机,引导学生将被动接受考前压力转化为主动享受奋斗过程,相信努力必然会有收获并向目标全力以赴,同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高考,弱化高考对家庭、未来的影响,做好家校交流,建议家长减少对学生成绩的过分关注,减轻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正确引导 科学规划复习
合理设置后期复习计划。高考试题多数分值是以核心基础知识的考察为主,班主任可通过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引导学生适当调整复习策略,反馈错题与落实笔记相结合进行查缺补漏,建议学生不要强求面面俱到,应结合自身的问题及时归纳整理,反馈错题,结合错因对相关核心知识再次分专项整理,并再次完善主干知识网络,对相关知识有新了的认识,复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练习选择精做不全做。班主任指导学生不要把时间浪费难题上,要结合学生自身情况,针对会而不对的题目设置专题并限时训练。同时要让学生学会取舍,对读三遍还没思路的题目要敢于放弃,将时间和精力用于突破可得分的地方。
知识补漏很重要,课堂学习很重要。班主任可指导学生安排每日补漏时间,每科分模块补漏时间约20分钟,薄弱学科优先处理,时间分配上有适当倾斜,优势学科稍后处理并保证每日保温练习。向学生强调课堂的重要性,同时协调任课教师,引导让学生从听学转为动学,让后期的每节课都有收获。
暖心陪伴 营造轻松氛围
班主任应多倾听学生烦恼,多与学生交流,每日早读前组织同学间互相按肩锤背,小课间常规陪伴,大课间陪学生出教室跑步,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有人关爱。通过每日“互助加油”活动、每日微班会、班级吐槽小会等学生喜欢的活动让学生保持愉悦,与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并分析解决,营造轻松有爱的学习生活氛围。
高考在即,每名学生情况各不相同,通过科学合理的调整,做好自己并坚持到最后,相信每位同学都能成为高考“黑马”。
做好考前规划避免焦虑
赵宏玉
(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高考临近,高三班主任如何为学生提供有效支持,并陪伴学生高质量度过这一个月呢?
学会伴着焦虑去工作
高考前,教师的焦虑情绪不亚于学生。在班级这个场域里,教师或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传递并感染学生。班主任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焦虑、接受学生的焦虑,跟学生一起伴随着焦虑度过这一个月。在焦虑的时候,提醒并询问自己:“我可以做点什么呢?”要避免消除焦虑的迫切心理,把精力过多消耗在抗拒焦虑上。例如,可以辅导学生做好考前月计划、半月计划或周计划,舒缓的音乐转移注意力,做腹式呼吸练习等。
认清压力来源
压力来自于家长、教师和学生对考试的期待与考生考试水平之间的差距。随着差距增大,考试的重要性增加,压力也越大。考试成绩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并非考前突击能奏效。因此,一方面,班主任要密切关注个别学生并提醒他们,避免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计划。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做出合理期待,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确保高考正常发挥。
了解学生情况分层疏导
考试焦虑与考试成绩呈倒U型关系:考前过度焦虑、紧张,注意力难以集中,会干扰记忆过程,影响思维活动,进而降低学习效率;情绪过度松懈,焦虑程度不足,无法唤醒并调动自身的知识和潜能;而适度焦虑、紧张状态,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保持学习的兴奋性。因此,班主任将学生分类,对于焦虑程度不足的学生,要适当施加压力,适当创设考前紧张氛围;对于焦虑程度过高的学生,要降低期待,适当缓解压力。
创设积极正向的班级氛围
临近高考,老师们总担心压力不够,总想通过倒计时牌、条幅、标语等强化压力,制造紧张气氛,目的是让学生们在最后时刻奋力一搏。设置条幅、标语不是问题,问题是内容如何设置,才能增强学生信心,不至于陷入焦虑、焦躁状态。在内容设置上,要强调考试过程,而非考试结果;设置一些积极的暗示性语言。
召开考前减压主题班会
高考是一件大事,处在巨大压力之下,很多学生因无法承受这种巨大的压力,会出现很多生理反应,如头疼、失眠、暴饮暴食等。因此,如果考前有条件的话,可以联合学校心理老师开展考前减压主题班会,一方面,通过一些心理游戏或放松活动,让学生们身心能够获得片刻的放松和休息;另一方面,通过主题班会向同学们输入一些积极的、合理的考试信念,客观对待高考。
和孩子一起从容迎接高考
彭波
(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去年孩子高考,如愿以偿进入了喜欢的大学和专业学习。家长如何营造一个好的氛围,帮助孩子调适心理,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家长,有几点供参考。
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备战高考,学校的气氛比较紧张,学习任务重,孩子难免有压力。这个时候,家长反而要适当的给孩子减压,让孩子回到家里感到放松、愉快。要做到这点,家长首先自己要正确看待高考,把高考当作孩子历练和成长的一次机会,同时不要过高期待。高中的孩子很敏感,会从很多细微的表现感受到家长的态度。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要主动谈学习,引导孩子聊聊有趣、高兴的事情。
做一个好的倾听者
最后冲刺阶段,家长要把学习指导交给老师,学习过程交给孩子,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当孩子主动聊学习时,家长要观察思孩子为什么找你聊。在多数时间里孩子并不是寻找指导而是想倾诉,如果家长自以为是指导学习,往往会不欢而散。家长和孩子聊天时要专心,多听少说,及时回应。遇到问题,一起思考,可以问问孩子你怎么想?对于不赞成的部分,可以坦诚地简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表明供孩子参考,不要和孩子争执,尽量做到理解、共情、肯定和支持。孩子通过倾诉一方面释放压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语言交流来明确和理清自己的想法。
做好生活保障
早餐要吃好,一是要留足吃的时间,二是营养适当、可口。早餐要有一份优质蛋白质(鸡蛋或牛奶、豆浆、或肉)、一份蔬菜和水果、一二两主食。这里要强调的是,早餐一定要有主食,因为脑细胞唯一的热量来源就是葡萄糖,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分解后可直接提供充足的葡萄糖,轻松保证大脑的能量供给。中餐多吃蔬菜,少吃主食和油腻食物,避免下午过饱犯困。晚餐也不要吃得太饱。特别要提醒的是高考前的饮食一定要清淡、卫生、有度,尤其是考前状元餐不可暴食暴饮,否则可能会遇见拉肚子这种让人崩溃的事了。
鼓励并陪伴孩子运动
高考前,往往集中精力学习,忽略了运动。其实此时运动比其他时候更重要。一旦运动起来,思绪会立刻被带进运动场,通过一次次小小的胜利和呐喊,一扫压抑、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精神振奋地重新投入学习。没有比出一身臭汗更能让孩子放松的方式了。
高考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让父母的陪伴与支持让孩子走得更快更远。
文字:赵翩翩 李继君
编辑:何文洁
编审:郝彬
终审:王宇 苏金柱 鲍丹禾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本文来自【现代教育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