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分钟帮你分清雾和霾,做到这几点,远离霾危害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
新指南教您远离霾危害
霾天减少外出,到家更换衣服,清洗鼻腔面部,室内湿式扫除……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空气污染(霾)人群健康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针对我国当前空气霾污染的问题,提出人群健康防护措施和建议,指导公众进行科学防护。
雾是“水儿”,霾是“粉儿”
雾和霾傻傻分不清?没关系,《指南》已经对两者作了区分了,其最大的区别是,雾是“水儿”,霾是“粉儿”,形成的空气湿度条件也是一湿一干。依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雾和霾的具体区别如表:
PM2.5颗粒带有重金属和细菌
PM2.5是从哪来的呢?《指南》中介绍,PM2.5来源广泛,成因复杂,包括人为排放和自然排放。
其中又以人为排放为主,主要是煤炭、汽油、柴油、天然气在内的化石燃料以及秸秆、木柴的燃烧等,另外还有道路和建筑工地扬尘、工业粉尘和餐饮油烟等。
PM2.5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有害物质通常大部分富集在细颗粒物或超细颗粒物上。
目前已知的主要成分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重金属、碳和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
霾威胁呼吸道和心血管,带来传染病
《指南》指出,霾对健康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眼和咽喉部刺激、咳嗽、呼吸困难、鼻塞流鼻涕、皮疹等,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结膜炎、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症状增强。雾霾还会使部分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就诊率、入院率增高。
另外,霾的出现会使紫外线辐射减弱,缺乏阳光照射,人体的维生素D合成就会受影响,从而可能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同时,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霾还会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使人产生压抑、悲观等不良情绪等。
老、幼、孕等人群注意减少外出
老人、儿童、孕妇、心肺疾病患者以及户外作业人员为霾污染防护的重点人群。
《指南》建议,轻度霾(能见度为3~5千米)天气时,上述重点人群应减少外出及户外运动,多在室内运动。中度(能见度为2~3千米)和重度霾(能见度<2千米)天气时,应当留在室内;必须外出时,应当佩戴配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
户外作业人员如交警、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要佩戴具有防霾功能的口罩。对于一般人群也基本如此。
到家先换衣服,清洗面部、鼻腔和裸露的皮肤
需要注意的是,遇到雾霾天气,外出回来要及时更换衣物、清洗面部、鼻腔及裸露的皮肤。不要在室内吸烟,避免吸入二手烟。做饭时提前开启和延迟关闭油烟排风,尽量减少燃料燃烧造成的污染。根据天气情况适时进行室内通风换气(如果是重度霾天气,应关闭门窗,同时开启空气净化器)。居室内打扫采用湿式扫除的清洁方式。
戴上口罩之后,先检查气密性
口罩是目前霾的两大防护器具之一。对此《指南》建议,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GB/T32610-2016)的口罩,或标有KN95、N95、FFP2及其以上标准的口罩。
同时根据佩戴者的脸型和舒适性,选择气密性较好的口罩。儿童、老人、孕妇及心肺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应当佩戴配有呼吸阀的防护口罩。
每次戴上口罩之后,必须先进行气密性检查,即双手捂住口罩呼气,若感觉有气体从鼻夹处漏出,应当重新调整鼻夹。如果感觉气体从口罩两侧漏出,需要进一步调整头带和耳带的位置。如果不能密合,需要更换口罩型号。
空气净化器靠墙摆会降低净化效果
空气净化器是霾的另一大防护器具。《指南》建议,选购高洁净空气量、高累积净化量、高能效等级、低噪音量的空气净化器。
空气净化器要开启一定的时间,才能降低室内细颗粒物的污染程度,净化效果与房间面积、净化器净化效率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空气净化器不要紧靠墙壁或家具摆放,与墙之间要留有一定距离,以保证机器进出风流畅和净化效果。
在使用时,应依据空气净化效果适时更换过滤材料或清洗静电吸附电极。用户可不定期观察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如果发现净化效果明显下降则考虑更换过滤材料等。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 || 楚超 李娜
值班主任 || 范宏博
转载及投稿 || 010-62969002转8486
邮箱:ln8103@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