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伸向“保命钱”的黑手!最高法发布7起典型骗保案例,警示了啥?

社会网编2023-03-06 22:031800

盯住医保骗保典型案例揭示的问题,强化制度的无缝对接,以更加有力、科学的监管,斩断伸向百姓“保命钱”的黑手,是相关部门的职责,也是百姓的期待。

医保基金被称为百姓的“保命钱”,而有人向其伸出黑手——据《工人日报》11月15日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起医保骗保犯罪典型案例,披露了相关案件从伪造病例、虚开药品到“挂空床”等犯罪手段,通报了不法分子骗取几十万元到几千万元医保基金的犯罪后果,以及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惩罚措施。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定期或不定期集中发布典型案例的方式,向公众披露多种违法犯罪行为,以达到震慑犯罪行为、厘清是非曲直、统一裁判标准、推进普法教育的目的。医保骗保典型案例的发布,一方面有针对性地提示医保管理机构警惕各种侵害百姓“保命钱”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公众管好医保基金钱袋子;另一方面让公众了解、认识医保骗保案件的严重危害性,鼓励参保人监督和举报各种骗取医保基金的行为;同时,此举也警示不法分子不要妄图染指医保基金,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

医保基金是国家为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医疗,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用人单位、参保人筹集的用于公众基本医疗保险的专项基金,一般指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广义的医保基金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和新农合基金。每一种医保基金的经办都秉持安全、合法的严格标准。医保骗保典型案例向社会揭露了不法分子骗取医保基金的种种伎俩,剖析了医保基金管理的不足,也提供了强化医保基金安全性的着力点。

比如,一些医院通过“挂空床”、开具阴阳处方,伪造病历、虚开药品等方式骗保,说明医保处方管理和医保基金报销程序存在漏洞;一些参保人员出借医保卡为骗保人员提供骗保渠道,说明医保卡的使用范围和方式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一些参保人没有认识到医保基金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一些零售药店和药品收购者恶意串通,超量售出、低价回购,重复报销医保费用,说明对定点药店的监管不到位;一些医保经办人员利用职权吃回扣侵占医保基金,说明医保经办机构的内部流程监管不够严密,“点对点”管理没有形成制度闭环;一些骗保人员与监管部门“捉迷藏”,和某些内部人员相互勾结,说明法律惩处不到位、留有死角。

医保基金管理点多面广,加大了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的难度。医保骗保典型案件可谓一面镜子,照出了相关管理的漏洞,也提示了堵住漏洞、完善管理的路径。

重点是优化机制,管好医保基金的“出口”。比如,对医保定点医院、定点药店要强化管理,不仅要在线上严格审核这些单位开具的处方是否合理、药品或服务价格是否准确、是否符合报销范围等,而且要动态对这些机构进行线下监督,防止其弄虚作假;对参保人要强化医保卡的使用痕迹管理,防止有人恶意非法套利;对医保经办人员要强化行为管理,严防有人以权谋私、公权私用。

其中,强化制度的无缝对接至关重要。比如,完善医保经办机构对医保报销材料的审查,通过打“补丁”,不断织密报销程序,堵住漏洞;全面分析不同医疗系统不联通、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的原因,打通相关制度壁垒和信息壁垒;医保行政管理部门和司法部门应建立联动执法机制,严厉打击职业骗保人和医保骗保行为。

此外,利用多种渠道,加强医保基金安全宣传。比如,通过案例宣讲、在医保报销时进行提示等方式,向参保人宣讲医保基金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与每个人的利益关联,防范有些人贪图小利而间接参与骗保,形成医保基金安全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原标题:【社评】强化制度的无缝对接,斩断伸向“保命钱”的黑手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来源:作者:工人日报评论员 郭振纲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