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海昏侯刘贺称帝27天即被废黜的真实原因
公元前74年六月,汉昭帝驾崩。昭帝突然死去。国不可一日无君,霍光在处理好昭帝丧葬事宜之前,便开始着手选拔新君。昭帝并无子嗣,他死后,朝中许多大臣主张立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广陵王刘胥为帝。
但是霍光知道因刘胥品行不端,汉武帝才未立他为帝。他和皇太后商量,决定迎立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却是个不争气的人,刚即位就做了很多荒唐事。
霍光甚为为难,这个皇帝是在他的主持下册立的,如此贻误社稷,让霍光感到既对不起武帝的托孤之恩,亦对不起先帝的贤明名声。
霍光要废刘贺,又怕日后担“忤逆”的骂名,便想援引古例,看看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典故,于是向好友,当朝大司农田延年问了一句“于古尝有此否”。
田延年对霍光说道:“大将军乃国之中流砥柱,既然已知昌邑王不做君王,不如禀报太后把他废掉,另选一个贤明之人当君主好了。你应该向商朝的伊尹学习。做一个安定汉室社稷的重臣。”
霍光见此,心中有了定议,只是担心单单凭借他二人之势,不免会落人口实,霍光对于政治从来都是谨小慎微,他怕田延年的意见不合礼法,最终还是选择和其他大臣商量。
其实,在大家的心目中,对于刘贺的胡作非为,都已经产生了不满,于是,众大臣一致决定要废掉这个无道昏君。
霍光和群臣一起去见太后,陈述废掉昌邑王刘贺的理由,太后也同意了众臣的意见。于是只当了二十七天皇帝的昌邑王就被废黜了。
霍光新拥立的汉宣帝刘询,在继位之后,害怕刘贺会不甘心,进而产生反叛的心思,于是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让山阳太守张敞专门监察刘贺,此刻刘贺已经被软禁,张敞发现,刘贺终日沉迷酒色,早已经变得毫无斗志。
刘询知道刘贺从此难以成为自己的敌手,遂生出恻隐之心,没有伤害他的性命,而刘贺带去长安的二百多个官员除了三个正直的人,其他的都被斩首。
到了元康三年,刘贺被贬斥为“海昏侯”,封地就在江西省永修县一带。此时,他已经被解除了软禁,但皇帝和霍光却依然对其进行着秘密的监视。
一次,扬州刺史就上报朝廷一件事情:刘贺与一个叫孙万世的人交往。孙万世问刘贺:“在被废除皇位前,君为什么不坚守内宫、关闭宫门,斩杀霍光,却听凭他们夺取皇位玺绶呢?”刘贺说:“是啊,当时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
孙万世又希望刘贺做“豫章王”,绝不要一直做这么普通的海昏侯。刘贺说:“道理是如此,但是这话不宜说啊。”
刘询因此震怒,下令查办刘贺,其实刘询已经看出,刘贺只是说说而已,根本没有实力反对自己的统治,遂只削减了其封地的人口和赋税。四年之后,刘贺在愤慨中死去,终年三十四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