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双减”政策开始,儿时的快乐能否重现?
感谢提问:
教育“双减”应该:缩减文化科目宽度、拉素质教育出考级怪圈,引导孩子们从文化围城中“突围”之后再做全面考量。因为,丛林中的乔木都先长树干后开枝散叶,所有动物都优先生长骨架后长肉。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春-夏-秋-冬地球表面大气候会随着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而变化、风-霜-雨-雪-晴地区气候会随着气流作用实时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白昼-黑夜......自然世界并不存在永恒,一切自然物质都在循环转移之中。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地球表面自然物质的基础组成部分。
人类,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的高等级哺乳动物,自然生命体系之中唯有人类进化出了成体系的抽象社会文明成果、唯有人类具备通过大规模同类分工协作改造自然物质组合形态的本领、唯有人类通过驯化播种植物+驯服圈养动物改善了自我食物供给结构......但是,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人类都不可能具备真实社会生活场景重现的能力。
石器、铜器、铁器、附带动力机械、附带动力+部分职能工具...人类创造出来辅助生产劳动的工具越来越强;穴居原始丛林、住茅草屋、住土坯/石砌房、住高楼...人类居住环境随着生产劳动工具变强而变的越来越豪华;采摘野果+捕猎其它动物充饥、试着借助播种植物+圈养动物+使用火烹调食物、大规模种植植物&圈养动物+借助工具烹调食物...人类饮食结构不断被完善优化;逐水草而居、开始小规模定居、大规模群居...人类社会生存环境一直在被改变;和其它自然动物一样借助简单的声音和肢体动作交换信息、使用简单抽象符号+非统一发音交换信息、使用复杂抽象字符+相对统一标准的发音交换信息...人类社会抽象文明成果越积淀越充沛......人类将生存家园变得越来越繁华。
辅助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工具越来越先进、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协作越来越细致、人类社会汇集形成的文化成果越来越丰厚......人类社会越现代,人居生活幸福指数越高。然而,留待子孙后代“学以备用”的文化智慧知识也必然越来越多,譬如人类原始祖先仅有捕猎技能、采摘技艺、逃避敌害等基本生存技能需要从生活中学习;农耕社会的孩子们需要学习种植+养殖技能、人际基本礼法、帝王和部分贵族阶层子女需要学习部分社会治理技能。而今,语言、数学、物理、化学、地理、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均已成人类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备基本技能。
山岗、田野、邻居家曾经都是孩子们童年乐园,孩子们一浪一伙儿地爬树摘果子、上山砍柴、下河捞鱼虾那是“家常便饭”。那时候虽然每个人家的衣食都不不是特别充裕、游乐玩具也多需要自己亲手制作,但那会儿每个孩子都活得很快乐、也不存在多少成长压力。
附带动力劳动工具进入辅助人类社会生产劳动的行列、人类住房建造水平越来越高、人类生产劳动单项职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分工协作程度越来越紧密,人类居住范围也越来越向城镇集中。当然,人类居住环境向城镇集中,自然城镇区域内的自然生存资源就会越来越稀缺,这其中尤以土地最金贵。
商品加工厂、商业办公楼、商品住宅、商业集贸市场......城镇地面儿处处种的都是“摇钱树”。城镇虽大、城镇商品虽多,但是绝没有一样是可以被免费试用的。因此,城镇楼房越建越高、工业消费产品越来越多,但却唯独少了孩子们的童年乐园,而今的城镇孩子们连个自由玩儿泥巴的场地都找不到了、孩子们想玩会儿过家家都得请示家长、想玩儿会儿追逐打闹还得时刻注意周围的车马。所以,现如今生活在城镇中的孩子们,非在学校&上各种补习班的时间就只能窝在家里与电子产品为伴儿。
语言【包括英语、日语、俄语等外语】、数学、物理、道德与法治...学校开设的文化课程越来越全面,假使孩子们繁荣书包够大,估计学校教育都能将图书馆呈列的所有知识科目给开齐;跳绳、踢毽子、跳远、跑步、绘画+音乐+舞蹈【各分项都配有不同层次的分级考试认证】...要是测试表格可以无限加长,估计所用和人类日常生活文娱有关的运动都能成为孩子们的素质测试项目。因此,今天孩子们学习成长最大负担就是学习科目被分的太细,导致许多相似的内容被放入了不同科目重复学习、反复考甚至是考级。
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然而,每个人的成长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天24小时的成长时间也不会特别照顾谁一些。在学习成长道路上每个人都应当信奉“少即是多”,切不可什么人类社会文明知识都想学、却又什么知识都只能学个皮毛。所以,教育“双减”应该:缩减文化课程宽度、拉素质教育出考级怪圈,引导孩子们从文化围城中单项“突围”之后再做全面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