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匈奴曾侵扰过周人吗?
公认的周之始族为后稷,名弃。《史记*周本纪》记载,后稷的母亲为有邰氏女,名字叫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有一天姜嫄去野外,看到有巨人的巨大足印,就试着自己也去践踏,于是有孕而生弃。
弃,其实就是丢弃的意思。因为觉得这个孩子不祥,所以姜嫄试着几次把孩子给扔了,但是扔不掉。丢于隙巷,连牛马都不肯践踏他;想扔到山林里,人太多,没办法丢在那儿;弃渠中冰上,连飞鸟都来保护弃,不让他受冻。最后弃又被抱回来了。长大后的弃因为长于稼穑,尧以他为农师。到舜为帝时,更加器重弃,吩咐他“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舜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这就是称号和姓氏的由来,所以说后稷是周人的始祖。
仇英画《帝王道统万年图》里的后稷教民稼穑
周人早期活动的泾渭河谷一代从考古 发现的陶器看来属于彩陶文化体系,是夏族文化特征。《诗经*鲁颂*閟宫》里说“赫赫姜嫄,是生后稷,奄有下土,缵禹之绪。”也就是说后稷是夏族。
周人真正的强大就是从古公亶父开始的。古公亶父的功绩在于,他适时地避免与戎的战争,保存实力带领部落迁居到了地势非常好的周原,在这儿促进了周族的文明有了一个极大的发展。
《史记*周本纪》记载说“于是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这个记载可以和《诗经》里的记载相对应。《诗经》里有一首诗名为《绵》记录古公亶父的事迹。先说“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陶复,就是从山崖上往里挖,挖出洞穴居住,我觉得就是窑洞吧。陶穴,就是从地面往下挖土,挖成地洞居住 。这个时候还没有宫室。这是在古公亶父之前。再接下来说“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古公亶父率领部落晓行露宿,沿着豳之西的水边,行至歧山,娶姜氏之女,在这儿定居下来。在这儿开始营建宫室。“宇”就是宫室的意思。后面又写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曰止曰时,筑室于兹。”经过商量筹划,又用龟甲占卜刻辞,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开始造房子了,于是在周原筑造房屋。
歧山一带的渭河河谷地区非常丰饶,很适合农业耕种。迁居到此的周人本来就擅长农业耕种,于是从此开始人口繁衍、经济繁荣、武力强大起来。这时的周人成为商的有力劲敌。殷墟甲骨文记录中多有“寇周”的记载,商周之战的频繁就是从这时候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