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象棋渊源
国际象棋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它的定制则直接受中国象棋影响。《中国科学文化史》的作者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游戏——六博与与天文、象术、数学的关系之后,他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只有在中国,阴阳理论的盛行促使象棋雏形的产生,带有天文性质的占卜术得以发明,继而发展成带有军事含义的一种游戏。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象棋的正式记载:《楚辞·招魂》中有"蓖蔽象棋"的记载。象棋至少于北宋末定型成今天的形制。
元人入主中原后,中国象棋与蒙古文化水乳交融而出现异化:棋子从扁圆变成立体,蒙古人的图腾融入而形成立体的“马”,“马头琴”便是最有力的佐证,此后,中国象棋被蒙古人称之为“蒙古象棋”。
随着马可波罗回归、蒙古人西征,象棋伴随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等一同传入欧洲。
“蒙古象棋”在欧洲人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再度异化为“国际象棋”:
①西人没有“车战”的概念,“车”便为“堡垒”取代;
②西人难以理解“相”、“仕”文化,所以“相”被弃置不用,而“象”作为战争工具则是世界性的,可以理解而得以保留,“仕”则为“王后”取代,而“女人干政”在中国文化中却是不可以想象的;
③“炮”和“砲”在当时属于高科技,是西人难以理解的,所以弃置不用;
④西人对“九五之尊”毫无概念,“九宫格”便化于无形;
⑤中国象棋摆在“肋”上是受“井田制”的影响,而国际象棋的棋子放在格中则是受古印度的影响。
⑥是楚汉相争才有鸿沟为界,所以“楚河汉界”对西人而言如同天书而不解,自当去之;
⑦行棋方式则基本相同,国际象棋中:“堡垒”同“车”、“马”也是走“日”(两直一折)、“象”斜行(就是走“田”,只是西人没有汉字的概念而不受“田”字的束缚而已),同样“后”的走法同“士”,只是不受格数限制了。如此一来:底格摆放了8枚棋子,尚余8枚棋子,无奈之中权当作“兵”用(这些变化,有的早已由蒙古人完成)。
其实,各民族都有棋类的发明、发展,古印度关于“棋”的故事也非空穴来风,只是发展水平偏弱而被更高的象棋湮灭了而已。
综上所述,国际象棋来自古印度的说法有附会之嫌、缺乏证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