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中环”的小街小巷,感受不一样的香港市井
一提到香港中环,很容易会联想到CBD的高楼大厦和购物商场,其实中环一带是从山脚向山顶一路建上去的,高楼的后面有许多别具香港特色的小街小巷,很多需要爬坡或者爬楼梯上去。这次香港之行我们专门花了大半天的时间将那一带几乎走遍,体验了一把走街串巷的乐趣。
乘坐地铁到“中环站”,出口处不知为何有许多洋倒爷在摆地摊,卖的东西看起来比义乌小商品质量还差,但还是有很多人捧场。洋地摊将整个地铁口挤了个水泄不通,行走都很困难。不知经历了两年的疫情,这里是否热闹依旧。
香港中环一带高楼林立
目光所及都是摩天大楼
楼层太高,楼与楼之间非常密集,感觉走在高耸的大楼下都很难照得到阳光。
大楼下的商店鳞次栉比
穿过高楼大厦,我们到达第一个目的地 - 石板街。石板街也称为“砵甸乍街”,名字很怪,其实是英语翻译过来的。
这是一段坡道,整条街面由一块块大石板铺成的,高高低低的石板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石板街两边有许多小店铺,很有老香港的气息,值得一看。
去之前做功课时看到网上很多人推荐“兰芳园”中环老店,说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茶餐厅,首创香港著名的“丝袜奶茶”,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它。门口排着很长的队伍,一看差不多都是大陆游客,估计都是看了攻略专程奔过来的。排了一段时间的队终于有位置进去,结果很令我失望,餐厅环境差、服务态度差不说,烧鹅一点都不好吃,比我们厦门万达广场的烧腊店水准还低。大冬天居然只提供加冰块的丝袜奶茶,连热奶茶都没有,那顿饭吃得很不爽,看来不能全信所谓的攻略。兰芳园的具体地点就不写了,不推荐去吃。
极力推荐位于“摆花街”的“泰昌饼家”,感觉这家才是名副其实的老字号,蛋挞非常好吃,据说深受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的喜爱。
泰昌的蛋挞跟葡式蛋挞完全不一样,外层香酥可口,记得一定要趁热吃,凉了味道就差很多。
他们家的鸡批、马豆糕、枸杞桂花糕统统都好吃。当时趁热吃过一轮,想说离开中环时再去买一些,后来走残了,实在没力气再倒回去买,所以到现在还在怀念。[捂脸]
除了吃,其它时间我们都在那一带转。
这里又有条上坡道
走过“美轮街”
这是一条楼梯路,两旁尽是小店铺。
我们沿着“荷里活道”一直走到“文武庙”,又倒回来。
这一带的小巷非常多,转来转去转晕了。
中环这边的建筑大都依山而建,所以坡道特别多。
我们又去搭乘中环至半山的自动扶梯,全程从起点一直坐到终点。[偷笑]
半山扶梯穿过多条中环的主要街道,我们一路坐坐停停逛逛。
若不是有了这条方便的手扶电梯,住在这里的人们上下一定很辛苦。
我们来到半山的一处清真寺
这里没有游人,非常安静。
又坐扶梯继续上,这里也有旧衣回收箱。
扶梯全长800米,垂直落差为135米,我们终于坐到终点“干德道”,再一路步行下去。
路过一座非常小的庙,估计是个土地公庙。
中环的兰桂坊名气很大,其实就是一条短而狭窄的小街,有很多酒吧。
白天的兰桂坊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要到晚上才会一片灯红酒绿。
离开“兰桂坊”,我们走到大街上。
这里有不少西式建筑
这些建筑看样子都比较古老,估计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最后我们终于找到“煤气灯街”,这是很多港剧里男主角送女主角回家的地方。
花岗岩石梯两旁有四支煤气灯,这也是香港仅有的四支煤气灯,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目前煤气灯还在使用,每天傍晚6点至早上六点仍然会亮灯。
石阶旁边有一家星巴克,里面的装修风格是香港六七十年代很流行的冰室,据说全港仅此一家,我们本想也进去喝一杯,后来发现里面挤满了人,感觉很压抑,就没多停留。
离开中环的小街回到主干道上,接下来就是乘坐叮叮车了。叮叮车其实就是电车,只在港岛运行,是香港的一大特色,小时候在香港日历里见过,印象深刻。
这次专门去乘坐感受一下。叮叮车都是双层的,车身比较窄小,上面往往有大幅广告。
我们坐在二楼最前面的位置,沿途观光和拍照。
坐叮叮车视野特别好,是游览香港市区很好的方式之一。
我个人觉得中环后面的小街小巷比前面的高楼大厦更加值得游览。走在迷宫般的小巷里,时不时会有意外的发现,充满了乐趣,特别推荐大家有时间也去探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