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在商代后期是都城,称“殷”,也叫北“蒙”。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至此地,安阳作为殷都一直到纣王。安阳原来曾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周朝灭殷以后,国都迁往别处,这里才逐渐荒凉冷落,久而久之,变成了一片废墟,故称之为“殷墟”。殷墟的确切位置,经过考古学者们的不断努力,终于确定位于安阳市西北2。
5公里小屯村附近的洹水两岸,东起高楼庄,北到小营和三家庄,南面毗邻铁路苗圃,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作为商代王都的殷,其规模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洹河南岸,即现在的小屯村一带是殷代帝王居住的宫殿区,迄今已发现各种宫殿建筑遗址56座。
殷墟之西有一条人工挖成的巨大壕沟,那是一道环形的防御设施。今日渲河南岸的北辛庄、四盘磨、铁路苗圃、王裕口、后冈等地,当时散布着不少居民点、手工作坊,还有墓葬。当时已有了水井,地下排水管道至今仍清晰可见。道路已经整修,是用砾石和碎陶片铺成的。从发现的王室宫殿建筑基址来看,大都建造在夯土台基上,台基的方位甚为规整,不是正南正北,就是正东正西。
这些基址排列有序,东西对称,形成了成组的建筑群。那时已有了东西南北屋互相对称、中为广场的四合院格局,我国后来具有独特风格的庭堂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即滥觞于此。台基上还发现有排列齐整的石柱础、铜柱础,由此可以断定,宫殿有重门复室的建筑结构,鐵得很豪华t; vr:'
周武王灭商,殷地为周王朝所控制,纣王之子武庚被封为商侯,继承商祀,治理商朝遗民。
成王诵继位,因为年少,武王同母弟周公旦害怕诸侯叛乱,便代摄政事。在第二次东征中周公旦诛杀了参与叛乱的武庚、管叔等人,把商都旧地及其附近地区分给武王的小弟弟康叔封,建立卫国,定都朝歌。战国时期为魏地。魏国邺令西门豹为民除河伯娶与之害,并凿渠引漳水灌邺田,百姓深受其惠。
魏国公子信陵君无忌窃符救赵、解邯鄭之围的事件也发生在这里。安阳之名始于战国后期,公元前257年(奉昭襄王五十年)将军主龄攻克n菌“宁新中”之地,改名为安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始设置安阳县,属邯郸郡管辖。
西汉将漳水两岸广大地区从邯郸郡中划出,增设魏郡,治所在邺城。
安阳县被废,其地分别划人河内郡荡阴县和魏郡内黄县。后汉建安年间曹操称魏王居邺,安阳为邺都之地。曹操曾在邺城西北营建高达3。33米的铜德台,有房舍百余间。
西晋设安阳县,又在今永和设置长乐县,均属司州魏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由后赵、前燕、前秦、后燕等政权占领。
后赵王石勒营建邺城,命其子石弘镇守。石勒从子石虎杀石弘,居摄赵天王位,改元,由II国(河北邢台西南)迁都至邮,大造宫室。石虎死后,少子石世继位。石世之兄彭城主石違在大将石闵(即冉闵)支持下自立为帝,黜石世为谯王,后又杀之。石闵又袭杀石遵,拥立石鉴即位,自己控制朝政。
后石闵在邺城篡皇帝位,改国号大魏。不久,石闵攻前燕时被俘,前燕派慕容评等攻邺,太子石智拒守,求救于晋,晋乘机索要传国玉玺。魏将马愿等开城门降前燕,前燕命慕容评守邺城。接着,前燕将都城由蓟州(今天津市蓟县)迁邺。公元364年(建熙五年)前燕将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的宗庙迁往邺城。
北魏据有此地,改设相州,安阳为相州魏郡属县。北_分裂后,划归东魏,天平初年将该县并人邺县。公元580年(北周大象二年)移相州州治及魏郡郡治于此,仍名邺县。
公元590年(隋文帝开皇十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恢复安阳县。又分置相县,治所在今安阳北关一带。
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撤销相县,并入安阳县。唐朝设安阳县,相州州治亦设于此。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汉、后晋、后周五个王朝均在此Ail设置相州,作为彰德节度使驻地。赵匡胤建立北宋后,沿袭五代之旧,仍设相州,隶属河北西路。1192年(金章宗明昌三年)升彰德军为彰德府,以军为名,仍治安阳。
元朝时改彰德府为彰德路,路治设在安阳,属中书省管辖。明朝改路为府,府治仍在安阳,但已不再隶属中央,而是划归河南行省管辖。清朝与明代相同,政区建制没有变化。
1913年3月,民国政府批准彰德府直辖地改为安阳县,次年将安阳县划归河北道管辖。1932年驻扎在安阳的李仙洲部队决定在省县之间增设行政专员兼保安司令,安阳划归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安阳是专署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平原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辖安阳专区,安阳县属安阳专区领导。1952年平原省撤销,安阳专区改属河南省管辖。1958年划归新乡专区,次年10月划归安阳市(地级市),1960年安阳县并入安阳市,后又恢复安阳县。
1983年划归安阳市后至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