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活动的成果展示形式有哪些?
校本研修方式的选择要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发设计体现灵活性、特色化、多元化的研修方式。这里列举八种校本研修方式,旨在为学校提供开展校本研修的工作思路和参考样例。
1。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
【释义】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修是以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实施有效教学为研究目的,通过观摩、分析、评价、探究等方式,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方式】
(1)集体磨课
一般以学科组(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就某一教学内容集体研究、确定方案、观摩教学、组内评议、修订方案、二次教学的持续实践、研究、再实践、再研究的过程,通过集体的智慧碰撞,互相启发,既锻造教师个体教学素养,又形成教学合力。
(2)课堂观察
根据教学需要,确定课堂观察主题,落实观察对象、人员分工、信息记录方式等,通过对师生课堂教学行为的观察,获取相关信息,课后对信息进行比较、分析,形成简洁的课堂观察报告,从而改进课堂教学方式。
(3)虚拟上课
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教师、专家)上课。
虚拟上课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教学研究型,指通过虚拟上课,研究教学环节,引导教师高效设计课堂教学方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二是选拔评比型,学校在评比教学能手时,为了全面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集中进行虚拟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实践还可以和教学答辩相结合。
(4)同题异教
同一课题不同教法,由几位教师同一天执教公开课,全组或全校观摩、评课、比较、总结,也可以聘请专家点评,在有效、高效的标杆下,择优选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常态下课堂教学的效率。不同教法的确定,可以根据学校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教师的教学特色而确定。
(5)案例研究
主要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案例分析。即向教师呈现常态教学中出现的不同案例,引导教师用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分析、解读,再通过教师间的交流、骨干教师的理性剖析,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评判能力、认识能力和有效教学的实施水平。
二是观摩研讨。即组织教师观摩研究课,或安排教师观看录像课,人人参与评课研讨。
(6)匿名评课
设计好《课堂教学评价表》,听课教师不具名对课堂教学进行书面评价,讲真话,讲实话,学科或学校负责人收齐《课堂教学评价表》,并对评课意见归纳分析,形成反馈意见。
也可以通过bbs论坛、群体博客和qq群等方式组织研讨。
(7)家校联动观摩
固定教学观摩课开放日,每次开课2节,邀请2~3名关心学校、了解教学的家长参与听课,同学科所有教师和全校无课的教师都同步参加听课、评课、交流。
(8)系列课堂展示
对新从事某一学科教学或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组织开展系列课堂展示活动。
青年教师分阶段执教见面课、研究课、过关课、汇报课,逐步形成阶梯上升的展示状态。
(9)核心组集体备课
办学规模大的学校,备课组人数多,教学研究常常难以深入。可以在备课组中产生3~5人的核心备课组,先行研究,形成方案,全组集体备课时进一步补充、完善备课成果,共同分享。
(10)借鉴光盘资源
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优质教育资源光盘,探究借鉴方式,明确借鉴思路,撰写观后心得。组织教师观看光盘后进行教学尝试,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再进行对比研究,重视、借鉴、拓展优质教学资源,丰富常态下的课堂教学,真正使他人的先进经验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优质资源。
(11)学科中心组研修
以校为单位建立学科中心组,将各学科的优秀教师分别组织起来,有计划地开展研究活动、送教活动,通过上课、听课、评课和专题沙龙研讨等,既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又促进学科中心组成员自身提高和发展。同时,在某一区域内形成某一个(或几个)特色学科团队。
2。基于专题(科研课题)研究的校本研修
【释义】“专题”是指基于教育科学研究层面的、能统领学校多方面工作的综合性课题(不包括基于特定学科的课题),“专题研究”是指围绕某一综合性课题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活动。
“基于专题研究的校本研修”是指学校自主开展的、以综合性课题研究为载体的教师研修活动。学校根据研究专题,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反思、交流研讨、成果总结等活动。通过专题研究,提升教师的研究素养,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方式】
(1)立项课题研究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提炼形成课题向科研部门申报,经过评审,批准立项,组织开题论证,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部署等逐步实施,提出结题申请,组织课题鉴定与成果推广。
(2)“网络课题”
学校(或跨区域进行)组织研究团队利用网络进行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可以作为学习理论、研究方案和阶段成果发布的平台和研究的档案夹。借助网络使课题研究呈开放性,使资源积累有更强的组织性。通过网络,可以使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请更多专家、同行予以指点。
研究者要及时定期整理研究过程资料,使研究积累更丰富、研究的生成更有建设性。
(3)专业特长发展问题研究
教师围绕自身专业特长发展的长期规划而进行的校本研修。多适用于从教多年、已具有丰富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一般由教师个人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或发展方向,筛选出与此相关的系列问题,列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进行3-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持续研究,以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培养名特优教师。
(4)“教师研修学术节”
每年(学期)组织一定时间的学术节活动,策划诸如“教学改革成果报告会、研修活动交流会、研修论坛、研修成果展览、研修工作专题研讨”等活动,通过学术活动,促进教师学习,增进合作借鉴,展示研修成果,推动研修评价。
3。基于专家支持的校本研修
【释义】聘请、联系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院所、教学研究专门机构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专家,或区域教育专家、名教师、特级教师,与学校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使本校教师正常获得专家的学术引领、专业引领,共同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方式】
(1)专家引领(青蓝工程)
学校建立导师制,通过个人申报、公平竞争,让教师与专家手拉手,签订带教协议,制定具体的学习、提升计划,组织拜师学艺。
(2)名师带教
安排本校教师,跟踪学习周边区域的名师,熟悉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特点和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消化吸收;引导教师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点、难点,与名师作对话探讨;请名师走进常态课堂,对带教者进行观察和诊断,并提出专业发展的意见。
(3)学校名师工作室
组织省市骨干教师担纲主持或参加的、并以其本人姓名和专业特色命名的、吸引一批相同领域具有共同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的优秀教师参与组成教育研究合作团队。工作室实行首席名师领衔组阁制,在首席名师带领下,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方式开展教师研修、课题研究、教学研讨等教育教学活动。
(4)咨询诊断
根据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困惑,采用提问、咨询、讨论等方式,“请进来”、“走出去”,与专家共同探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举措。向专家咨询,请专家诊断,具有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的特点。
(5)项目研修
根据教师发展的需要,选择部分教师参与专家开发、设计的研究项目的研究,通过参加专项学习,聆听专家报告,参与项目研究,深化对该项目的理解,学习专家的研究精神,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
4。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研修
【释义】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宗旨、以区域内优质学校(或领先学科)为核心的研修方式。该方式充分利用优质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校际联动,通过专题讲座、教学观摩研讨、校本课程研修等途径,构建合作研修共同体,通过有序、规范的系列研讨,使合作双方在培育学校研究文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获得双赢。
【方式】
(1)驻点培训
选派领导和教师到优质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驻点培训,驻点期间,领导参加学校的行政例会,教师参与学校组织的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校园观察,组织专题研讨,个别深入访谈,建立互动平台,学习优质学校管理与教学方面的经验。
(2)支教挂钩
优质学校安排部分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支教活动,支教期间参与支教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并通过开放课堂、专题讲座等途径引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3)项目合作
以立项通过的区域性教育项目为依托,由优质学校牵头组织开展多校合作研究,通过项目分解,明确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由合作学校轮流承办好项目的研究工作,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成合作学校的共同发展。
(4)系列讲座
选取教育发展的前沿课题和教师感兴趣的话题编制成系列讲座内容,邀请区域内优秀的学科名师以案例的形式分别进行解读,进行专业引领,区域内各校共享优质资源。
(5)一日开放
优质学校面向区域内学校实行一日开放活动。
开放日当天,学校所有班级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开放,参加活动的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观摩课堂教学、听取学校经验介绍、参观学校办学成果展览等。
(6)基地活动
以学科(或课改)基地为龙头,扎实开展研究活动。每次活动由基地学校与辐射学校教师分别执教研究,辅以沙龙研讨、读书交流等方式,让更多的乡村教师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每次活动后进行简要小结,同时确定下次基地活动方案。
(7)特色共享
特色学校校长将自己的办学理念、特色建设经验介绍给结对学校,并对结对学校现有的办学基础、资源特点进行分析诊断,引导结对学校确定自己的办学方向,逐渐形成办学特色。
5。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校本研修
万水千山总是情,给个好评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