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人到底是不是炎黄子孙?
古时有将西北的部落民族称为"戎狄"的说法。这一说法最早可追溯至周代,在《礼记》中曾记载:"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戎,即西戎,常居陕西关中,甘肃、青海等地;狄,也叫北狄,起源于戎的分支犬戎。最早居住于渭河上游,之后向与泾水汇合下游的关中平原迁徙,即陕北、山西、长城沿线、河北,甘肃庆云和宁夏一带。
也正因其生存地偏远、又被冠以"戎狄"的名号,故常有人误解戎狄非炎黄子孙。但事实上,莫看狄人偏远粗鲁,实际上他们也是炎黄子孙。
为什么说狄人是黄帝的子孙?今天的"戎狄"大多被认为是西北的少数民族,有"戎为游牧,夏为农耕"一说。但是追根溯源,戎狄本也是从中原氏族分裂出去,渐渐逐草而居,形成部族群落。因而,无论是从历史、还是血统的角度而言,狄人本都属炎黄子孙。
狄人血统,《山海经·大荒西经》中最早对狄人的血统下了定义:"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日始均,始均生北狄",意为大荒之中有一国名为北狄,住着黄帝的后裔始均及其后代子孙都是来自北狄。
在《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亦有记载:"黄帝生苗龙,苗龙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此句建构描绘了黄帝氏族的谱系,苗龙、弄明、白犬都是黄帝子孙后裔,被统称为犬戎,也被看做是黄帝的第三支谱系。
田昌五先生据《山海经》指出黄帝部落与戎狄之间的渊源,他认为黄帝是北方古戎狄的宗神、炎帝是古氐羌之宗神,而太昊、少昊和蚩尤则是古夷人集团的宗神。
再向上追溯黄帝的血脉,可发现黄帝出自少典,少典即小狄,是北狄的一支。
而联系黄帝早先征战轨迹,多活动于西北一带,即甘肃、青海的昆仑山附近,其东迁路线也是沿黄河北上到内蒙境内,沿阴山之阳向东而至河北北部。在迁徙过程中,先后与炎帝、蚩尤发起了阪泉之战、逐鹿之战等。这两场战役对实现华夏民族大一统有着重要意义,也是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典型战役。
历史脉络,"狄人"与"戎人"在历史上常常结伴而出,统称"戎狄"。这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在西周金文中,"戎"代指外族,如《尚书》中记载西周初年"淮夷、徐戎并行",《左传》说春秋初年鲁隐公会"戎"。
此时的"戎"是一种北方异族的统称;而"狄"最早见于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永不恐狄虘",亦是外族之意。在《史记·匈奴列传》曰:"唐虞以上有山戎。",侧面印证了山戎一族自尧、舜到春秋的历史。
而狄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于商后,《史记·殷本纪》:"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有娀氏是中原王朝对戎族中原化的称谓,简狄的后代便以"狄"称之。
而戎狄被视为一体时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彼时,狄人夹于秦晋之间,而成为秦晋争取的对象,有文献记载:"当时之时,秦晋为疆国。晋文公攘戎翟,居于河西固、洛之间,号日赤翟、白翟",翟通狄,即为狄人之意。
狄人此时常居的地理位置亦是同犬戎居住地有所重合,故而也有"赤狄本犬种,字从犬"的说法。
此后,戎狄蛮夷与方位相挂钩,出现"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的说法,人为的将戎人、狄人以地域的方式进行区分。这也更给人留下戎狄非我族类的刻板印象。
狄人与华夏族的冲突狄人虽是炎黄子孙,但因久居草原,仍然保留着游牧民族的习性,因而和中原地带的华夏民族仍不时存有冲突。《左传》隐公十年曾记载公子突的话"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
在当时中原华夏族看来,戎人轻率却无秩序、贪利却不团结、战胜而不相让,战败又不救助。他们文化礼制上相冲突、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差异较大,这也造成了本同是黄帝后人,却相恶相憎,导致战争频发的局面。
文化与礼制的冲突,于春秋战国时期,维系华夏民族统一的文化纽带无疑是周礼。同时,周礼也作为一种区分华夏与戎狄民族的隐形界限。
有史料记载,"初,平王之东迁也,辛有适伊川,见披发而祭于野者,曰:'不及百年,此其戎乎!其礼先亡矣。'"披发在当时是戎狄之礼,也是有违祖制的落后习俗。
当时的狄人全然不受周礼的约束,在晋国大丧之期出兵,也因此受到中原华夏族的抵制憎恶。晋侯欲伐赤狄时,伯宗曾列举五条"必伐之"的罪状,首当其冲的便是不祀其祖先。
而晋侯对此的表态是"戎狄无亲而贪,不如伐之。"可见,狄人与华夏族在祭祀文化上的矛盾极深,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生活差异与生产力差异,春秋时期的戎狄部族多以游牧为主,比起土地,他们更加看重实际的财物,另一方面,狄人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于华夏族的种植业,他们更偏向畜牧业。
此外,在生活方式上戎狄与中原各部族也存在极大差异。例如,周朝严禁嗜酒,但戎狄民族嗜酒。同时,戎狄与华夏族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极大差异,《左传》曾记载"晋师灭赤狄潞氏",春秋时期的狄人生活生产力大幅落后中原华夏族。
可以说,华夏各国在当时正在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而戎狄各部族却仍处于原始氏族部落阶段。生活方式及生产力的差异使得二者的矛盾日益加深。
戎狄对资源毫不掩饰的野心与掠夺、及大相径庭的生产方式也使得戎狄与华夏族的关系渐渐水深火热。管仲也曾对齐侯说:"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各族为应对戎狄的侵犯结成同盟。
尽管与狄人本是同根生,但面对无法逾越的文化差异、生活生产力不同、以及狄人的烧杀掳掠的行径,中原华夏各族难以以和平、友善的态度对待狄人,与此滋生了无数大小战役,狄人的部族群落也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被兼并、同化,狄人也逐渐开始与华夏民族融合的过程。
狄人如何融入华夏民族?"戎狄蛮夷"等少数民族部落向来被认为是粗鲁落后的代表,作为游牧民族的狄人,他们天然的与农耕民族有不可磨合的矛盾,为此发生了无数大小战争,在战争的过程中,民族发生了兼并、融合。
狄人也不断的吸收着华夏民族的文化,学习华夏民族的生活习俗,渐渐形成了民族的大发展、大融合。
战争的兼并,在古代,推进各民族间文化融合有一重要方式,就是来自于战争的兼并。战争往往是最直接推进不同民族移风换俗、由低级落后文化向高级先进文化进步的方式。对于狄人与华夏的融合,亦是有战争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北方华夏诸侯国,常以武力吞并周边狄人和戎人的部落群体,如白狄族的支属,鼓、肥、鲜虞等。鼓于鲁昭公二十二年被晋国所灭、肥在鲁昭公十二年即为晋所灭、鲜虞在战国时期为赵国所灭……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狄人部落中的赤狄是较为强大的部落,这一部落长期奴役其他小部落,也因而有记载:"晋卻成子求成于众狄。众狄疾赤狄之役,遂服于晋。"晋国的卻成子借众狄人部落被奴役之机,与众狄讲和,趁机收揽众狄,从而分化瓦解赤狄的力量。
随着狄人各部落的瓦解,狄人的土地、人口也被华夏各诸侯国纳为己有。狄人被归于华夏各族,学习中原华夏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技能,这对他们自身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推进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融合。
文化的兼容,狄人历史上的融入过程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在春秋前期,北方的戎狄部族进入中原国家,至春秋中期,已形成"戎狄之民实环之"比邻而居的格局。
地理位置上的接近,便于戎狄部族在与中原国家更频繁、积极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吸收华夏文化,具有了教化礼仪的风范。
《左传》中曾有记录:"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可见,当时的戎狄已经开始与中原的华夏民族有了一定的文化交流,并渴望与鲁国结盟。
此时的戎狄部族是一种文化开放的状态,他们渴求与发展较高的华夏文明产生联系,并积极的借鉴汲取经验。至春秋中后期,华夏各诸侯国与戎狄开展了多次会盟,欲以和平的方式进行交流,打破传统旧有的"夷夏大防"的观念。
齐、狄曾在刑地会盟,共同商讨抵御卫国;晋侯也曾与狄君一起田猎;魏绛曾对晋公分析过和戎狄结盟的好处。可见,和平相处已成为当时的大势所趋。在上层友好往来的基础上,民间交流也日益兴盛,文化融合亦渐渐发展起来。
狄人从早期血脉来讲,确是属于炎黄子孙后裔。但随着战争频发、割据频起,以游牧为生的狄人渐渐远离中原其余,居于西北,成为后人口中的"戎狄",与中原民族的生活、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冲突。这种差异性又因战争的兼并、文化的兼容而渐渐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