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考试,打破“一考定终身”
东南大学[微博]高教研究专家仲伟俊教授从研究的视角分析认为,分类考试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在高考中进行分类,即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职院校入学考试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另一层意思是同一门课程在一年中实行多次考试。
“在当下,一年多考对考生而言更显重要。”仲伟俊解释,一门课程实行“多次考试,取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考生毕竟是年轻人,考场发挥失误在所难免,多次考试就可以减轻‘一考定终身’所带来的压力。”
业界人士指出,基础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思维方式的锻炼和行为人格的培养,但“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作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让本该丰富多彩的基础教育沦为应试教育,固化了孩子的思维方式、扼杀了很多孩子的创新意识,这种格局必须打破。
综合评价,改变“唯分数”标准
综合评价,是高考改革重要指向之一,针对的是单一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教30余年的江苏省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朱明华对此感触尤深:“目前高考‘以分取人、分分比拼’的格局仍没有改变,高考分数作为高校选拔新生的唯一依据没有动摇,平行志愿的推行更把高考分数用到了极致,‘分数决定命运’、‘分数论英雄’必然导致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朱明华认为,通过一张试卷既选拔学术型人才培养对象,又选拔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象的做法,难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对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需求,也不利于学生未来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直言,现行的高考制度实行的是单一评价体系,每一个学校都是用高考分数来进行录取,甚至可以这样说,现行的高考制度下,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微博]就让孩子准备高考了,这就是“指挥棒”的作用,所以“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必须改革。
“综合评价标准应包括高考分数、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更能反映学生素质的指标。”
2008年以来,我省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方案。业内人士认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高考方案与国家高考改革要求虽然比较接近,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打折”问题,如“3+学业水平测试”比较硬,而“综合素质评价”比较软,必测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变味成“小高考”等,需要在新一轮高考改革中着重加以解决。
多元录取,增加学生选择权
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最终要体现在多元录取上,否则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的评价标准就是一句空话。
熊丙奇认为,高考制度的核心问题是集中录取制度,如果分类考试仅仅是对考生进行高职技能性考试和本科学术性考试的简单分类,在录取阶段还是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集中录取,那么就不可能改变“唯分数”的现状。
多元录取,简单说来,就是高校根据申请者的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结合学校面试考察,自主录取考生,考生可以拿到多张录取通知书。“这种录取方式,学生考试次数没增加,但选择权大大增加,同时高校录取自主权也增加了。
”熊丙奇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