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证明宝贝放错地方就是废物

综合网编2024-05-31 14:033080

汉献帝证明宝贝有时看上去像废物

汉献帝是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汉朝就是在他手里灭亡的。他这一生,流离失所的时候像一个乞丐,几乎连饭都吃不上,安顿下来,倒更像是一个囚犯。皇帝当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够窝囊的啦!因此,那些忙着抢地盘的诸侯们,也把他当成废物一样,没有人拿他当回事,更不用说这朝拜上贡之类的事情了。但是,皇帝毕竟是“天子”,不是谁说要当就可以当的,自封的皇帝,“天意”是不认可的。于是,有人看出了这个看上去像废物一样的天子,仍然是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能把他搞到手,用好了就是一个极好的宝贝。

汉献帝名字叫做刘协,是汉灵帝的小儿子。灵帝死后,太子刘辩当上了皇帝。可是,这时候发生了宦官叛乱,史称“十常侍之乱”,他们杀了大将军何进,意欲控制朝政。何进曾经召董卓进京,董卓平定宦官后,控制了朝政。大权独揽后,董卓将刘辩的皇帝废除,改为弘农王,不久又把他和太后杀死,继而立了刘辩的弟弟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董卓的篡逆行为激起了州郡等地方官的愤慨,他们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董卓一把火烧了京师洛阳,带着汉献帝去了长安。董卓西去以后,关东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间攻伐抢夺,一时间没有人去理会这个皇帝了。

司徒王允设计杀了董卓,董卓的部将李傕等人又杀了王允,不久,他们之间又互相攻打起来。这些人在长安周边地区相互攻伐达两年之久,京城周边几乎成为荒野。后来,这些人又转入长安城内作战。为了证明自己是“正宗名牌”,他们把皇帝抢来抢去,想用时就把他囚禁在军营,感觉没有用的时候,就把他扔在一边。再后来,李傕的部将杨奉、韩暹等人背叛,带着汉献帝离开了几乎成为废墟的长安,辗转来到洛阳。

汉献帝进入洛阳,原来的皇宫房屋已经全部被火烧尽,街道上已经长满了野草,跟随他而来的官员只能是砍伐了荆棘,在废墟的墙壁之间住下来。饥饿和困穷是越来越严重,尚书郎以下的官员只能是自己出去砍柴采野菜,有的就在墙壁之间饿死了。而这时候,各州郡的官员都在拥兵自保,根本就没有人前来看看这个皇帝。这时候的汉献帝,与乞丐并没有什么两样!

诸侯们为什么会把这个皇帝当作废物一样来看待?在他们看来,汉朝的气数已尽,实际上早已经死了,要想再把它救活,实在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情。有本事的人应该是趁此机会占据一个地方,扩大自己的势力,也就是占地为王。假如说把汉皇帝迎接到自己身边,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管着的爹,有事没事的都要请示,听他的,等于是自己削弱了权力,不听他的,等于是抗命。只因为有了这样的看法,汉献帝才被当成了一个废物。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看法。有人认为,既然这天下还没有归属他人,名义上就还是汉家天下,皇帝就还是象征性的最高统治者。假如能够把他迎接而来,就可以天子的名义命令诸侯,让他们听命于自己,还可以中央的名义招兵买马,扩大队伍,讨伐那些不服从命令的人。曹操和袁绍手下都有这样有见识的人,可惜袁绍自己看不出皇帝的巨大利用价值,就这样把他当废物一样扔掉了,本来他是可以捷足先登的。曹操却及时地抓住了机会,将汉献帝迎接到自己身边,迁都许县,收复河南和西京地区的关中等地,一时间实力大增。

当曹操拥有了皇帝以后,有的人马上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宝贝啊!

较早把汉献帝当废物的是张杨。

张杨是河内太守,汉献帝出长安东行,在没有粮食吃的时候,张杨给他送去了粮食,汉献帝这才来到了洛阳。张杨被汉献帝任命为大司马,本来,这是一个统领天下军队的官职,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张杨完全可以利用好这个优势,可惜张杨看不到他的价值所在。张杨对众将说:“天子身边有众卿大臣,我应该抵御外边的灾难,为什么要在京都谋事呢?”于是回到了他经营的地盘上。实际上,他是把皇帝当成了累赘,不如当一个诸侯扩军掠地来得实惠。

首先后悔的是袁绍。当他看到曹操有了皇帝在手带来的好处,就想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要求曹操将都城迁到鄄城,以便离自己近一点儿,被曹操拒绝。后来袁绍率领十万大军进攻许都,部下有人劝谏他不要进行这次战争,其理由之一就是这样“于义则违”。为什么是“于义则违”?就是你自己觉得这是攻击曹操,可别人会说你这是进攻皇帝,是一种反叛行为。后来,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袁绍败亡。曹操能够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道义上占领着一个制高点,也不能不说是其中原因之一。

能够证明汉献帝是宝贝不是废物的还有袁术。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也就是曹操迎接天子的前一年,袁术不顾汉献帝的存在,自称皇帝。本来,诸侯相互之间有争战也有联合,这样一来,袁术马上成为众矢之的,不仅没有一个人和他联合,原来和他联合的也公开和他决裂。如吕布,本来两人准备结成儿女亲家,因为称帝,吕布单方面解除了婚约,还杀了袁术派来迎亲的使者。袁术遭到了四方的讨伐,先是被吕布打败,后又被曹操打败,想投奔原来自己的部下,也被拒绝。这说明什么?汉献帝这个皇帝再没用,人家认账,你袁术再有实力,人家不认。你袁术把人家看成是废物,却不知当你想当皇帝时,那个皇帝却不是个摆设。

当然,更早的还有那个吕布。董卓部属作乱,他扔下皇帝,一个人离开长安,跑到关东依附他人,用背后捅刀子的手段抢了刘备的地盘,也做了一段时间的诸侯。只不过,这个人最早属于丁原,后来依附董卓,就是视皇帝为无物,最终被人看成是一个“三姓家奴”。

曹操自从把汉献帝抢到手,立刻就让众人当成废物的皇帝变成了宝贝。首先是改元,将年号改为建安,终曹操一生都是这个年号。也就是说,名义上这是汉献帝的年号,实际上,这就是曹操执掌最高权力的代名词。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儿子曹丕继位为魏王,年号也由建安改为延康。你说这到底是汉家事还是曹家事?其实谁都明白,事情是曹家定的,但人家用的是汉家名义,这就是手里有个皇帝的好处。

有了这个皇帝,曹操当年就成为了大将军,虽然让给了袁绍,可袁绍不管是要还是不要,谁都知道这个大将军是怎么回事。到了第二年,曹操再也不用朝见皇帝了,但皇帝的命令还是照样发出。袁绍部下曾经担心,“有事没事的都要请示,听他的,等于是自己削弱了权力,不听他的,等于是抗命”,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发生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平定了北方,自任丞相,这权利的行驶运用就更加自如了。建安十八年(公元213),汉献帝“策命”曹操为魏公,次年,又让魏公地位在诸王之上,至此,曹操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实际上就有了皇帝所具有的一切便利,汉献帝彻底成了一个摆设。谁都知道,这所有的任命,都是曹操自己想干才干的,但人家手里有皇帝这个宝贝,只要用这个名义,这在当时就是名正言顺的。否则,别人也这样干,就是一种“大不韪”,袁术就是一个例子。

不仅如此,曹操还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以皇帝的名义封官授爵,而这些任命和封赏不仅在当时,就是在后世也是被认可的。

比如刘备,他在夺取益州前一共任过三个州刺史,分别是徐州、豫州和荆州。但当时的人叫他刘豫州,却不叫他刘徐州、刘荆州,为什么?只因为那两个刺史都是自封的,惟有这个刘豫州才是汉献帝封的。实际上,在刘备当这个豫州牧的时候,无论是汉献帝还是他自己,小命都在曹操手里,是谁让他当这个官都清楚,但这个任命是皇帝的“旨意”,天下人明知道是假的也觉得舒服。刘备自己就更不用说了,即便是自欺欺人也要赚一个面子上好看。还有那个关羽,明白是被曹操所俘虏,可是立功后被封为汉寿亭侯,这个封号直到刘备成王也不敢改动,你说这个皇帝有用还是没用!

有句话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还有句话说“废物合理利用就是宝贝”,汉献帝的确是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虽然是被动的。也就是说,汉献帝这个人,你要是把他当作拥有至高无上绝对权力那种皇帝的时候,他的确是个废物;但你要把他当作一件器物用起来的时候,用好了就是宝贝。曹操能够扫平北方群雄,除了他的雄才大略,在用汉献帝这件“器物”上,也充分体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独到的眼光。

评论区

网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