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屯堡——铁甲锁滇喉
天龙屯堡古镇坐落在贵州安顺平坝县,距贵阳市只有五六十公里,车行1个小时多点即到。屯堡的大门是新修的,大门两边的对联却道出了几百年的沧桑。
滇喉屯甲史悠远
对联为“滇喉屯甲源出洪武十四年;黔中寓兵流长华夏千秋史”,内容比较好懂,这22个字说出了建屯堡的年代、地点、原由、作用、意义。如果知道“洪武”为朱元璋年号,上联所指这段历史大致能明白一二:公元1381年时(明朝1368年立国,为洪武元年),朱元璋为了巩固明朝统治,在此军事要冲之地建立屯堡,驻扎大军,控制西南一带。下联则是说在贵州建军事屯堡之举的深远意义: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是一脉相承。此话不虚,屯垦戍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与军事的融合体。
在我国这种军事与农耕相结合的屯垦制度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时代就有了屯垦,在保持战斗力的同时,解决军队的供给问题。国人都熟悉的三国故事中,出于军事上的考虑,魏蜀吴三方都在搞军屯,诸葛亮就在川陕甘一带搞屯垦以抵御曹魏,诸葛亮六出祁山,他的接班人姜维八伐中原,都是依托屯垦进行的。只是蜀魏相抗,蜀国纯粹是以小搏大,结局都是无功而返,耗尽民力国力,注定了最终的失败。在杜甫的诗中诸葛亮就成了悲剧人物:“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当代规模最大的屯垦戍边当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世纪50年代初10多万军人就地转业屯垦戍边,如今规模之巨已超过200多万人。
对联中的“滇喉屯甲”一词很传神,喉咙都给你掐住了,你还敢不服,你还敢闹?朱元璋军队平定云南后,还怕有后患,在安顺地区搞屯垦戍边,建立兵屯防西南地区反明势力,这就是明代贵州屯堡建立的原因。从现在的地图看,天龙镇等地离云南还有点远,但想必是当年滇黔交通要道上的必经关隘,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交通不便,扼其地要,自然控制住由云南向东外出的行动,企图永保千秋基业,这是每个帝王的如意算盘。
世事难测,二百多年后,腐败的明王朝风雨飘摇,不堪一击,云南方向没闹出大事,陕西举义的李自成把崇祯皇帝赶下台,最后是东北方向的满人八旗铁蹄闯入关内,把朱家皇朝踢翻。正应了唐人章碣诗“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所揭示的历史逻辑。
近代,袁世凯复辟称帝,怕蔡鄂回云南举义,袁倒没有在滇喉屯甲,而是把蔡鄂“锁”在京城,结果仍然是枉费心机,蔡鄂最终回到云南组织护国军反袁,并不从贵州出兵,而是直接从四川北上讨袁。足见朝代兴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逆流而动,防人防事均属徒劳。
故垒烽烟人散去
六百年过去,天龙屯堡早就由军屯变成了民屯,屯堡中虽还有不少旧建筑,看不出有多少地方跟军事有关,寓兵于农早已化兵为农。屯堡中这些军人后裔,说是保持了明朝风俗,外表上也看不出来,但细看确有许多文化遗迹可寻,比如说居然还有明初富豪沈万三的居所。当然,最神奇的是仍然保留了当年汉人的服饰,在我的见闻中,应该是唯一的。
这种汉服宽袍大袖,衣裤都是上下一身蓝,加上黑色的镶边,黑色头巾及头饰,确实很抢眼,不知者会误认为少数民族服装。这仿佛让人想起《桃花源记》中“男女衣着,悉如外人”的情景,少数民族服饰能一直流传下来很好理解,而安顺一带的明朝屯堡汉人居民能将当时的服饰延续至今,确实是一种很奇特的文化现象。因为屯堡所在地都是交通要津,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处在物流发达的地方,怎么就会在服饰上与世隔绝?难道真的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确实有点匪夷所思,让有兴趣的人去研究吧。
我注意到屯堡内,除了导游小姐和坐在小摊旁、路旁的老婆婆穿着这种汉服外,其他人都是穿的现代服装。
沿着我称之为“小桥流水一条街”的石板路往前走,小溪伴着石板路静静地流,不时就有一座宽约一米,长约二三米的石桥横过小溪,连结两岸交通。暖阳下,老婆婆们一边守小摊,一边纳鞋底、做娃娃鞋,或三五人坐在一起做针织活儿,很平静、随意,并不在乎身边过往的游人。不少拎着相机的人,喜欢近距离拍照她们的服饰和神态,她们也并不介意,仍是那样安祥,也许是见多了。
我在屯堡中走了一圈,街道都很狭窄,差不多都是石板铺成,旧房屋基本上是石头建的,估计是过去就地取材之故,整个屯堡静静的,只剩下一些老人和小孩,据说年青人都到外地打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