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剧:临高方言戏 传唱一甲子

网编 376 0

临剧:临高方言戏 传唱一甲子

临剧《渔家黄金女》剧照。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临剧:临高方言戏 传唱一甲子

临剧《渔家黄金女》剧照。海南日报记者 陈元才 摄

临剧:临高方言戏 传唱一甲子

展开全文

临高县木偶剧团一名女演员在化妆。见习记者 李豌 摄

7月11日晚8点半,临高县加来镇多貌村响起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去看戏咯!”村民们或骑摩托车,或手拿塑料凳子,或抱着瑜伽垫,纷纷向村中祠堂大院里的舞台赶去。大家都知道,鞭炮声一响,就是村里请的戏班要开演了。

当天,因捐款功德榜建成,多貌村邀请临高县木偶剧团到村中连演三天,演出的内容是临高本地特色剧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剧。

“椰子林边几曲歌,文澜江水袅新波;此间亦有刘三妹,唱得临高生产多。”1962年5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原主席田汉来琼,在临高观看临剧《十八相送》《张四姐下凡》后,兴致勃勃挥毫题下此诗。从1961年正式诞生至今,以临高话为戏曲语言的临剧已传唱超过一甲子时光。

诞生

应群众之需求

由临高县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主编的《临高文化遗产》一书提及,在临剧诞生以前,每逢民间节庆,临高不少地方的群众会“绑”(请)其他市县的琼剧团来演出,其中新盈、调楼等沿海乡镇的群众尤爱看戏。

然而,由于琼剧以海南话为戏曲语言,而临高话有别于海南话,属于侗台语系,与壮语、布依语比较接近,临高本地居民看琼剧时常会遇到听不懂的情况。“以前剧团演出没有字幕,县城会讲普通话、海南话的还好,农村地区很多人只会讲临高话,听不懂也就看不过瘾。”临高县焕杰临剧团团长王有业说。

王有业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今年71岁,他的父亲是临高县琼剧团(现已解散)的演员。在父亲的影响下,王有业从小喜爱戏曲,后来成了一名临剧演员。掐指算来,从9岁学艺起,他已经在台上唱了一个甲子。在王有业的记忆中,父亲所在琼剧团大部分演员会讲普通话和海南话,他们经常受邀到省内其他市县演出。

“临高还有另一种本土特色戏曲人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偶戏是人和木偶同台演出,讲究的是人操纵木偶,也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但在此之外,群众也想看典型的由人表演的戏曲。”原临高县文化局副局长全德亮介绍。全德亮是《临高文化遗产》一书的编撰者,对临高戏曲文化颇有研究。

1961年12月15日,在充分考虑群众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经临高县委、县政府批准,临高县临剧团成立。“当时,起源于民间祭祀活动的人偶戏主要在乡下演出,不能满足县城百姓的文化娱乐需求,县临剧团成立后填补了这一空白。”今年75岁的符尚深说。1963年,16岁的符尚深加入临高县临剧团,成为剧团乐队的一名二胡演员,见证了临剧约60年的发展变化。

创编

集众家之所长

由于临高话与壮语更为相近,而琼剧在岛内群众基础深厚,临高县临剧团成立后,临高文化主管部门先后派该剧团骨干前往广西百色壮剧团及省内琼剧戏曲学习班学习。

学成后,首批学员移植排演壮剧经典剧目《宝葫芦》,编创了历史上第一个临剧剧目,这标志着临剧正式诞生。在原有剧本基础上,临剧版《宝葫芦》以临高话为戏曲语言,采用琼剧的表演程式进行演出,唱腔则采用人偶戏的经典唱腔“阿啰哈”。由此出发,临剧形成了基本的编创和表演形式:参考琼剧的表演形式,改编琼剧、壮剧、粤剧等南方剧种及木偶戏经典剧本,唱腔主要在临高人偶戏、临高渔歌“哩哩美”、琼剧唱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比如临剧《哑女告状》改编自同名琼剧,临剧《张文秀》改编自同名人偶戏。

目前,临剧有包括“阿啰哈”“嗳嗬哩”“小放牛”等在内的十几种唱腔,能够较好地表达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

在乐队配置方面,与人偶戏伴奏以双唢呐为主不同,临剧的乐队规模在10人到20人之间,乐器有唢呐、板胡、扬琴、琵琶、月琴、大胡、二胡、大提琴、单簧管等。

汇集众家之长的临剧用临高话演绎,深受本地居民喜爱。1968年解散前,临高县临剧团每年在临高及周边地区演出100余场。“也到省内其他地方演出过,但因为语言不通效果不佳,后来主要是在县内及周边地区演出。”符尚深介绍。

目前,除国有剧团临高县木偶剧团,临高还有焕杰临剧团、临城望吉临剧团等7家民营临剧团。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前,8家剧团每年在当地演出临剧2000余场。“以前主要是节庆、公期时才有人邀请演出,现在婚丧嫁娶、孩子升学,碰到重要的事人们都会请临剧团演出。”临高县木偶剧团团长符海滨介绍。

特色

以民谣民歌为养料

凡是艺术,都有其发源地,正因如此很多艺术形式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以临高话为戏曲语言的临剧,在剧本和演出的编创中,不论东西南北事,一般都会被注入一些临高元素。

不论人物是否是临高人,故事是否发生在临高,一旦经临剧创作人员编排演出,所有人物唱念皆用临高话。从唐朝名将薛仁贵(山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河北人),到明朝名臣海瑞(今海南海口人),都说临高话。在一些剧目中,故事发生地点也被改成了临高境内,比如由琼剧《状元桥》改编而成的临剧《状元桥》,其故事发生地点之一就由文昌孔庙变成了临高文庙。临剧创作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剧目进行本地化改造,即便不用字幕,本地观众也能听得明白,而且很有亲切感。

“临剧唱词多用临高民间歌谣、谚语或歇后语。有些剧目把夫妻恩爱、事理德行、生产生活等主题的临高民谣民歌戏曲化为‘戏歌’,然后运用到临剧舞台表演中。”全德亮介绍,比如形容夫妻恩爱的“一藤不结两种果,一树不开两种花”;介绍事理德行的“要学那毛鸡,行更催万户;莫学寒号鸟,懒睡不想做”;描述生产生活的“砍柴要上山,抓鱼要下水;靠人粮仓满,靠天粮仓空”等民谣民歌唱词,都出现在了临剧中。

“剧团将这些唱词反复应用在主题类似、内容不同的临剧剧目中,以增加戏曲的乡土风味和地方色彩。”全德亮认为,在目前临剧剧目创作以改编移植为主的情况下,编创人员更应当增强乡土文化意识和乡土文化自觉,积极主动挖掘本地民间文化,多积累素材,并将其融入临剧剧目中,这样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的东西。(文\见习记者 李豌)

标签: #临剧 #戏曲 #剧团 #琼剧 #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