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在二战战场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综合网编2023-02-28 07:282610

古德里安在二战战场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古德里安在二战战场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940年5月,闪击法国期间,在无线电指挥车上指挥作战的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在二战战场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1943年4月,在哈尔科夫前线视察党卫军警卫旗队师重装甲营虎式坦克的古德里安)

谢邀

海因茨.古德里安对于二战期间德国装甲兵的发展扮演了毋庸置疑的重要角色,虽然他并非和自己宣称的那样,是独一无二的“德国装甲兵之父”,但至少也是德国装甲兵最重要的几位缔造者之一,对他的评价,很难用高估与否来简单评价。

当然,“古德里安被高估”论调的持有者是有一些非常坚实且有利的证据的,首先是德国在二战中遭到了最终的失败。其次,古德里安作为战场一线指挥官的身份,在1941年12月被调离第二装甲集团军指挥岗位时就宣布终结。这个转变的好处在于,古德里安从此无需为德国在战场上的各次战役重大失败负担直接责任。

另外,古德里安在战后获得显赫声誉,来自于他出色的写作技巧,他的两本著作,1937年出版的《注意-坦克》以及战后回忆录《闪击英雄》,分别在欧美军事理论研究界和文学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些著作成功地将作者古德里安塑造成德国装甲兵和“闪击战”战术几乎唯一的缔造者,当然也不可避免地隐瞒了他在装甲兵总监和陆军参谋总长任上的失误,以及刻意淡化了他和希特勒之间的亲密关系,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专业,严谨,与纳粹政权期间各种罪行关系不大的传统普鲁士/德国军人形象。

实际上,德国装甲兵之父并不只有一位,奥斯瓦尔德.鲁茨将军对于德国装甲兵早期发展的贡献并不亚于古德里安,但大家是不是对他非常陌生,一无所知?1929年,鲁茨将军担任交通部队监察处参谋长,亲手提拔古德里安担任了第三汽车营的营长,并力荐他晋升为中校,另外,《注意-坦克》这本著作也是鲁茨强烈建议古德里安撰写的,然而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对这位良师益友却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1934年,古德里安晋升为上校之后,鲁茨成为了汽车部队司令,以及汽车作战部队和陆军摩托化事务总监,旋即被晋升为德国第一位装甲兵上将,而古德里安,是鲁茨的参谋长,直到1938年11月,才被晋升为装甲兵上将。古德里安的优势在于,在晋升为上将之前,他被委任为第16军(下辖3个装甲师)军长,获得了德国首批装甲兵部队的直接指挥权,他的优势在于,和普通,习惯于办公室和图上作业的普鲁士参谋本部军官不同,他有娴熟而出色的战场临场指挥能力,并且有出色的动员激励手段,让部下跟随自己战斗。

另外,在担任陆军参谋总长时期,古德里安早期战场指挥中出现的那种纵横驰骋,灵活机动的天赋仿佛消失了,尽管有时会反抗,他总体上还是支持了希特勒那种顽固的“寸土必争”的防御战略,他没有竭尽全力阻止库尔斯克会战,也没有竭尽全力阻止阿登反击,这两次被证明战术先进不能弥补战略失误的攻势。最严重的一次莫过于1944年8月,由于古德里安拒绝下令撤退,北方集团军群被苏军包围于库尔兰。12月,古德里安对南方集团军群试图解围布达佩斯的战略部署也不算高明,在战争最终阶段,他所取得的成果不过是说服希特勒撤换了维斯瓦河集团军群总司令,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改由其副手,富有经验的瓦尔特温克将军主持集团军群在波美拉尼亚的战斗行动,当然仅仅三天后,这次有限的反攻就因为兵力悬殊和后勤缺乏而被叫停。

总之,古德里安的成就,固然与他的天赋和精力有关,但更大程度上是“时势造英雄”,他的远见和主张,成功地适逢2次大战期间,纳粹上台后德国陆军的积极扩军和陆军机械化革命,另外他对于闪击波兰和西欧时期装甲兵的成功经验未免有些过度执著,以至于德军在东线陷入防守态势之后,也拒绝做出适当的改变。1943年,在重新复出担任装甲兵总监后,古德里安关于重整德国装甲部队的计划和构思也最终没有实现,当然,这相当部分也要归咎于德国军事工业生产有限的产能和希特勒的顽固:按照古德里安的主张,德国东线装甲师在1944年初才能恢复攻击,然而希特勒在1943年7月就发动了“堡垒”攻势,耗尽了德国装甲兵好不容易积攒的一点机动兵力和装备。

为何古德里安被“过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研究工作和档案研读的稀缺,使得古德里安的自传长期以来成为历史学家乃至军迷接触德国装甲兵早期发展的主要,甚至唯一著作,这就让相对客观与全面的分析评估变得困难重重。不仅如此,在冷战开始后,美国和北约也需要为昔日的对手,德国军人竖立一个新楷模和形象,需要一名专业,富裕创造力的军界偶像,且非常熟悉老对手苏联,对其危害和威胁能够提出警告与洞见,这一切,共同造就了古德里安的传奇。

但是毫无疑问,虽然那些天才的关于坦克进攻,以及多兵种装甲部队的理论也许并非古德里安原创,但他却是将这些理论与装备革新相结合,并在战场上亲自验证了这些理论正确性的第一人。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