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网编 264 0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土耳其(Türkiye ),位于小亚细亚半岛的安纳托利亚,是个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北临俄罗斯,向东是高加索、中亚地区,向西为欧洲,向南是北非、中东地区,它是扼守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拥有独特的地缘优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土耳其人的祖先是4000多年前,游牧于中亚草原的突厥部落(又叫图兰人),因草原干枯而跨上铁骑,踏上漫漫征程路。从历史上看,突厥民族与匈奴、鲜卑历史都有着纤丝万缕的联系,既相互通婚,又语言相近。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2018年,土政府拍摄了一部纪念建军2227周年的宣传片。把匈奴冒顿单于供奉为“土耳其陆军之父”,并骄傲地表示,正是我们强大的祖先猛烈的进攻,才迫使古代中国人建了雄伟的长城。土耳其认可传承的老祖宗名单依次是——匈奴、西匈奴(汉武帝后期被迫西迁的“外匈奴”,“内匈奴”是娶王昭君回去的那派)、欧洲匈奴帝国(阿提拉的匈人帝国)、白匈奴(嚈哒)、蓝突厥帝国(突厥汗国)、阿瓦尔王国、哈扎尔王国、回鹘、喀喇汗国、伽色尼王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金帐汗国、帖木儿帝国、莫卧尔帝国、奥斯曼帝国。每逢重大的国事活动,土政府总不忘请来穿着不同时代甲胄的士兵助阵,向各国宾客宣扬土耳其帝国辉煌耀眼的过去。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展开全文

辉煌史

土耳其人并不是小亚细亚的原住民。这片地方曾先后被马其顿王国、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塞尔柱帝国统治。塞尔柱人属于突厥乌古斯部落。1037年,在今伊拉克地区建立了塞尔柱帝国。1071年,塞尔柱帝国在曼齐克特大败拜占廷军,俘获拜占廷皇帝罗曼努斯四世,占领了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乌古斯人在西迁的过程中,与阿拉伯人广泛交往,放弃了以前的萨满教,转而信仰伊斯兰教。1077年,塞尔柱帝国统治下的边境附属部落罗姆,趁着帝国衰落,在今土耳其境内建立起自己的国家,罗姆苏丹国。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罗姆王朝在欧洲的十字军,和强势崛起的蒙古人夹击之下,逐渐衰落瓦解。到13世纪中期,罗姆王朝被蒙古人彻底打败,沦为附庸国。1299年,塞尔柱帝国西北边疆布尔萨(Bursa)附近有个小诸侯国。其族人在部落首领,奥斯曼-贝伊(Osman Bey)的带领下起兵叛变,建立“加齐”团体,这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雏形。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1326年,奥斯曼幼子奥尔汗继位,改称总督,建立了常备军,吞并了罗姆苏丹国之大部分地区。1331年,击伤了拜占庭帝国国王,攻占了尼西亚城,奥斯曼帝国迁都于此。1354年,奥尔汗率军渡过达达尼尔海峡,占领了加利波利半岛,并把这里作为进攻巴尔干半岛的桥头堡。奥尔汗对内确立国家行政组织,中央设立迪万,任命维齐尔(即大臣),向各地派行政军事长官和卡迪铸造统一钱币,成为奥斯曼国家的真正缔造者。奥斯曼帝国的前10位苏丹都能征善战并勤于治国,但奥斯曼帝国的迅速扩张除了要归于这一原因,还要归于制度原因。

第一是宗教制度。在宗教的鼓励之下,开疆拓土的人被封为“加齐”之后会有荣耀感,心理素质会增强。

第二是奴官制。这是奥斯曼人的创举,就是把体质、性格优秀的基督教青少年训练成苏丹的家奴,然后派他们到王宫、政府机构或军队任职,为奥斯曼帝国的苏丹添加了许多有能力并且效忠苏丹的基督徒。

第三是米勒特制。这也是奥斯曼人首创的一种符合伊斯兰教传统的统治方法。“米勒特”的意思为“社区”。奥斯曼帝国的居民根据宗教信仰被分成不同的米勒特。所有的穆斯林一个米勒特,犹太人一个米勒特,亚美尼亚基督徒一个米勒特,希腊正教徒一个米勒特。在米勒特里面,被委任的领导者负责收税,然后缴纳给中央。凡宗教事务、教育、婚姻、财产的分配,诉讼案件、社区内部的冲突等,都由米勒特自己处理,几乎是完全自治。但在军事上,米勒特不能有自己的军队。

第四是采邑制。类似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即所有由苏丹统治的土地都属于苏丹,别人不准买卖也不准继承。有战功的人可以由苏丹授封一块土地。但他的儿子和孙子不能继承这块土地,除非苏丹允许其继承。因此,在奥斯曼帝国内部不容易形成地主阶级,也不容易形成有足够财力和人力跟中央王朝对抗的家族。这对巩固苏丹的统治和延续奥斯曼帝国的王统是有好处的,对缓和农民对地主的抗争也有作用。

奥斯曼人的扩张像钟摆一样,时而向东,指向以科尼亚为中心的另一支穆斯林突厥人部族卡拉曼人;时而向西,从巴尔干半岛向中欧推进。1389年,奥斯曼人以沉重的代价取得了科索沃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对巴尔干半岛的统治。1396年,欧洲各国组成联合军队,试图阻止奥斯曼人的西向扩张,但在尼科波利斯遭到惨败。

1451年,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继位,此时的东罗马帝国已经只剩首都君士坦丁堡一座孤城,这座城城防坚固,前几任苏丹一直没能拿下,穆罕默德二世决定了结这块心结。1453年5月6日,穆罕默德二世攻下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最后一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壮烈殉国。征服了君士坦丁堡,奥斯曼人得到了一个出色的军港和商港、一个扼守欧亚贸易中枢的重要据点、一个可以给土耳其人带来荣耀的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语意为“上城去”。众多的基督教学者带着文献资料(文学、历史、哲学等)逃往意大利,为文艺复兴保存火种。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1453至1566年,是奥斯曼帝国的黄金时代。苏丹塞里姆一世的军队凭借其先进的火器和大炮越过陶鲁斯山脉,将著名的穆斯林都城大马士革和开罗、圣城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纳入帝国的版图,奥斯曼苏丹从此自命为,伊斯兰教的保护人和穆斯林文化的代表。奥斯曼帝国的陆上扩张,主要倚靠的是其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军事革新及铁一般的军纪,而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亦对其征服活动起了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意大利城邦及葡萄牙人手里争夺了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红海及印度洋的远航路线。由于握有欧亚之间主要的陆路贸易路线,帝国经济更加蓬勃发展。

为打破奥斯曼帝国对陆路贸易通道的控制,欧洲国家花巨资开辟可以通往亚洲的新航路。地理大发现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一侧,地中海成为一汪死水,奥斯曼土耳其人失去了地中海贸易的丰厚利润;新大陆的白银大量涌入,导致奥斯曼货币贬值及通胀加剧。这些都对奥斯曼帝国统治及其社会经济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1566年后,奥斯曼土耳其人被迫停止了扩张的步伐:它在印度洋海域的扩张中遇到了葡萄牙人的坚船利炮;在向伊朗进军的征途中,遇到了新兴的什叶派萨菲王朝的抵制;在维也纳城下,征服之师多次受阻,不得不疲惫地停留在匈牙利平原上。

16世纪中叶,经历十世苏丹的征伐和统治,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洗礼的西欧国家,也迎来了科技和文化的快速进步。1683年春,奥斯曼大军进攻防备薄弱的奥地利(维也纳之围),由于奥斯曼统帅轻敌,以及波兰援军赶到,奥斯曼军最后不得不撤离。这是最后一支打着宗教名义,按照奥斯曼古老的传统,出征欧洲基督教的穆斯林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后,长久以来对欧洲侵袭的穆斯林进攻宣告结束。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穷兵黩武,连年征战,四面树敌,多线作战,拖垮了奥斯曼帝国本就脆弱的经济。扼守亚欧咽喉,本就是地缘政治中兵家必争之地。奥斯曼帝国在奥土战争,巴尔干战争,俄土战争,希土战争,意土战争(讽刺的是意大利自建国以后唯一独立获胜的一场战争)中逐渐被捆住手脚,最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吐出了几百年来占领的土地。

狂人凯末尔

风水轮流转,这回轮到欧洲人扬眉吐气了。法国人侵入非洲,控制了穆斯林的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英国人获得了对苏伊士运河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权;德国人亦通过在近东修筑铁路而将其触角伸到安纳托利亚以东的巴格达,奥斯曼帝国负债累累,主权接连丧失,成了受人欺负的“西亚病夫”,陷入崩溃的边缘。1920年8月,苏丹政府签署了旨在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色弗尔条约”(The Treaty of Sevres):将土耳其最为富庶的地区割出,仅存的领土上没有任何工业,没有必需的自然资源。土耳其没有了独立的军队,战略要地海峡、国家的财政预算也要受协约国监管。但是该条约,遭到军人穆斯塔法•凯末尔的强烈反对,他高举抵抗的大旗,与亚美尼亚、希腊和法国军队进行战斗。经过2年多年的艰苦斗争,凯末尔领导的国民军击退了入侵的外国军队,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保存了土耳其人赖以生存的土地。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战争胜利后,凯末尔的政治目标变成:“消灭苏丹制、废除哈里发、建立共和国。”“哈里发”是伊斯兰教最高宗教领袖的名称,从阿拉伯帝国开始一直沿袭下来,“苏丹”则是国家世俗政权的最高统治者。在奥斯曼帝国,神权(哈里发制)与王权(苏丹制)是合二为一的,成为其对境内外穆斯林进行统治的宗教和法律基础。凯末尔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开始了改革之路。

1923年10月29日,土耳其宣布成立共和国,凯末尔成为共和国第一任总统。1924年大国民议会决定取缔苏丹哈里发制,将最后一任苏丹哈里发阿卜杜勒·麦志德驱逐出境。凯末尔领导的改革结合了当时土耳其的国情,并不准备消灭伊斯兰教,而是要摆脱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的束缚。军人出身的凯末尔个性坚强,意志坚定,常以军人的雷厉风行来推行改革。至1927年,在凯末尔的铁腕镇压之下,所有反对他的宗教、政治、军事力量都被镇压下去,凯末尔全面掌权。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农民被教会征收的什一税和兵役所困。凯末尔当政之后,大力打击宗教势力,废除什一税,缩减了农民的兵役时间。同时凯末尔控制农产品进出口价格,确保提高农民收入,这些政策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和拥护。土耳其又立法赋予了妇女参政的权利、引入西方历法取代伊斯兰历法,这在伊斯兰教国家中都是破天荒的举动……到20世纪30年代土耳其已建立起一套世俗化的法律体系,原有的宗教法律被彻底汰换。拉丁字母取代原有的阿拉伯字母书写系统,拉丁化的土耳其语代替了阿拉伯语的宗教语言地位。废除一夫多妻制、推广世俗化婚礼、着装开始欧洲化,这些改革内容即便是放在今天的沙特等宗教国家都是难以想象的,但土耳其成功了。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凯末尔政府既对重要的工业部门和外贸加以控制,同时又鼎力扶持私人经济的发展,使土耳其在短期内走向繁荣。在凯末尔担任总统的15年里,土耳其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每年经济增长都保持在10%左右。1923年,土耳其连面粉、糖、布这样的生活必需品都要靠进口,到了1938年时,土耳其已兴建起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能生产各种生活必需品,初步完成工业化。土耳其一战时站错了队,二战期间基本上保持中立。1945年2月23日战争收官阶段,才匆匆加入同盟国阵营。凯末尔去世后,军队成为世俗主义的坚定捍卫者。土耳其拥有正规军近70万人,军事规模在北约仅次于美国,号称世界第十军事强国,在中东地区军事实力最强。

自从凯末尔将土耳其领入世俗世界,这个国家就偏向了西方。脱亚入欧,实施政教分离,以欧洲法律为蓝本,拜欧洲为师,一切向西方看齐。土耳其1952年加入了北约,从1987年正式申请加入欧共体,迄今33年,土耳其依然在加入欧盟的路上,这表明西方文明并不那么情愿,接纳一个偏东方的伊斯兰国家。即便土耳其是支持西方对抗苏联,一贯支持以色列,渴望融入欧洲事务之中,也不过是一厢情愿。2002年以“宗教精神”定位的正义与发展党上台,宗教复兴的态势继续加强,政治强人埃尔多安开始执掌土耳其。他依靠民众对西方的反感和众多虔诚穆斯林的支持迅速崛起,宗教学校、清真寺的数量开始快速增加,土耳其的执政方向开始转变。

达乌特奥卢(Ahmet Davutoğlu)土耳其前外交部长、著名国际政治学者,2001年曾出版了一本著作——《战略的纵深》(Stratejik Derinlik),该书力图为土耳其的外交战略规划一个新的路线图。达乌特奥卢认为,土耳其共和国长期以来否定了奥斯曼帝国的过去/遗产,以及土与邻国之间的文化联系;因此,安卡拉将自身与其周边世界孤立起来了;但仍然有一个在那里的世界等待着土耳其去发现和接触,而要这么做之前,土耳其首先必须转变思维。啥意思?就是说,土耳其正改变其亲西方的国家定位,开始“面向东方、背对西方”。

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土耳其拒绝美国使用其军事基地;

2005年启动入盟谈判后,正发党政府似乎已经失去了真正的热情;

积极介入叙利亚内战、纳卡战争,调停卡塔尔与沙特等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冲突,拿着卡舒吉的被害录音膈应沙特和美国等。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今天的土耳其,依然是东西方文明的混合体,一只脚踏入了西方,但作为历史上数百年与基督教世界为敌的伊斯兰国家,土耳其并不被西方完全接纳,双方骨子里的敌意是难以根除的。土耳其还有个泛突厥主义梦,就是要恢复奥斯曼昔日的荣光,北进巴尔干,东扩至中东,甚至是插手中亚。这样的梦想以土耳其目前的国力很难支撑,更不要说在大国角斗的热门赛区中东了(“两洋三洲五海”),最多也只能是想想,做做白日梦而已,强出头的话只会适得其反,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色列往事,战争与和平

俄国往事,做俄罗斯的邻居好怕怕

德国往事,欧洲是我家

波兰往事,坐过的小船都翻了

墨西哥往事,跟美国人做邻居真的太难

土耳其往事,国中土耳其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土耳其 #帝国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 #国家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