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划调整后的温州!
让我们看看新中国成立后,温州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起探寻温州的历史印记。
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划调整多达十余次
概述:
新中国成立后,温州的政区经历了较为频繁的调整,尤其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间,温州的政区管辖范围经历过多次调整,调整区域涉及丽水、台州等部分地区,当时,国家对于统县政区的管理架构、管理范围仍在不断摸索中。这一阶段的政区调整,为今日温州行政区划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9年5月7日,温州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温州。8月26日,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区专员公署,辖永嘉、瑞安、平阳、乐清、泰顺、文成、青田和玉环8县,并将永嘉县瓯江南岸的城区、郊区、梧埏、永强、三溪、藤桥等区域划出,设立温州市(省辖市)。
展开全文
1949年5月,社会各界热烈庆祝温州解放。
1950年5月,温州市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区划归永嘉县,温州市仅留城区和近郊区,设置城东、城南、城西、郊区4区。
50年代,温州大街解放南路。朱家兴/摄。
1952年1月,撤销丽水专区,所辖丽水、云和、龙泉、景宁、庆元5县划入温州专区。
1953年6月,从玉环县分出洞头、大门2区设置洞头县。1955年,成立直属专区的矾山矿区人民政府。
1954年5月,撤销台州专区,将其南部的温岭、黄岩、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归温州专区。此时温州专区辖境增至17个县和2个直属区,这也是温州幅员最广阔的时期。
1956年3月,原属温州专区的仙居县划归宁波专区,撤销海门和矾山两个直属区,海门并入黄岩县,矾山并入平阳县。
50年代,温州,塘河上的河轮。朱家兴/摄。
1957年9月,恢复台州专区建制,温岭、黄岩2县划归台州专区。
1958年5月,撤销洞头县,并入玉环县。同年7月,省辖温州市划归温州专区管辖,并将永嘉县的梧埏、永强、三溪、藤桥4区和永中、瞿溪2镇划归温州市管辖。此外先后撤销云和县,并入丽水县;撤销文成县,并入瑞安县;撤销庆元县,并入龙泉县。
1958年12月,撤销台州专区,临海、温岭、黄岩、仙居4县并入温州专区。
1959年,温州,中山公园大门。
1960年1月,撤销景宁县,并入丽水县;撤销玉环县,北部划归温岭县,南部洞头区划归温州市。
1961年12月,从瑞安县中划出原文成故地,复置文成县。
1962年5月,再度恢复台州专区,临海、温岭、黄岩、仙居4县又从温州专区划走;6月,丽水县分出云和、景宁故地设置云和县。
1963年5月,恢复丽水专区,青田、丽水、云和、龙泉4县从温州专区划出。
1963年2月6日,温州,海圣宫水闸闸址西首原貌。
1964年10月,重新恢复洞头县,温州专区形成1市7县的格局,此后温州格局基本不变。
1965年,温州式婚礼。
1969年, 庆祝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大会在人民广场。朱家兴 / 摄。
1970年,温州专区改名为温州地区,境域和县属不变。
1975年,温州中山桥。孙守庄/摄。
地市合并,开展“整县改市”工作
概述: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温州地区的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地方管理,温州的政区进一步调整,并且开展“整县改市”,设市的方式从以前的“切块设市”,发展成“整县改市”,主要将整个县的范围改设为市,或几个县合并为一个市,或撤销市外围的县并入市。而瑞安就是在这个时期完成“撤县改市”的。
1980年4月,恢复温州市为省辖市,从温州地区中脱离。
1981年6月,平阳县一分为二,鳌江以南区域增设苍南县。9月,撤销温州地区,将温州地区与温州市合并,辖县划归温州市,实行市辖县体制。
1981年12月设立瓯海县,以原温州市郊梧埏、永强、三溪、藤桥、西岸5个区、3个镇、24个公社为瓯海县的行政区域,新设温州市区下辖东城区、南城区、西城区。
此时温州市下辖温州市区和9个县。1983年9月,将东城、西城、南城合并设立温州市城区。
1983年,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的码头。萧云集/摄。
1983年10月,苍南县龙港镇成立。后来龙港以土地有偿转让和级差地租的改革为突破口进行农民集资建设,建成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1984年12月,将原温州市城区16个街道和郊区5个乡镇合置鹿城区,同时将鹿城区以东的原温州市区郊区设置龙湾区,并将瓯海县永中镇的黄山和黄石两村划归龙湾区。
1984年,温州蛟翔巷,温州大学。
1985年,温州,老南站交叉口。孙守庄/摄。
80年代,温州安澜码头。
1987年4月,瑞安撤县设市,设立温州市瑞安市,成为温州市首个县级市。而当年温州市辖11个县(区),为什么首先在瑞安建市?其实,这跟瑞安当时的经济发展和都市化建设不无关系。
首先,因为当时的经济环境和现在不一样,卖点小鱼小虾就是资本主义、投机倒把,因此,从上到下都是“恐资症”,就怕犯错误。
为了发展经济,县委、县政府领导就召开“商品生产先进代表会”,表彰商品生产者,给商品生产者戴上大红花、上主席台,县四套班子领导在门口恭迎,规格不亚于劳模表彰大会。后来虽然制约发展的思想有所回潮,但是为了给大家吃下定心丸,县领导更是会到一些代表性的人物家里拜访,以表认可和支持。
那之后,当时的“两户”(专业户和重点户)在生产发展方面的积极性大大增加;手工业主也敢开始雇工人了,商品生产得到迅猛发展,瑞安更是成为“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
再来,就是当时的瑞安城区建设突飞猛进,包括:1986年3月15日,飞云江大桥开工,3年后建成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1984年,当时的瑞安县委县政府提出,在县城的东大门兴建一条宽阔的街道,到了1986年,这条投资200多万元,西起人民医院,东至商城大道华侨饭店门前的路竣工,它就是后来被称为瑞安第一路的“万松路” 。可以说,当时的瑞安,非常具备“县改市”的条件。
1987年,瑞安撤县设市。
1989年,飞云江大桥通车。
1985年,建设中的万松路。
重调区划,培育新一代发展中心
概述:
1992年到2012年间,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发展从数量扩张开始向内涵发展转变,培育经济中心、特别是培育特大都市,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
这个阶段的温州,重新划分了市辖区的范围,同时乐清进行撤县设市、布局“三廊一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温州城市化进程。
1991年,温州,小南门轮船码头。孙守庄/摄。
1992年3月,瓯海撤县设区,设立温州市瓯海区。此时温州市下辖3区1市7县。
1992年,温州人民路。孙守庄/摄。
1993年9月,乐清撤县设市,设立温州市乐清市,此时温州市下辖3区2市6县。正如瑞安撤县设市一般,乐清凭借毋庸置疑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趋势也顺利实现撤县设市。而事实上,乐清一开始在撤县设市的道路上,并不是那么的一帆风顺。
众所周知,乐清自古做山海文章,但是大家都知道光靠山和海无法致富。为打破经济发展瓶颈,考虑到乐清地理位置和交通等的局限无法发展大商业,乐清便着手布局“三廊一港”,致力推进工业发展,以工业带动商贸服务业,走出一条工业致富的特色路子,同时大力发展海上交通和商贸旅游业。
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104国道乐清沿线工业走廊已然成为乐清经济腾飞的主跑道,乐清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效双升的良好格局,创新力度不断加强,形成了以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港湾区为主平台的“一区六园”产业格局。
1993年12月6日,乐清撤县设市庆祝大会隆重召开。郑竺容/摄。
2001年8月,温州市区及周边的政区范围作了较大调整,将原永嘉县的七都、中央涂,原瓯海区的藤桥、临江、上戍、双潮、岙底等乡镇和梧埏镇的上田、划龙桥等4个村,原龙湾区的蒲州和上蒲州2个村划归鹿城区;同时将原瓯海区的永中、沙城、天河、灵昆4镇,原瑞安市塘下镇上涂10个村和2个居民区划归龙湾区;此外将原瑞安市丽岙、仙岩2镇划归瓯海区。
2004年市区一景。
城区拓宽,城市化进程再提速
概述:
2012年至今,国家层面重启撤县(市)设区和撤县设市,温州及时跟进,中心城市的城区范围持续扩张。
2015年7月,洞头撤县设区,设立温州市洞头区,并将原龙湾区的灵昆街道划归洞头区管辖。此时,温州市下辖4区2市5县。
将洞头纳入温州中心城市,统筹开发洞头和瓯江口新区,对拓宽温州城市发展空间,增强温州城市功能,实现远期城市发展战略,促进温州和浙江参与海西一体化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15年洞头撤县设区。
2019年8月,龙港撤镇,设县级龙港市,为首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此时,温州市下辖4区3市5县。
作为“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自1984年建镇以来,龙港历经从小渔村到农民城、从农民城到小城市培育、从小城市培育到撤镇设市三次改革的历史性跨越。
2019年龙港撤镇设市。
截至2022年,龙港面积从5.2平方公里扩大至123.57平方公里,下辖102个社区。据官方资料显示,2018年,龙港地区生产总值299.5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86万元,城镇化率达63.2%。
龙港撤镇设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区划调整,而是一种精简高效新型设市模式的重大改革,为进一步完善国家城市化体系和拓展城市化新路径提供了温州实践。这次改革的最大特色,就是“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
看到这里,有没有哪张老照片是打动你的?温州那么多的精彩“蝶变”,你又见证了哪些?欢迎大家在文章底部留言~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息,每一次的变革都成为温州焕发城市活力与发展的动力。未来,温州这座城市,还将与时代共行,澎湃向前,一起来为我们的大温州打CALL吧!
注:
文章内容经地图君综合整理编辑,仅为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留言评论~
来源|天地图·温州
编辑|哒哒
审核|百晓后生
如果您有新闻爆料,欢迎微信投稿。点击微信菜单特色版块(散讲温州)发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