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蔬菜施肥技术.ppt 38页

时事网编2022-07-30 07:175490

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陈仓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王惠萍“作物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科学合理施肥,不仅可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而且对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提 纲 一、蔬菜作物需肥特点 2、蔬菜喜硝态氮肥。 当硝态氮与铵态氮比例小于1时(即土壤中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含量时),多数蔬菜生长量会急剧下降,有的还表现出不良的外观症状,如番茄叶脉黄花,出现脐腐果;黄瓜側枝不发育,下部叶叶缘、叶脉黄花,进而出现烧叶枯萎。同时蔬菜对氨气的耐受能力很低,在冬暖式大棚冬季生产中,铵态氮过量施用还易产生气害,因此应控制好其用量,掌握好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施用比例。 3、蔬菜是喜钾作物。 在三大营养元素中,蔬菜对氮、磷、钾的吸收比大约为1:0.5:1.25,可见蔬菜对钾的需求量最高,特别是大多数蔬菜在生长发育中后期,尤其是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进入结瓜结荚结果期,对钾的吸收量会明显增加。在这一时段,供肥应注意增加钾肥的比例,这不光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也是维持质量和品质的要求。因此,钾也被称为“品质元素”。 4.蔬菜是嗜钙作物。 据研究,25种蔬菜平均含钙量比禾谷类作物高12倍。

由于钙是植物细胞壁、生物膜的组成充分,且钙可以中和植物体内过量的有机酸和某些有毒物质,所以钙被称为植物的“保护性营养元素”。 5、蔬菜含硼量高。 6、不同蔬菜对养分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 如,芹菜、萝卜对硼肥敏感;番茄对锌肥、钼肥敏感;黄瓜对镁肥敏感。因此在蔬菜施肥中要依据不同蔬菜对不同肥料的敏感性有选择性的优先施用。 二、我区设施(温室)蔬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在化肥用量上缺乏科学依据,盲目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因产定肥,多凭经验习惯施用。我区温室蔬菜多以茄果、瓜类蔬菜生产为主,茬口多为冬春一大茬。据2012年8月调查:一般亩施纯氮(N) 60-114公斤,平均76.2公斤;纯磷(P2O5 )15-37.5公斤、平均30.0公斤;纯钾(K2O) 50-69公斤,平均57.8公斤, N+ P2O5 + K2O总量共计164公斤。 按照我区对温室蔬菜提出的施肥方案:在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以西红柿为例,若目标产量以10000千克/亩,其最佳化肥用量为:氮(N)52.5千克/亩,磷(P2O5)22.9千克/亩,钾(K2O)64.7千克/亩,N+ P2O5 + K2O总量共计140.1公斤。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_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_设施蔬菜

二者相比可以看出,我区实际氮、磷肥用量远超过推荐施肥量,钾肥用量不足,氮、磷、钾实际用量分别为推荐施肥量的1.45倍、1.30倍和0.89倍,施肥总量为推荐施肥量的1.17倍。 二是施肥用量不能因菜而异,基本千篇一律。我区温室蔬菜以黄瓜、西葫芦、西红柿、茄子、甜椒等生产为主,不同蔬菜对不同养分的需求、用量各异,应区别对待,制定不同的施肥方案,但在实际生产上由于认识不足,各种蔬菜施肥用量基本相同,导致肥料利用率不高,生产成本加大。 2、化肥选用不科学,养分配比不合理。 蔬菜是喜肥作物,具有喜钾、喜硝态氮、嗜钙、喜硼等特点,其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大致为1:0.5:1.25,因此在温室蔬菜生产上,应通过选用适宜肥料,协调氮、磷、钾等养分比例,使之达到相对平衡,以满足不同蔬菜对不同营养的需求,进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但我区在实际施肥上,突出表现出以下不足:一是化肥选用不合理,硝态氮肥应用率低。按照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和喜肥特点,生产上应以中、高氮低磷高钾型复合肥为主,多用硝态氮复混肥。但部分示范园仍以均衡型复混肥(N15- P2O5 15- K2O 15)+尿素或中氮高磷型复合肥磷酸二铵(N18- P2O5 46)作追肥,而很少选用硝态氮肥,不仅导致氮、磷、钾养分失衡,肥料利用率降低,而且对蔬菜品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设施蔬菜生产技术_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_设施蔬菜

二是氮、磷、钾养分比例严重失调。调查结果表明,我区温室蔬菜生产上氮、磷、钾平均亩用量分别为76.2公斤、30公斤和57.8公斤,由于氮肥磷肥施用过量,钾肥施用不足,导致氮、磷、钾比例明显失调,其比为1:0.39:0.76,难以满足蔬菜对营养物质的合理需求。 3、施肥方法不当,肥料利用率较低。 科学的施肥方法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施肥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区温室蔬菜多采取随水冲施的方式进行追肥,但部分蔬菜示范园在冲肥时,不论温室长短,浇水多少,都是在棚头(一般在门口处)定点冲肥。这种冲施方法,不仅容易造成施肥不匀,而且由于化肥冲施量大,极易造成氮素肥料通过硝化作用迅速氧化成硝态氮而随水下移淋失,既造成养分损失又污染了环境。 4、不重视中微量元素及CO2气肥的施用。 蔬菜不仅要吸收大量氮、磷、钾元素,而且对钙、镁、硫也吸收较多,同时对硼、铁、锌等微量元素也很敏感,否则将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产量。但我区大多蔬菜示范园由于认识不足,基本不单施中、微量元素肥料设施蔬菜,仅靠施有机肥来补充,而温室蔬菜生育期长、产量高,致使土壤中的中、微量元素随棚龄增加呈减少趋势,特别是钙、镁、硫、硼等缺失严重。这些营养元素的缺乏,不仅直接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而且使植株抵抗能力降低,诱发病虫害发生,成为稳产高产的障碍因子。

此外部分示范园不能适时增施CO2气肥,导致早晨温室内CO2 浓度过低,处于饥饿状态,影响蔬菜正常光合作用,造成蔬菜品质下降,产量低而不稳。 5、对生物菌肥认识不足,较少施用或不用生物菌肥。 生物菌肥具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提高化肥利用率,缓和或减少农产品污染,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抗逆性,减轻病害等功效。我区大多温室蔬菜示范园在生产中,由于缺乏对生物菌肥的认知,往往只注重对有机肥及氮、磷、钾大量元素的施用,较少施用或不用生物菌肥,从而使生物菌肥的特殊作用不能充分利用,对温室蔬菜持续高效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1.重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小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提高有机质含量对提高土壤养分,增强土壤通透性,避免土壤板结,保证植株健康可持续生长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区温室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的现状,必须重施、足施有机肥。一般结合定植前的整地深翻,亩施充分腐熟的鸡鸭粪20-25方或牛、羊、猪粪30-35方,以达到培肥地力,促进蔬菜增产的目的。 2、科学选用复混(合)肥,实行平衡施肥。 根据温室种植蔬菜种类及需肥规律、喜肥特点,结合不同生育期应科学合理选用肥料。

一般基肥宜选择均衡型配比的硫基复混(合)肥,如N15- P2O5 15- K2O 15型的三元肥,或选用中氮高磷型复合肥磷酸二铵(N18- P2O5 46)+硫酸钾作基肥,避免选用硝态氮肥作基肥,以防氮素随水淋失;营养生长期追肥宜选用高氮中磷高钾型复混肥;生殖生长期及果实膨大期追肥宜选用中氮低磷高钾型复混肥。 科学合理选用硝态氮肥,纠正施用硝态氮肥会增加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错误认识。施用硝态氮肥时只要注意做到“少量勤施”,与铵态氮肥按一定比例配合使用,不仅可满足蔬菜作物喜硝态氮的嗜好,充分发挥其肥效,同时还可起到改善蔬菜品质,提高蔬菜产量的作用。 3、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施肥效率。 针对我区温室蔬菜追肥上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改进施肥方式,科学冲施肥料。冲肥时要采取“先配母液后均分冲施”的方法,即:在追肥前,提前把所要冲施的肥料全部溶解在某一大容器内,用木棍搅拌均匀,配制好肥料母液。再根据温室内蔬菜种植行数,将母液按体积量分配到每一种植行内,随水冲施便可。比如一个温室内种植蔬菜60行,可先将肥料溶解于60勺水中,然后每行加1勺母液随水冲施。这种冲肥方法,既保证了施肥均匀一致,又减少了肥料损失,提高了施肥效果。

同时大力推广滴灌技术,走水肥一体化的道路,达到节水节肥增效的目的。 4、补施中微量元素,增施CO2气肥。 针对中、微量元素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对蔬菜作物的不可缺少性和不可代替性,以及不同蔬菜对不同中、微量元素的敏感度,在温室蔬菜生产上要重视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具体可采用基施、追施、叶面喷施等多种方式施入,施用时要严格掌握施肥用量。做基肥时,可把中、微肥与有机肥或细土拌匀,撒施;追肥时最好选用含中微量元素的复混肥追施;做叶面肥时,可结合病虫害防治与适宜混配的农药一起喷施,同时要尽量选择蔬菜对中微肥元素的敏感期喷施,以提高施肥效果。 增施CO2气肥对提高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性,显著增加产量,改善蔬菜品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一般增产率可达到 30%以上。因此在温室蔬菜生产上,要采取多种方式,如化学反应法、秸秆生物堆发酵法、CO2气肥吊带法等多种方式适时增施CO2气肥,以达到补肥增效的目的。 5、提高认识,积极应用生物菌肥。 要充分认知生物菌肥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特殊作物,积极科学施用。由于生物菌肥的活菌多为好气性类菌,因此使用时要创造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等环境条件,以利旺盛活动,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要注意与有机肥、化肥配合使用。

若作为追肥要提早施入,以保证其有充足的繁殖壮大时间。应特别注意微生物菌肥不能与杀菌剂混用或同期使用,否则菌肥中的微生物会被杀死,失去生物菌肥应有的效能。 大力推广应用蔬菜专用肥或配方肥。蔬菜上忌用氯基复混肥,以免影响蔬菜品质。尽量不用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作追肥,因为这两种肥料属中氮高磷型复合肥,一方面不符合蔬菜作物的需肥规律,另一方面磷在土壤中移动性小,不能及时下移到蔬菜根系层供作物吸收利用。在肥料用量上,要克服盲目用肥的弊端,要“因产定肥,因菜制宜”。针对目标产量、蔬菜种类确定适宜施肥方案,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增施钾肥,确保氮、磷、钾配比合理,土壤养分平衡,达到节肥增效,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 CO2吊带 * *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解决好施肥问题,就是解决好作物的“吃饭问题”蔬菜作物需肥特点 设施蔬菜施肥中存在问题 设施蔬菜科学施肥技术 蔬菜作物种类繁多,对养分需求各异,与大田作物相比,虽有明显差异,但仍有一下共同特点 : 1.蔬菜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强。 需肥量大是由蔬菜产量高、生物产量大决定的,如温室黄瓜一般亩产1.5万公斤,西红柿亩产1万公斤,自然比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消耗的养分要多。

据研究分析,蔬菜对氮肥的需求量比小麦高出40%-60%,磷的吸收高出20%,钾的吸收高2倍。蔬菜耐肥能力强是因大多蔬菜作物的根系阳离子代换能力高所决定的。因此,在蔬菜生产中需增加施肥量设施蔬菜,否则会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且随产量提高需肥量增大。 氮肥按化合物形态可分为三类,即铵态氮、硝态氮和酰胺态氮。蔬菜对硝态氮肥(NO3 - )如硝酸铵、硝酸钾等含硝基的氮特别喜爱,吸收量高,而对铵态氮(NH4 + )如氨水、碳铵等的吸收量小,需在土壤中经硝化细菌的转化才能增加吸收量。酰胺态氮如尿素需先转化为铵态氮,继而转化为硝态氮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大多数蔬菜喜硼,吸收量是大田作物的几倍至几十倍。由于蔬菜作物体内难容性硼含量高,因而硼的再利用率低,易产生缺硼症。我国北方地区土壤普遍含硼量低,这就需在设施蔬菜栽培中重视硼肥的施用。 1、土壤有机质偏低,化肥用量盲目性较大。我区近年来新发展的示范园,虽然经过培肥,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仍然偏低,据分析化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2—14.0克/千克,平均13.3克/千克,均在20克/千克以下,与高产蔬菜有机质适宜含量25克/千克--30克/千克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 *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