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论文3000字_关于网络暴力议论文800

网编 599 0

从网络暴力中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肆意,网络暴力频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网络暴力案例入手,旨在分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现状。

关键词:网络暴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一、从网暴事件来看网络暴力

何为“网络暴力”?网络暴力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网民在网络空间中的暴力行为,是施暴者利用网络空间,用语言文字等形式对受害人进行恶意中伤。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句话,都可能得到高度关注,通过大量的“加工”,在网络上发酵,形成热点,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当事人的“深度挖掘”。不少“热心”网友在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大肆评论转发,其中不乏过激的言论,试图通过激烈的言辞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如果有其他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声音,则心生不满,甚至攻击谩骂、威胁恐吓。

娱乐化的时代,“娱乐至上”成为不少网民的座右铭。有事就炒作,没有就无中生有地造出来。2020年轰动一时的娱乐圈著名网暴事件,最初是因为某明星的部分粉丝举报了某平台上一位撰写同人文的作者引起,该作者利用该明星的名字及外貌特征进行文学创作,其中不乏低俗淫秽的词句。本是维护网络环境的举动,但却被不少职业黑粉和营销号恶意带节奏,造谣粉丝举报平台。一石激起千层浪,该事件及该明星被推上风口浪尖。一时间,该明星成为众矢之的,引来很大一部分网友的攻击。职业黑粉开始恶意挖掘该明星的所谓“黑历史”,并通过恶意截图来引导舆论,部分恶意营销号也火上浇油,网暴愈演愈烈。最初造谣的黑粉,被无数“吃瓜群众”推上神坛,他们一边喊着“自由”,一边大肆攻击他人。只要“领导”一声令下,下面的追随者马上开始一波又一波的进攻,仿佛在他们的眼中,只有“精神领袖”才是对的,根本不在乎事情的真相,以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不参与白不参与、法不责众、造谣没有成本的思想来进行无休止的活动。甚至不少黑粉,用恶毒的话语诅咒别人,恶意P遗像,在微博、微信、QQ空间、豆瓣等大肆传播造谣。更由甚者,不知道从哪里道听途说的一句话,都能成为“证据”,对于不确定的信息,都能大肆进行发酵,对毫不相关的其他人员进行打击报复。恶意攻击谩骂、给艺人的演艺作品打低分、伪装成粉丝进行恶意言论、刻意挑起多方之间的矛盾,似乎成为网络暴力的常规操作。对于应该受到广泛关注的社会事件不理不问,而对于无中生有的造谣言论交口相传,仿佛昭示着目前网络环境的一种病态。

特别是不少未成年人,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育完善的阶段,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难以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对某一行为的正确与否还没有形成明确的判断。对于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缺乏有效辨别真伪的能力。同时,由于未成年网民的内心修养尚未成熟,抵御外界不良信息的能力也有待加强,所以容易出现迷失自我现象的发生。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价值观扭曲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与选择性、主观性的特点。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1]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传统的大众媒体由于时空的限制,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仅限于一定范围内,同时,由于信息手段不发达,人们可以接触到的媒体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学校和社会可以对其内容进行指导,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空界限。网络信息有好有坏、鱼龙混杂,各种思潮充斥其中,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传递不同的价值观。但网络中充斥的各种精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极易对缺乏辨明正确价值观念的网民产生不良的影响,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冲击,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带来严峻的挑战。加之网民群体年轻化、低龄化,更加剧了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主体行为失范

网络行为失范是指该群体的行为违背了其应遵循的相关行为准则,具体表现为该群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出现与一定的社会规范相违背的各种行为偏差。[2]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网络语言不文明。网络语言不文明是当前网络行为失范中突出的表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不少网民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常常“放飞自我”,出口成“脏”,发表言论时毫无顾忌,完全违背了合法公民應该遵守的文明礼貌的社会公德。另一方面,网络谣言肆意。因为互联网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给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再加上QQ、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更拓宽了谣言传播的平台。很多网民不了解事情的真相,缺乏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被网络舆情冲昏头脑,失去了进行正确自我判断的能力,盲目加入传播谣言的“大流”,成为传播谣言的“主力军”。

(三)学校和社会舆论引导缺位

学校应该是加强学生道德修养、培育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理所应当的承担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责任。但在实际情况下,学校的大多数老师不愿意或者很少引导学生,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仅仅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能上去,而忽视了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却往往也忽视了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的管理中,有的则采用“放任自流”式状态,只要不是特别出格,任由学生发展,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正确引导和监督管理,而他们所做的大多只是在事情发生之后的教育,即“事后教育”,出了问题之后才想到对学生进行教育,或者是采取“堵”的办法,控制信息的传播,防止负面影响的扩大,而没有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高度自律意识的形成。

社会是所有人生活的环境,相关部门就更应该承担起净化网络环境,营造绿色网络生态的重任。在信息时代,信息的传播本来就十分迅速,浮躁的人心、激烈的竞争、利益的冲突,催生了不少营销产业。恶意营销、用舆论来博眼球、赚取流量和点击率、刻意夸大事实或者无中生有、挑起多方矛盾,拉踩无下限等。虽说一直在强调网络净化,但效果并不明显,垃圾广告、恶意营销、低俗色情等内容在互联网上并没有消失,甚至某些时刻,官方引导的效果并没有营销号的影响大,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也暴露出了在网络生态治理方面存在的缺陷。要实现网络生态治理,任重而道远。

直面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可能波及许多人的基本权利,影响公共事件的走向。能否将它关在理性的笼子里,去其戾气,存其义气,就全看社会各界对它的理性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网民们的自律程度

31岁的姜岩,当她情无反顾地从24层高楼跳下,纵身飞向“天堂”的时候,或许想不到在她身后会有无数人为她悲伤网络暴力事件,甚至为她违法仗义执言与行动。

死亡,对他人的非理性行为,往往是最具催化性的一种力量。人们基于同情,基于同态想象而生之悲情,基于放大的义愤,基于群体广场效应……于是网络暴力,以及延伸到具体生活中的干扰与威胁,都应运而生。

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各种价值观、人生观、伦理观、法律观、权利观……纷然杂陈的时代。许多人的灵魂精神处于动荡状态,社会心理方面既有传统窠臼压抑新生观念的一面,也有新观念破土而出的倔强。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也就常常会借助一些事件,在人群中展开;另一方面,由于精神以及生活本身的变迁剧烈,人们的安全感减弱,焦虑感增强,浮躁与不安成为最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大量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遭到的挫折,对现实的不满意,以及公共诉说与法律救济的难度,都导致他们在虚拟世界寻找发泄机会与场所的潜意识冲动。而网络因其隐匿性与大众性,也便成为发泄心理垃圾的首选之所,网络暴力因此风生水起。

网络暴力的型态,绝大多数情形下,是以动机猜测、道德批判、智力贬低、伤尊辱智的脏话谩骂以及极性思维、压制甚至剥夺他人言论自由的方式为主要特征,严重的时候会达到损害当事人基本隐私权、名誉权、生活的安宁等情形,这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教育下的共同结果。另外,网络群聚的特点,也有点类似群体心理学上所谓的广场效应,千人万众的类似声音会造成热衷此中的人,完全将自己虚拟化、无名氏化。当他们处于集群自大与正义假定的亢奋状态时,就会产生自己的行为不需要承担后果的安全幻觉――于是一切胆大妄为的行为都可能发生。

如果按照严格标准,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暴力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那些在网络上用脏话骂人的行为,是一种轻度的网络暴力。只是因为它过于普遍,与直接用口头表达相比,其损害程度较轻,加之现实法律救济的难度,它才没有引发广泛关注。一个将辱骂视为无所谓的社会是畸形的,说明这个社会教养方面的匮乏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也说明了人们的内心与外表之间的人格分裂也已很严重。

当人们被一种未经理性过滤的情绪支配时,往往会遗忘他人的正当权利――人格不受侮慢被文明对待的权利、自我辩护的权利、私生活不受干扰的权利,隐私不受侵扰的权利。如果说网络上的辱骂还只是一件不算严重侵害他人人格权的事,那么数年来,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也已经发生过好多起。从“网络虐猫案”、“铜须门事件”以及“姜岩事件”,到刚刚发生――甚至还在继续――的针对留美女生王千源的网络暴力案,网络暴力无论如何都需要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严肃对待。

在这些事件中,一个关键的网络工具――就是被网友们津津乐道且心生恐惧的“人肉搜索引擎”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曝人隐私的主要工具,随着隐私的曝光,被声讨的对象无处遁形,随之而来的就有可能引发网友从键盘走进现实的恐吓甚至攻击。

虽然“人肉搜索引擎”在一些真正于社会正义相关的公共事件中,也会发生巨大作用力,例如,在“华南虎事件”中,如果没有“人肉搜索引擎”的介入,也许真相揭露不会那么有效率。但是,无论如何,从近几年发生的几起典型利用“人肉搜索引擎”的网络暴力案件中,不得不说,它的作用主要还限于对公民隐私信息的非法曝光。

梁漱溟先生曾说过:在西方,公众的事情大家都参与做主,而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无权过问。而中国正好相反,个人的事情大家都有权过问,公众的事情大家都不管。在由“人肉搜索引擎”引发的几起网络暴力事件中,这样的状况十分明显,例如这次的“姜岩事件”,以前的“铜须门事件”等。在走向法治的时代,人们要懂得尊重他人的基本人格和权利,甚至要尊重他人堕落的权利。

由此,对网络暴力事件,除了被侵害的当事人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网民群体更需要有公民意识。

由于中国的公民教育迟迟未有系统及较为详尽的制度安排,无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无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世界里遨游嬉闹,都缺乏权利意识。这种权利意识包含着两层含义,其一是对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公民权并不清楚,其二是随之而来的对他人拥有何种公民权也不甚了了。这样一来就导致两种后果:其一是缺乏法律意义上权利自我维护的意识,其二是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基本公民权。这两种后果实际上是一体两面,是孪生兄弟。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一起事件发生时,网民们往往并不能清晰地划清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不能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行为,是否应首先该符合法律的要求,其次才是考察道德正当性。

除了是否合法网络暴力事件,在涉及道德正当性的问题面前,网民们往往也缺乏区分道德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的差异:哪些行为既不符合公德,也不符合私德?哪些行为仅仅是不符合私德,却与公德无关?与此相关,网民们也往往不容易清晰地意识到私德领域的事,各人自己负责,他人无权置喙。只有当私德意义上的败德行为损害了公德利益或者损害了公共法律关系中的一方的时候,与行为人无直接利害关系者才有权去评价;而那些仅仅损害了私权法律关系中的人权时,外人是不必以公共姿态去关注的;如果在私人领域中表现关切,也得把握分寸,没有特殊原因,不能为了仗义就损害他人正当的法律权利。

这里稍稍需要留意的是,网络暴力在某些情况下,会处于并不需要承担法律后果的违法状态中。例如,在公共事件中,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人物,例如官员、涉事的公共人物,来自网络暴力对他们的轻微伤害,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担当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暴力本身是合法的,只是为了公共事件讨论的充分展开,而在现实中不得不牺牲公共人物们的部分权利,其牺牲的限度在于不影响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名誉。因此,这是法律理想与现实生活妥协的产物,其妥协的目的在于保护言论自由、维持人们公共关切的热情。

姜岩案尚未尘埃落定,对网络暴力本身的严肃思考也早该开始。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就可以看到网络暴力可能波及许多人的基本权利,影响公共事件的走向。能否将它关在理性的笼子里,去其戾气,存其义气,就全看社会各界对它的理性程度以及由此而来的网民们的自律程度了。

12

标签: #网络暴力 #网络行为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