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故事 | 薄葬
春秋时齐国名相晏婴曾经向齐景公进言:“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之后,墨家也常以“破产厚葬”来攻击儒家,可事实则并非如此。其实孔子非常重视丧祭之礼,他追求的是在这种礼仪中所产生的内在的自然亲情颜回的故事,而不是片面追求与重视丧祭之礼外在形式的周密与繁缛。孔子说:“丧致乎哀而止”“祭思敬,丧思哀。”在丧祭之礼中,孔子强调的是内在自然的悲痛与哀思之情。“哀”与“敬”二字代表着孔子在丧祭之礼上的基本观点。必须辨明的一点是,孔子反对“厚葬”。子游问夫子如何办理丧事,夫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称家之有亡”之“亡”通“无”,孔子主张应根据各家的经济实力办理丧事,切不可片面追求丧礼之隆盛,关键在于是否有一颗至真至切的心。颜回不幸早逝,父亲颜路痛心疾首,想要置办棺椁厚葬他。古代的棺材分两层,最里面的叫做“棺”,外面的一层叫做“椁”,棺椁齐备就是大葬了。但是颜家家境贫寒,家居陋巷,根本没有钱来买好的棺木,于是颜路去拜求孔子,问道:“可不可以将您的马车卖掉,来买副外棺呢?”孔子告诉他:“虽然我的儿子孔鲤和你的儿子颜回一个无才一个有才,但都是骨肉至亲。当初鲤儿死的时候,只有内棺,没有外棺,我也并没有卖掉马车步行,帮他置办外棺。
我曾经当过鲁国的大司寇,是鲁国的大夫,所以不能卖掉马车步行。”难道在孔子看来,官威比情意更重要吗?或者说,孔子真的是那么在乎一辆车吗?据《礼记·檀弓》中记载:“孔子之卫,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贡说骖而赙之。”孔子对一个朋友尚且不吝惜马,何以又在乎那辆车呢?况且又是自己最为欣赏和挚爱的学生?孔子听闻颜回死讯时恸哭:“噫!天丧予!天丧予!”七十一岁的老者仰天长啸:“老天爷!这是要了我的命啊......”当时有人提醒,孔子这样撕心裂肺的恸哭,也是违背“礼”。因为按照当时的规定,不同的人死了,哭法是不一样的颜回的故事,这一点在《礼记》之中有详细记载。只有父亲死了,才应该如此恸哭。但是孔子却不管那些,只是说了“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即我不为这样的人恸哭,还要为什么样的人恸哭呢?可见孔子和颜回的感情远远超过了一般的师徒,甚至远胜于父子之情。孔子没有卖掉车子,但是孔子的弟子们,最后还是悄悄厚葬颜回。孔子感慨万千,一再申明:“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其实即便孔子是颜回的父亲,也是绝不会主张给颜回置办那种棺椁齐备的厚葬,黄泉之下的颜回自己也是不会同意这种厚葬的。因为颜回生前便是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乐”,所谓“孔颜乐处”就是此意。师徒相知如此,夫复何求!
原载:《儒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