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两个多世纪前的一位老人,头发花白,身材修长,脸上全是被江湖的风吹出的细密如阡陌的皱纹。他饱读诗书,温文尔雅,即便是面对那些大字不识的愚笨村民,依然笑容有加,彬彬有礼。
一生中,大多时候,他的工作都是教书。尽管已经七十多岁了,但为了生计,他仍旧不辞辛劳地做私塾先生。他膝下有一大堆儿孙,儿孙们和他一样,面目安详朱慈焕,心地沉静。惟一的特别之处,就是老人给他的儿孙们都严格地按字辈取了一些生僻的名字。
这个老人既教别人的孩子,也教自家的孙辈,家有草堂数间,薄地几亩,闲暇时候,他会背着双手在田野上散步,顺口吟一些浅白的描绘乡村风景的诗句。那些牵着牛、挑着粪的村民见了他,都会停下手里的活计,亲切地和他打招呼,而他,一律文绉绉地拱手行礼,和村民们谈谈天气和桑麻的收成。
总之,如你所知,这简直就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和谐公民。可是,忽然有一天,一群如狼似虎的公人来了,公人们大呼小叫,手里挥舞着枷锁和水火无情棍。老人被捕了。此后,因老人被捕而被捕的,还有他的儿孙辈――其中,包括一个还在吃奶的婴儿。
震惊的村民们睁大了眼睛,他们实在想象不出这个善良的老人怎么会成为朝廷钦犯。天底下的事情并不是普通老百姓都能弄明白的,当他们一头雾水时,他们只能看见那些公人手中的武器在阳光下折射出夺目的寒光。他们只得胆怯地往柴门后隐去。大路上,传来老人一家的惨叫和哭泣。
不久,这个已经七十六岁的老人被审判他的官员认定,“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欲将他处以凌迟的极刑――这种俗称“千刀万剐”的酷刑,按法律,常用于处分那些十恶不赦的罪大恶极者。至于老人的满堂儿孙,包括那个吃奶的婴儿,都统统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这个可怜的婴儿,他来到世间只学会了两件事:哭泣和吃奶。可现在,他和他的爷爷一样,都被紫禁城里的皇帝认定是大逆不道的谋反者。对谋反者,当然要斩草除根。消息传来,村民一片哗然。那个和善的、眼睛有点近视的老爷子,怎么看,他也不会是一个谋反者啊。可是朱慈焕,他必须去死,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前朝的血液――这个老人,就是明朝末帝崇祯的儿子朱慈焕。
崇祯在紫禁城自杀的那个夜晚,其时,他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他首先挥剑砍杀两个女儿――小女儿当场死亡,大女儿本能地伸手去挡,被砍断了手臂。崇祯看着血泊中的女儿,再也下不了手,大女儿遂捡得一条性命。后来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她成了一个武功盖世的独臂老尼,扬州小流氓韦小宝对她的美女弟子垂涎三尺。
之后,崇祯令人把三个儿子送出宫门,让他们自行逃命。皇太子后来辗转来到南京,可偏安南方的弘光怕他威胁自己的帝位,坚决不承认他就是皇太子。等到弘光小朝廷土崩瓦解,皇太子和他的伯父弘光一起做了清军的俘虏,被清廷处死于京师。
皇三子不知下落,民间先后有许多次反清起义,都宣称他们的首领就是这个走失于江湖的神秘的朱三太子。皇五子,也就是朱慈焕,他的运气比两个哥哥好一些。他在逃难的路上被一个姓毛的明军将领带到河南,在乡下结庐而居,过着清贫的生活。
后来,由于清军追查甚紧,毛将军害怕了,一个人连夜逃走,十三岁的朱慈焕只好独自踽踽而行。这一次,他认识了一个姓王的前明给事中,王给事中得悉他的身份后,把他收养在家,并让朱慈焕改姓王。
王给事中去世后,朱慈焕出家为僧。大约是身上的那种无法掩饰的贵族气质,一个姓张的前明官员对小和尚朱慈焕大有好感,不仅助他还了俗,还把女儿许配给他。这样,他后来又改姓张。这个身负国恨家仇的王子,大概被血雨腥风的往事吓坏了,当然也可能是明白光复江山不过痴人说梦,他完全不准备像那个叫哈姆雷特的王子一样去复仇、复国。
他只想在新朝做一个顺民,用勤劳、恭谨和善良,在新朝的天底下隐姓埋名地度过一生,只要新朝的太阳在照耀别人的时候,顺便也照一下他就万事大吉了。就像北岛说的那样,“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于是,透过两百多年的历史雾霭,我们看到的这个叫朱慈焕的天潢贵胄,自从他逃出铁桶般的京城后,他就成了一个普通至极的旧时代的读书人。他娶妻生子,传道授业,待人接物,无不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就被人告发。他明白,他那无法改变的血统是一剂无解的毒药,一旦毒发,惟有死路一条。
两个世纪前的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不过四十岁,大难不死的朱慈焕竟然活到了七十多岁,这位在孝顺的儿孙们的簇拥下颐养天年的乡间读书人,随着年事渐高,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老子总算成功地度过了坎坷的一生。
因此,晚年时分,当他就着几颗炒黄豆喝一壶老黄酒时,酒醉微醺之际,很可能,他曾含糊而又自豪地向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起过自己的身世:从前啦,我们家在京师…….可能就是这些酒后的闲言碎语,成了这个看上去相当美满的家庭一下子被彻底摧毁的潘多拉之盒:由于某个知情人的告发,朝廷抓捕了朱慈焕。当时,朱慈焕正在山东一个退休官员家里当私塾先生。
当地方官员以谋反罪审判朱慈焕时,朱慈焕可怜巴巴地分辩说,当今政府对我家有三大恩典,我如何会谋反呢?所谓三大恩典,朱慈焕解释说,其一,诛灭流贼,为我家报仇;其二,保全明朝宗室,不加杀害;其三,当今圣上亲自为我家祖宗扫墓。
接着,朱慈焕再次辩解,我即便要造反,也应该在三藩作乱的时候动手,我现在已经七十六岁了,血气衰,须发白,怎么可能造反呢?再说,要造反必然会囤积粮草,招募兵丁,我几时做过这些事情?
然而,朱慈焕的辩解毫无用处。他不明白的是,所谓谋反不过是个借口,他的血统注定了他必须死。只有和前朝的血统有关系的人都被一一搞定后,紫禁城里的辫子皇帝才睡得着觉。负责审理此事的地方官感到兹事体大,就把情况呈报京师。
其时,帝国的最高领袖乃是后来被吹捧为大帝和圣主的康熙。这位大帝和圣主同意了地方官员们所认定的“朱某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的迹近莫须有的构陷。只不过,康熙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和宽厚,批示将凌迟改为斩首。至于朱慈焕的满堂儿孙,他们也得为自己的血统负责,因为这血统乃是一种不能被宽宥的原罪。
这个故事说明:
第一,在中国,血统是个神奇的魔法师,它既能让一个白痴坐上龙椅,也能让一个顺民沦为叛逆;
第二,现在电视上那些爱民如子的辫子皇帝,全是他妈编剧和导演的集体意淫。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