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是港台鬼片的一个繁盛的时期;当时的电影院每放十场电影估计就有一部应该是鬼片。二十年的时间,香港和台湾产出的鬼片估计怎么也有百余部,相当于一年五部的速度,市场可谓繁荣昌盛。
这些鬼片的生产者中,既有邵氏这样的巨头,也有嘉禾、新艺城这样的实力派公司。他们生产出的鬼片不光种类繁多,而且参与的明星演员也非常的多。
比如:张学友
周润发
张国荣
梁朝伟
周星驰
等大伙熟知的巨星。
比如:洪金宝——鬼打鬼、人吓人(图片)
{Ps:多说几句,洪金宝的妻子高丽虹也有参与鬼片拍摄,她出演了俾鬼捉和鬼抓脚,而且在东方秃鹰里饰演大姐一角,电影后期,她在断手的情况下击杀了狄威,连辛西娅·罗斯洛克、大岛由加利、西协美智子、杨紫琼、胡慧中都比不上她,不愧是香港第一彪悍的大姐头。
这一下好痛啊
狄威:我死不瞑目啊。
}
午马
林正英——僵尸先生系列(太著名了,不传图片,后面传视频)
陈友
许冠英
钟发
元彪
狄威
冯淬帆
邹兆龙
秦祥林
一贯演好人的秦祥林在里面演了个冷血杀手。
吴耀汉
徐少强
等这样的实力派老戏骨。
还比如:徐克
陈勋奇
倪匡
在里面演个蹩脚的茅山道士
等著名的导演、制作人和作家。
甚至连甄子丹
和成龙
这大概是成龙的半部鬼片吧
也参与过鬼片的拍摄。
但是,这样繁盛的景象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后,就开始以极快的速度走向了衰落。
在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里,除了《少林僵尸天极·地极》、《僵尸大时代》、《见鬼》、《双瞳》、《office有鬼》等鬼片外,只有《阴阳路》系列继续支撑。虽然这些鬼片的制作还算精良,但无论从数量上、种类上、质量上都要打个折扣,而且风格已经出现了变化。
在第二个十年里,评价较高除了《僵尸2013》、《李碧华鬼魅系列》外,基本上就没什么排得上号的鬼片了,元彪复出拍了《天师斗僵尸》,钱小豪复出拍了《新僵尸先生2》、《僵尸清道夫》,口碑、质量完全崩盘。
目前为止,港台鬼片基本上沦落成为了小众电影和网络电影,往日的风采完全不再。
港台鬼片衰亡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但缺乏居安思危的观念,缺乏创新的动力是重点。说得准确一点是在金钱的驱动下,盲目跟风现象十分严重。
以僵尸电影为例,当嘉禾的《僵尸先生》(1985年)取得空前的成功的时候,一大波跟风行动拍摄的电影快速地出笼了(林正英主演的僵尸鬼片电影不谈,因为质量上还是有保证的),比如,香港跟风拍摄的:
《僵尸翻生》(1986年):讲述师弟吴道人折腾僵尸给师兄钱道人添堵的行为。
《茅山学堂》(1986年):讲述上古僵尸重新复活,被茅山学堂堂主消灭的故事。
《僵尸再翻生》(1987年):讲述师兄吴道人折腾僵尸给师弟汪道人添堵的行为(结果顺便把自己害了)。
《尸家重地》(1990年):讲述一个孤岛村子村民不事生产却生活富裕,被警探盯上,最终引出了上古秦尸……
《僵尸医生》(1990年):讲述医生姜大聪到国外出差,结果被外国僵尸盯上的故事。
《捉鬼合家欢》(1990年):讲述诸葛亮第十八代孙子诸葛孔平消灭西双版纳铜甲尸的故事。
《极速僵尸》(2001年):讲述茅龙修炼《登神秘籍》走火入魔变成僵尸,盯上大徒弟许佑土的妻子“六阴女”飘红……
比如,台湾跟风拍摄的:
《灵幻童子》(1986年):讲述南北茅山大火并的十几年后,南派茅山传人与北派茅山大斗法的故事。
《僵尸少爷》(1986年):讲述青年阿贵与小僵尸之间的情感互动故事。
《僵尸小子之天外天小子》(1988年):讲述茅山老鬼为了抓小僵尸炼法,与一群保护小僵尸的小孩发生冲突的故事。
《幽幻道士》系列(1988年—1992年):讲述金道人、其孙女恬恬和四个小孩子与僵尸、鬼怪战斗的系列故事。
全部都与僵尸有关。
上面列举出来的僵尸鬼片尸家重地,虽然是跟风拍摄,但导演、制片和编剧实力不俗,演员的演技都还到位,因此评价和票房都还不错。但是,更多的跟风电影因为粗制滥造,结果基本上是赔本。
原因何在?
答曰:一切都是为了赚钱。
电影这个行业,基本上是什么赚钱拍什么,什么题材大火就跟什么,什么题材稳当就拍什么:古装剧、武打剧、言情剧、江湖剧、历史剧、宫斗剧、鲜肉剧、抗日神剧纷纷上市,即使已经基本消亡的鬼片时不时也会来个“回魂”:《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拍得不错》以及元彪和钱小豪复出排的鬼片。
不能怪导演因遁守旧、榨IP、赚情怀,开拓创新毕竟是有风险的,弄不好就会血本无归,还有可能落下骂名。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最初评价很低,现在是被评为“星爷电影巅峰之作”;像洪金宝导演的《一刀倾城》,投入大、实力演员加盟,当年还是血亏;还有林正英导演的《一眉道人》,精心制作、评价不俗,还是亏本。
当时的香港电影公司众多,同行竞争十分的激烈,与其冒着风险去拍不被人理解的电影,还不如踏踏实实地照着现成的模子复制一个,虽然评价可能不高,但至少不会亏本。这方面《阴阳路》系列做的不错:潜七部评价都高,但从第八部《棺材仔》开始,质量一直在稳步下滑,但凭着前七部打下的IP效应,后面的票房都还没有亏本。
这样就会出现两个现象:
一是故事情节、元素雷同。鬼片的种类繁多,但里面情节和元素上都是相通的。
情节一般是某人(女)被人害死,化为厉鬼复仇;或是某人为快速致富,养鬼(施展邪术),最后作法自毙;或是主角卷入了正邪之战,最后加入正义战胜邪恶等;或是主角追寻某个传说(怪谈),结果得到真相的同时自己也玩完儿了(或是打败了幕后黑手)。
元素就是:血腥、邪术、神秘、恐怖等——这些是刚需;色情、动作、斗法、探秘——等这些根据实际情况添加。
双方两两相互混合,一部鬼片就诞生了。
二是鬼怪、场景造型僵化。
鬼片,说到底,就是用鬼来吓唬人,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最终让观众身心都感到愉悦(这跟吃辣椒的原理是一样的,越辣越爱吃;鬼片也是越怕越爱看)。其中比较重要的元素就是鬼怪的塑造、场景的建设和故事的制作。这些都需要进行细致的雕琢,才能够取得观众的认可。
不过,既然是跟风拍摄,这些过得去就行了,毕竟经费有限嘛。
僵尸雷同:统一的清朝官服、双臂伸直、袋鼠跳,从《鬼打鬼》开始,一直到现在,僵尸的造型几乎没什么变化;而且在电视剧龙巡天下之无童镇里的僵尸还是清朝官服造型!
好奇葩的清朝僵尸!!
鬼怪雷同:正常时,就是没有血色的俊男美女,或是老头老太太,或是小孩子,或是中年人;现出原形时,能有好恶心、就有好恶心;或是直接仿造欧美电影造出一堆外星生物般的怪物。
场景雷同:废弃的建筑,死过人的住宅,闹鬼的学校,医院、火葬场等。
故事雷同:上面说过,不谈了。
这样的大量毫无创意的跟风作品,最大的害处是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同时也极大的透支了创作力。到了后期,林正英主演的《新僵尸先生》的质量都出现了严重的下滑,即使是他为了挽回颓势,制作了《僵尸道长》1.2部,但总的来说质量也不如他前期的作品。林正英主演的电影都如此,其他跟风电影更更不用说了。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制作模式的不同。有别于欧美尤其是好莱坞采用工厂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制作电影不同,港台电影的制作模式基本上是作坊模式。
大的电影公司如邵氏、嘉禾、寰亚、中国星、寰宇、美亚、银河映像、新艺城、东方、泽东等巨头,小的如威禾、宝禾、泰禾、正东、协和等私人电影公司。
这些电影公司当年在制作电影基本上是各干各的,他们之间不怎么合作。
这样的好处是风格不统一,如魔幻、仙侠、纪实、幽默、恐怖等,可谓是百花齐放。
害处也不少,一是质量不能够保障:既有开创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也有完全烂大街的赔钱货,还有当时被冷落、现在被奉为经典的作品。二就是上文说过的跟风严重,过度消费。
最后重要的原因是人才凋零。我们不得不相信,一个人或几个人真的能够开创一个风格(或时代)的电影。比如许氏兄弟的喜剧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吴宇森的枪战风格,王晶、周润发等人开创的赌神风格,邵氏的说教鬼片,还有就是洪金宝、黄鹰、林正英等人开创的灵幻功夫电影(即僵尸鬼片)。
林正英塑造的茅山道士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尽管钟发、陈龙、钱月笙、陈友、郑则仕等人也扮演过茅山道士,但是观众仍然认定茅山道士就是林正英——这已经不是我能够用卑微的语言所能够表达的。
所以先来两张镇楼:
再来做法视频:
林正英精彩之处有很多,这里上传的只是极小一部分,以此留念。
1997年11月8日,林正英因病离开了我们。
他的去世宣告了僵尸鬼片时代的落幕。
慢慢地,最初十分火爆的僵尸鬼片尸家重地,如同夕阳一般,慢慢地消失了,只剩下几点余晖落寞地挂在天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