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台湾同事的二大爷重病住院,只花了几百元台币。”
“我给你讲啊,台湾福利超好,看病基本不用花钱,看病只要50元台币挂号费就可以了。”......
台湾全民健保制度一直被台湾自诩为“世界典范”、“世界第一,没有之一。”,“台湾健保包山包海,什么都包”,“台湾健保是台湾人享受的高福利”等等。
二十多年来,大陆人经常被未经调查分析的新闻媒体、网络公知和社交活动中的台湾人所带来的台湾健保的各种消息所误导,消息的共同点都在传达一个信息:“台湾是个高福利社会,单单一个健保就可以秒杀大陆,秒杀全世界。”因此,总是看到台湾网友不断在网上秀着莫明其妙的优越感,也经常看到台湾网友威胁在大陆工作的爱国青年,要求他们叫他们放弃台湾福利,不要使用健保卡。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少媒体、学者和网络论坛上的网友都不断对台湾健保进行解读,与大陆的医保进行比较,得出了许多看法和结论。但本人觉得上述的一些探讨和论述不全面、不准确,不能真实准确地揭示台湾健保的真面貌。
台湾健保怎么样?我们一起去看看。
人均,我们先用台湾网友最喜欢的人均来比较
两个大社会,两种医疗制度进行比较,细节太多,人均是最有效办法,这样可以杜绝一些台湾网友用极端病例来挑刺。
《对照表》中“全社会总支出”含防疫、传染病防治等“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含“医疗管理机构办公费用”;实际上“个人自费支出”在“纯粹医疗保健支出”中占比更高。
比如,台湾2017年“医疗机构总费用”中个人的现金自费支出比例达到38%;如果加上缴纳的健保费,个人的自费支出比例达到55%
报表解读
数据采用人均,普通人和病人的现实感受有落差。
《对照表》中采集于医疗机构的数据显现,台湾“人均医疗总支出”大约是大陆的三倍,“个人自费支出”大约是大陆的六倍;主要原因:一是大陆约90%是公立医疗机构(台湾约90%是私立医疗机构),大陆公立医院非营利性质的溢出效应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台湾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大陆的五倍左右。文章后续还将说明。
《对照表》中采集于居民消费支出的“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台湾是大陆的7.4倍。主要原因:一是台湾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大陆的五倍左右;二是台湾医疗自费比例高、个人负担重,很多人另外购买了商业医疗补充保险。
数据会说话,台湾医疗“个人自费支出”占医疗机构总费用的52.1%,大陆占比28.7%;所以台湾健保不是“神话”,相对于大陆医保只能算是“笑话”。
题外话
《对照表》中台湾居民消费支出大约是大陆的四倍,原因是台湾的物价是大陆的三倍左右,还有很多消费是台湾独有而大陆居民无须承担。其实你如果去过台湾,或者看过有关台湾的自媒体视频,你就清楚地看到两岸老百姓真实生活水平呈现,眼睛是不会骗人的。这个问题以后另写文章解析。
两岸医疗保险制度大比拼
缴费比较
台湾健保为强制缴费,从出生缴到死亡。健保缴费类似大陆职工医保缴费;另外,台湾人的高额奖金收入、股息收入、银行利息收入、职务外(兼职)收入、执行业务所得(业务提成等)、租金等收入还得再扣缴2%。
2018年台湾健保人均缴费2309元人民币,个人缴费资金全部归入健保基金。
大陆职工医保2018年人均缴费735元,其中退休职工不缴费;个人缴费归个人所有并获得部分单位缴费资金返还,医保基金当年返还1672元到职工“个人医疗账户”。“个人医疗账户”当年支付医疗费用后人均剩余积累342元,历年人均累计积累2299元;职工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储蓄和家庭共济。同时,职工无需再缴费,医保基金还为职工办理了商业性大病医疗保险。
大陆城乡医保2018年人均缴费196元,政府人均补助497元。有些省市个人缴费归个人使用,可储蓄积累和家庭共济;有些省市可抵用不高于个人缴费金额两倍的医疗费用。同时,城乡居民无需再缴费,医保基金还为职工办理了商业性大病医疗保险。
医疗服务价格比
大陆科技先进,制造业发达,生产成本和服务价格低;绝大多数医疗设备和药品都能自产;一些需要进口的医疗设备和药品由于体量大能获得较大的价格优惠。
台湾正好与大陆相反,连生产药品的原料药大部分都来自大陆,折腾了一年连“新冠核酸检测试剂”都生产不出来。一次“核酸检测”全自费收费约1700元人民币,大约是大陆的二十倍;新冠病人治疗费用人均210万台币(约49万人民币),大约是大陆的三十倍。台湾的医疗水平之落后、医疗价格之高出乎你想像。
再来看看两岸常用的医疗项目比较,不含VIP层级。
其实在大陆工作的台湾职工对两岸的医疗价格和医疗制度优劣体会最深。网名“台妹PK”的台湾姑娘2020年刚刚加入几个月的大陆医保,惊奇地发现,她做了一个医疗费用1.7万元人民币的手术,扣去医保统筹、个人账户支付(共占65%)和公司帮忙购买的商业补充保险外,自付的费用只有2500元,而且这些还包括她个人包了一间病房的费用,如果住普通病房的话,那她的这次住院手术等于没花钱。
其实她如果医保缴费时间长一些,个人医疗账户就可以积累较多钱,就算没有公司的商业补充保险也同样不花钱。
而同样的手术台湾健保不能报销,手术费用更是高达六万元人民币。
为此,她在网络发布了题为“再一次亲身实证,大陆的医保比台湾健保好”的视频,在台湾引起了轩然大波,各种反响和攻击不绝于耳。
医疗报销细则和个人负担
台湾健保
台湾医疗机构大约90%为私营,分为诊所、地区医院、区域医院和医学中心;对应大陆的诊所、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民众具备健保身份就医使用健保规定的诊疗项目时,个人还须承担一定费用。
台湾健保于1995年开始施行,由于经济发展常年停滞,老年人口逐年暴增,健保总支出几乎是10年翻倍,而且年年入不敷出;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医疗个人自付比例和健保缴费来维持,同时不断压缩医疗机构的医疗收费。台湾这也造成医疗机构只靠健保给付的医疗项目无法经营,又不能脱离健保系统,只好开展各种自费项目自救,所以台湾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不断攀升。
查询台湾的相关新闻报道和健保资料,并查证了台北荣总医院、台湾最大的医疗机构长庚医疗体系平台的药品目录,台湾健保给付的药品目录为:西药1200种,中药三百多种(二次健保后清退很多),总计不超过1600种;医院的诊疗项目、耗材高达数几千种自费项目。同时查询福建省医疗服务价格目录、福建省协和医院医疗目录,大陆公立医院90%以上项目纳入医保;大陆医保目录的西药、中成药共收载药品2643种,其中西药1322种,中成药1321种,同时大陆医院的药品执行零加价政策。由此可见,台湾健保对医疗的保障范围很小,民众看病时需要自费的项目很多
。
台湾2018年《全民医疗保健支出统计》和《全民健康保险统计》报告显示,台湾百姓在医疗机构的医疗自费比例(不包含个人缴纳的健保费)高达38%。
大陆医保
大陆职工医保具备保险和储蓄的功能。2018当年,医保基金返还到职工医保个人账户5297亿元,人均1672元,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和自购药品,“当年资金”未用完资金可累积为“历年资金”,有计息、可继承,为个人所有;“个人账户”当年人均剩余积累342元,历年人均累计积累2299元。
职工医保
职工在门诊看病时先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医保个人账户“当年资金”用完后进入基金统筹报销,报销比例在70—98%,自费部分可用“历年资金”支付;按各省市标准执行。
职工在住院时,可用“历年资金”支付一定金额起付线,进入医保基金统筹报销,报销比例在70—98%;报销结算时,自费部分可用个人账户资金支付;当个人账户资金全部用完,不能报销的部分就要自己掏钱了。这是基本医疗保险规定。
职工基本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后个人负担超过一定金额(一般为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收入的50%)时,超过部分可通过大病医疗保险进行二次报销,报销比例50-70%;两种保险年度保障40-60万元,按各省市标准执行。
城乡医保
城乡医保报销政策类似职工医保。由于城乡医保缴费少,报销比例低于职工医保约十个百分点;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或个人账户资金少,整体报销比例低于职工医保二十个百分点。
不过,大陆城乡医保重点保障居民大病医疗。
比如农业人口比例较高的河南省,将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为1-1.5万元,个人负担超过部分再报销50-70%。
比如边远省份甘肃,参保居民基本医保段自付部分合规费用5000元以上就进入大病医疗保险二次报销。并且自2017年4月1日起,经现行的基本医保段、大病保险报销后个人自负合规医疗费用超过3万元以上的(不含3万)部分,大病保险再次给予按比例分段递增报销,同时取消原门诊慢特病大病保险年内最高报销5万元的限制,门诊、住院报销额度上不封顶。
大陆家庭成员一般由职工医保和城乡医保组成,职工医保成员可用个人账户累积医疗金进行家庭共济,减轻了不少医疗负担。薪资较高的城市家庭职工个人账户累积结余较多,基本不用额外支付医疗费用。
最后的叙述
写了很多,虽然很难找到切入点来评判两岸医疗制度的优劣,但经过查证、列举了许多数据和资料能,希望能让你对两岸医疗制度有个较为清晰的认知,也欢迎台湾网友批评指正。
最后提醒台湾网友,健保真的不是高福利。
按照台湾健保缴费规则:最大的缴费主力有雇主按个人、雇主、政府3:6:1比例,雇主和自营业者全额缴纳,低收入者优惠缴纳(人数较少权重很低),台湾人的高额资金、股息、利息、职务外(兼职)、执行业务所得、租金等收入还得再扣缴2%。台湾人掏钱缴纳了健保金,企业也为台湾人缴交了健保金,台湾人爆肝为企业打拼,企业部分也是应得的酬劳,而政府只是帮助台湾居民缴纳了不到10%的健保金。
我真的不明白,台湾人自己掏钱交了健保费,扶持了以私人医院为主的医疗产业,为政府解决了全社会的医疗保健问题;台湾人花自己的钱治自己的病,花自己的钱保自己的命。怎么算是享受了高福利呢?
同样提醒大陆网友,许多人从九十年代开始就听说了许多台湾的神话故事和传说,但那都是只是传说。随着台湾开放大陆旅游,随着资讯的发达和自媒体的发展,很多人发现,现实中的台湾和故事中的台湾完全不一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