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供”到底缺什么?

科技网编2024-02-19 18:041870

上海城保_上海保城气瓶检验有限公司_上海保城气瓶检验有限公司资质

近日来,牵挂着上海的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上海人在“求救”?这是不是真的?上海到底缺什么?谁能有效保供?

在我看来,废“专业武功”,是最要不得的!如今不用再多想什么“办法”,恢复“专业武功”,才是保供的唯一出路。而这个专业武功就是市场。

01 最缺的就是对“政策”的理解

正常人都会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求救不如自救,什么都缺,最缺乏的就是对“政策”的理解。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昨天是这样,今天又变成那样了?我不知道还要被关多少天?我不知道还要做哪些“配合”?总之,没有人知道明天会怎样。每天只能从社群获得各种各样真真假假的信息与段子。

防疫政策是国家定的,百姓不能妄议。但保供为什么也做得有这么多民怨?

最基本的两项“保供”是:物资供应和医疗服务,都让人不认识上海了,很多人感到失望、无助,甚至愤怒。寂静的天空,怨气正在转化为戾气,弥漫在社群媒体,是团购与段子支撑着他们。上面不可能没有看到舆情,但似乎没有办法立马改变这一切。我们理解,他们也有难处。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无解方案”:关闭专业通道,启用其他渠道,保供必然落空。

40年多年前,计划经济体制十分强大,物资分配到每家每户,分大户中户小户,但最终还是要通过“商店”来兑付。生产、采购、批发是计划的商品部门,犹如人体的动脉,监督管理是静脉,遍布全市各个角落的零售店铺与菜市场就是毛细血管,三体合一,才使整个城市的计划保供井然有序。但在这次疫情中,动脉严重受阻,毛细血管几乎停摆。

尽管政府也在发大礼包,但靠大礼包很难维持到今天。上海市民历来都很会过日子,在最艰难的年代,无论住房还是饮食,都能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极致,保持着生活最起码的格调。在封城以前,市民还以为8天以后就没事了,谁知道过了18天还毫无全城解封的消息。

实际上有些小区已经被封一个多月,虽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弹尽粮绝的地步,但由于预期不明确,舆论主渠道保持沉默,市民的危机感与日俱增,意识到:冰箱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万般无奈,市民利用移动互联网发起了“团购”,是团购补充了市民的冰箱、餐桌的营养,部分缓解了焦虑的心情。

可就在两天前,担任楼长的同事对我说,团购也要报居委会审批了,说什么非必需品不能团购。也许团购商品也存在带毒风险。这是真的,发政府礼包的志愿者提醒我,先消毒一下再拿进去。被他这么一说,我将菜在太阳底下暴晒了一个下午。粮食、蔬菜是必需品,水果、面包、黄油、牛奶就不是必需品吗?

在这个忧郁的、病毒随时都有可能入侵人体内的特殊时期,应该吃得更好、更有营养,才能有免疫力、抵抗力,才能抵御病毒的侵袭。

02 谁能有效保供?

是市场! 3月27日,新华社上海分社何欣荣问我:我们看了一下,两个比较严重的地方都和批发市场有关,浦东的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浦西的江桥蔬菜批发市场。您觉得这暴露了哪些问题?有什么建议可以做得更好。

当时,我就回复:问题不在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居民小区感染者更多,那就不要小区了?批发市场、菜市场发现疫情与其本身基本没啥关系,这个问题不能误判。如果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与菜市场都关闭了,网上与超市的保供压力就更大。

有业内人士对我说,上海22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关了19家,剩下的3家由于菜市场、超市等终端停摆,交易量也大受影响。实际上,城市越大就越需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尽管网络渠道与直销渠道的兴起等原因,食用农产品的批发市场通过率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但生鲜真正的大佬依然是批发市场。

03 “两保两通”是基础

“两保两通”是基础。两保是指:确保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连锁公司、电商企业的物流加工配送中心等商品供应端无疫情,能正常营运;确保菜市场、周边菜店、社区超市等零售服务终端无疫情。这两个确保,一个是确保动脉不堵,另一个是确保毛细血管触觉灵敏。

但实际上,上海在保供这个问题上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动脉堵了,而且还斩断了毛细血管。

3月27日,我曾在网上访问上海农产品批发行业的一线行家,他详细具体地陈述了面临的种种问题,概括起来就两个方面,一是外地物流进沪难(而且长三角最难),二是市内营运人手缺。交通管控、核酸检测、小区封控这三项措施,像点穴似的,把市场冻结了。

实际上,主动脉“清零”比小区“清零”更重要。所以,我当时就建议,除了“两保”,更要“两通”。一是要建立全国物流协同机制,确保省际物流畅通,二是要确保城市物流畅通。必要时,甚至应该在城市周边建立类似保税仓的“方舱物流基地”,实施“甩挂物流”作业(车头与车身分离作业)。

每当货物紧缺的时候,政府总是首先想到国有企业来保供。但是,现代特大型城市,光靠国有企业绝对担负不起全部的保供任务,国有是一支可靠的保供力量,但必须依靠全社会来保供,依靠市场来保供。让市场活起来,保供才能得民心。

04 不能管死专业主渠道

政府要制定切实有效的“规则”,并为这些保供企业服务。甚至公务员都可以做志愿者,为保供企业“端茶送饭”做后勤,政府更可以为这些保供企业提供物资、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的资源或征用便利,还可以为保供企业提供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当然,政府还要发挥“静脉”的作用,监督市场行为,对真正的“哄抬物价”的行为,要果断出击,就地正法。但绝对不能把因成本推动的涨价误判为“哄抬物价”。商品紧缺,成本上涨推动物价上涨,这是市场规律。如果贱卖,就会出现哄抢与黄牛,老百姓最终还是买不到商品,甚至可能会付出更高的代价。

上海商业老领导对我说:“现在是一天两顿,干湿对半;汤面粥饭,节俭轮转;青菜稀罕,酱油淘饭;发板鸡蛋,馋水泛滥;坚守防疫,何时算完?”

其实就是两个问题:外部物流与内部物流。核心思想:不能管死专业主渠道。大难当前,要放下架子、面子、位子,动起脑子,撸起袖子,迈开步子,开通路子,让市民安心,才能解决保供问题。

内外部物流畅通,店铺营运人力与物流骑手充足,市民就不会没菜吃、没饭吃。疫情中,电视台要全天候报道疫情,市领导要通过电视讲话或直播,让市民有预期。还可以鼓励市民写段子,评出段子高手,市长亲自颁奖,这是精神食粮。要分清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一个城市尤其是特大的城市,其领导团队有三个基本任务。第一,民生安全有序。第二,经济稳定发展,这也是确保民生安全有序的基础。第三,文化多元包容。其中,生活服务业与金融业是两大基本产业,一个服务民生,一个服务产业。把企业能做的事情都交给企业去做,把企业不能做、做不好的事情留给政府。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180年来的积累与沉淀,不会一夜全输光的。上海的未来会更美好,因为有勤劳、智慧、守则、会生活的上海市民,有与全球、全国息息相关的动脉、静脉与毛细血管的支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作者:周勇,36氪经授权发布。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