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钟了解:年号,庙号和谥号的区别!只要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了(2)
庙号和谥号都是在皇帝死后才给取的,所谓庙号,就是你在太庙里的称号,比如李世民的"太宗"就是庙号,他的谥号是"文武圣皇帝",怎么给一个皇帝起谥号呢?当然是看他对社稷的贡献,"谥"这个字本身就有追封、评价的意思。但是一个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大臣怎么能评价皇帝的不是呢?如果要评价,怎么能说他不好呢,怎么能不吹一下呢?即使他是一个王八蛋。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谥号从楚庄王的"庄",变成了李世民的"文武圣皇帝",再到清朝20多个字的谥号,恨不能把天下所有赞美的字眼都给用上。
当然,谥号也有上、中、下三等,比如周厉王,隋炀帝这样的亡国之君李世民谥号李世民谥号,谥号不是自己的大臣给起的,就不再是拍马屁,而成了贬义了。
总之,谥号这个东西,要么就是拍马屁,要么就是刻意贬低,总之很少有客观的,所以慢慢地谥号就专门成了拍马屁的了,不再能起到客观评价君王的作用,这时候,庙号承担起了这种作用。首先庙号非常简单,绝大多数只有两个字(除了太初祖),句式简单,要么是"X宗",要么是"X祖",这个X就是对皇帝评价,比如"宋孝宗"就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他的谥号有18个字,年号有三个,大家都记不住,只记得宋孝宗这个庙号。
在《雍正王朝》中,张廷玉在怒斥"八王议政"的时候,列举历代皇帝对八王议政的看法,他称呼康熙(年号)为"圣祖仁皇帝",而不称康熙皇帝,这个"圣祖"就是顺治的庙号,康熙确实挺"圣"的,"仁皇帝"是他谥号的简称,他的谥号原本是: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最后三个字是"仁皇帝",记住张廷玉的"圣祖仁皇帝"指的是康熙,我们大概就能搞懂年号、庙号和谥号的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