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聪明一生,却死得蹊跷。他留下遗言,不许后世子孙学帝王之术,可2个儿子却都死于非命,而且一个比一个让人惋惜。
01
军师刘伯温
刘伯温,是朱元璋打天下过程中的“诸葛亮”。
民间盛传的“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夸大,但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是个无法替代的军师。
初见朱元璋,50来岁的刘伯温就提出了两线作战、“先陈后张”的战略,帮着朱元璋解决了陈友谅的难题。
随后,刘伯温全力协助朱元璋建国,帮他避开祸患:
发现荧惑星有异动,赶紧让朱元璋下罪己诏,安百姓,避兵灾;
天气大旱,出现天灾,提议处理积攒的冤案,果然天降大雨;
朱元璋做噩梦要开杀戒,冒死阻止……
不久之后,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刘伯温依然是肱骨军师。
朱元璋选想选择家乡淮西壕州当都城,刘伯温又跳出来反对:坚决不可。
《明实录类纂·人物传记》: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虽已置中都,不宜居,扩廓咕木儿虽可取,然未可轻,愿圣明留意。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制定了《大统历》、草创了《大明律》、奏立军卫法,又重开科举制。
只可惜,随着朱元璋对皇权的习惯,他开始对刘伯温要求苛刻。比如,只要老天不下雨,他就找刘伯温想办法
照办之后,如果老天下雨慢一点,朱元璋就开始怀疑刘伯温不尽心。
到后来,朱元璋已经不太相信刘伯温了,不顾刘伯温的劝阻非要立胡惟庸为宰相。
而后来的胡惟庸,几乎要成为刘家的灭顶之灾。
02
刘伯温之死
公元1375年,60多岁的刘伯温得了风寒,怎么也不见好。朱元璋让胡惟庸带着御医去看病,结果刘伯温吃完御医开的药,肚子又闹起了毛病,像被石头挤着一样,非常难受。
刘伯温知道,这其中一定有猫腻,于是就拖着病体要见朱元璋。刘伯温明里暗里,把所有的怀疑和揣测都和朱元璋说了,可朱元璋却什么都没说,只让他好好养病。
刘伯温很清楚,这是朱元璋希望他闭嘴了。
回家后,刘伯温拒绝吃药,从京师搬到了老家。
没过几天,刘伯温奄奄一息地对儿子交代后事:我死后,你们把这本《天文书》交给朱元璋,以后刘家子孙不准再学帝王之术。
《明史》:抵家,疾笃,以《天文书》授子琏曰:“亟上之,毋令后人习也。”
农历四月十六,65岁的刘伯温死在了家中。
其实,从刘伯温的遗言来看,他应该是不希望后世子孙再涉足朝政了。
以才智、天文著称的刘家,把看家本领《天文书》交给皇帝,也就代表着他们把底牌上交,好让刘家从皇权中脱离出来,自此过闲散日子。
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刘伯温的想法和遗言,非常具有智慧和远见。
只是,他忘记了他是刘伯温,朱元璋曾经最信任的军师,就因为这一点,他的儿子们就绝对无法逃离皇权。
03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
刘伯温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刘琏和次子刘璟。他们都是继室陈氏所生。
刘伯温去世时,刘琏28岁,刘璟26岁。两人很有才情,都还没有正式进入明朝官场。如果他们能够如刘伯温所说,离开官场,大概也能成为时代的优秀文人。
可他们的结局,一个比一个令人惋惜。
1377年,刘琏考取功名,被任命为考功监丞、监察御史。第二年,朱元璋又让他当了江西布政司右参政。
刘琏为人耿直,又是真正有才之人,朱元璋本想让他先在地方历练一段时间,而后再到中央来担当大任。但刘琏还没来得及好好施展抱负,就遇上了胡惟庸党人的胁迫。
宰相的胡惟庸,在官场上拉拢官员,排除异己,结成党派。且不说刘琏是个洁身自好的人,就算他要站队,也绝对不可能和害死自己父亲的胡惟庸一派。
刘琏反抗的结果,是死亡。1379年,他被胡惟庸党人逼破,跳井而死,年仅32岁。
《明史》:洪武十年授考功监丞,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参政。太祖常欲大用之,为惟庸党所胁,堕井死。
这一年,才刚刚是刘琏当官的第三年。
相比之下,次子刘璟的遭遇就更惨一些了。
刘璟自幼好学,熟读兵法,在行军打仗的谋略上很有见地。
1381年,唐胜宗征讨温处叶丁香、吴达三,朱元璋让刘璟参与谋略。唐胜宗大胜归朝时,对刘璟的才能大加赞赏。
朱元璋非常高兴,这时候的他太需要开国功臣之外的军师良将了。于是,刘璟每年都会被朱元璋召见。
直到1390年,刘璟把世袭的爵位让给了哥哥刘琏的儿子刘廌,朱元璋才给了刘璟閤门使的职位,并赏赐他“除奸敌佞”的铁简。
很明显,朱元璋不仅想重用刘,还希望刘璟能够帮他铲除朝中毒瘤。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朱元璋大搞特搞了一场蓝玉案,将朝廷的开国武将杀了大半,为孙子朱允炆继位扫清障碍。
在这个过程中,刚直的刘璟非但没有得到牵连,反而职位还更进一步了。
这一番操作下来,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是实打实地想要让刘璟成为朱允炆的肱骨大臣。
然而,朱允炆自己却没有好好珍惜这元大将。
朱允炆继位的第二年,朱棣打着靖难的名号起兵。刘璟赶紧献上他的十六计策,结果朱允炆没有仔细看,就直接拒绝采纳,只让刘璟参与李景隆的军事北伐。
李景隆在行军打仗方面根本不行,没有几场拿得出手的战役。只因为他曾经帮着朱允炆削藩,将周王朱橚全家押送回京,又是朱允炆的心腹,朱允炆一直对他另眼相看。
这一次,让刘璟参与李景隆与朱棣的对战,也是希望刘璟当副手,辅助李景隆。可这李景隆,自己没能力还心比天高,根本不听刘璟的计谋,导致了战争大败。
《明史》:景隆败,璟夜渡卢沟河,冰裂马陷,冒雪行三十里。子貊自大同赴难,遇之良乡,与俱归。上《闻见录》,不省,遂归里。
刘璟对李景隆失望,拖着病躯将自己所写的《闻见录》献给朱允炆,希望他能够改变战略。
可朱允炆,再一次拒绝了他。
这一次,刘璟失望透顶,弃官回乡。
可笑的是,后来的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进城,亲自摧毁了朱允炆的统治。
朱棣登基后,立马召刘璟入朝。
他和朱允炆不同,朱棣是个真正惜才之人,他清楚刘璟的才能,更想要重用他。可刘璟也有自己的气节,坚决不事二主。
在刘璟看来,朱棣就是个篡位反贼。因此,不管朱棣怎么软硬兼施,刘璟都不为所动,甚至还直言:
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取自《明史》)
朱棣气极了,把刘璟扔到了监狱,想让他再冷静冷静。没想到,刘璟被关押的当晚,就在监狱中用自己的发辫自缢了。
终究,老朱家谁也没用上刘璟的才能。
为何刘伯温的儿子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都是有才之人,但都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
是因为老朱家的皇帝太昏庸么?
在一堆皇帝中,明朝的前三个皇帝还算可以,朱元璋和朱棣更是公认的有能帝王。
是时代不对么?
也未必,抛开刘家不提,当时也有许多草莽出身的人,得到了重用。
如果一定要寻几个理由,我认为刘琏和刘璟的死,是那个时代的偶然,却是他们性格中的必然。
其一,他们的运气实在不太好。
刘琏是在1379被胡惟庸党派逼死的,可1380年,朱元璋就开始清算胡惟庸党派了。并且,在清算的第一年,胡惟庸就被诛了九族。
前前后后只差一年。
朱元璋对刘琏是信任的,也希望他能够在日后发挥大用。或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出于保护才在那个敏感的时间点将刘琏调到江西。
但是,谁也没想到,人在江西的刘琏,还是在胡惟庸倒台的前一年,被迫害了。
刘璟,是朱元璋留给下一任皇帝的能臣。
但他的运气也不太好,遇上了个拎不清的朱允炆,更摊上了个花言巧语、两面三刀、不干正事的李景隆。
如果,刘璟能被朱允炆重用,或者从一开始就遇上的是朱棣,结局应该会大不一样吧。
其二,两人都是有节气和傲气的人,容不得半点沙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刘琏和刘璟,都算得上是自己逼死了自己。
刘琏有自己的坚持,不愿意和胡惟庸党派为伍,甚至连虚与委蛇一下都根本不愿意。他的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如果不符合他心中追求的气节,唯有以死明志。
而刘璟,则更是如此。
朱允炆接二连三地拒绝和忽视,让刘璟对朝局感到失望,只能无奈归隐。
可是,即便是归隐的刘璟,他也不愿意向朱棣低头,哪怕他心里清楚,朱棣更有能力,朱棣能够重用他。
从接到朱棣的诏书开始,刘璟就已经做好了身死的打算。
这兄弟二人都是决绝的人,但凡他们多给自己留点转圜的余地,或许都不会是这样的结局。可如果那样,刘琏就不再是刘琏,刘璟也不再是刘璟。
知子莫若父,刘伯温就是清楚两个儿子的性情,才会在临死前拼命嘱托。
只是更多时候,长辈们再多的嘱咐,都无法改变命运的齿轮。
可能人这一辈子,该踩的坑,该走的路,总是要去走的,只是希望走了以后,能够平和说一声:问心无愧。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