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学堂学堂公众号手机端

现浇混凝土调平层设置混凝土调平层施工企业调研时问题

nianxian8个月前 (01-21)阅读数 115#文化

一、规范及相关文件要求

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2011)

宜设置不小于6cm厚度的混凝土整平层。调平层内应设置钢筋网,未提及是否设置剪力连接筋与主体结构连接。

经翻阅相关市政桥梁设计说明及图纸,市政桥梁习惯性设置10cm调平层,一般不设置剪力连接筋。未调研后期运营病害情况。

现浇梁_现浇梁施工视频_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现浇梁_现浇梁施工视频_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

城市规范条文及其条文说明

2、《桥面铺装整平层复合强化技术规程》(DB51/T 1993-2015)

默认设置。该地标对调平层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材料、设计施工等做出了详细的要求,并明确了界面连接构造。

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_现浇梁施工视频_现浇梁

地标界面连接构造

3、《关于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设计质量的若干意见》浙交2009年100号文

根据省内经验建议原则上不设置调平层,但应加强施工控制。早期高速设置了6cm左右调平层未设置剪力连接筋,但由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调平层厚度离散性较大,后期运营5年左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铺装破坏,混凝土调平层多处压碎。

二、调研情况

为了解各省市现浇箱梁、钢-混组合梁混凝土调平层的设置情况,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包括江苏、广东、山东、重庆在内的11个省市的设计院,以及3个全国性的设计、施工企业,共计14家单位进行了调研。

调研时问题为:

在现浇梁、组合梁的桥面施工的时候:

1.是否增设混凝土调平层?还是采用沥青砂找平?或者其他找平方式?

2.如果增设混凝土调平层,厚度是多少?是否设置钢筋网片?是否设置顶板的连接钢筋(类似小箱梁和T梁的胡子筋)

3.如果不设置混凝土调平层,沥青砂/或其他方式的厚度一般考虑多少?实际施工效果如何?

根据对14家单位(13家设计企业,1家施工企业)的调研,主要结论如下:(以下言论仅根据调研阐述)

现浇梁施工视频_现浇梁施工工艺流程图_现浇梁

(1)对于现浇混凝土梁,设计中设置混凝土调平层的有4家,不设置的有4家,部分设置的有5家。

其中山东当悬浇混凝土梁跨径较大、桥宽较宽时(双四及以上的整体式断面)设置混凝土调平层。

广东当采用悬浇时设置混凝土调平层。

当设置混凝土调平层时,9家单位(含设置和部分设置的单位)均设置钢筋网,其中4家设置抗剪钢筋,但普遍反映抗剪钢筋施工非常不方便。其中安徽曾经设置,当前取消了抗剪钢筋;

四川省院仍设置抗剪钢筋,为避免调平层钢筋网施工的繁琐,研究使用了钢纤维混凝土作为调平层。

(2)对于钢-混组合梁,当采用现浇桥面板时,设置混凝土调平层的有2家,不设置的有11家;

当采用预制桥面板时,与现浇相同,设置混凝土调平层的有2家,不设置的有11家。

组合梁由于对结构重量较为敏感,因此从提升预制或现浇质量,加强施工管控角度,各省倾向于不设置混凝土调平层。

根据调研,实际施工时,通过精细控制和采用一定厚度(一般在3厘米以内)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砂调平,可以满足平整度的要求。

对于3家全国性的设计、施工企业,其在现浇梁、钢-混组合梁设计中一般不设置混凝土调平层。

三、总结

根据调研中,主要的结论如下:

1.控制好平整度的关键在于加强施工控制和管理,切实的提升施工质量。

重庆、山东、福建等专门提到,当施工水平较高的单位,不会提及增设混凝土调平层的事宜,对于一些施工管理和控制较差的单位,即使增设调平层,其施工控制水平也难言理想。

大型施工企业表示,其在全国承接的项目,一般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和控制可以保证平整度,必要时通过沥青砂或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进行调平,厚度一般在3厘米以内。

2.现浇桥面出现的不平整一般为局部的坑洼或者凸起,基本上通过3厘米左右沥青砼调平可以满足,必要时可先进行精铣刨。

在部分项目中,采用了下层SMA10,上层SMA13的双层SMA沥青铺装结构,由于SMA10粒径较小,且SMA架构强度高、防水性好,因此可以起到调平和防水的作用。与运营14年相关管养单位回访,此铺装结构运营良好。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铺装厚度为10cm,计算按13cm考虑,其中3公分的下面层考虑作为实际施工调平的富余。

3.对于挂篮悬臂现浇箱梁,结构的平整度较难保证,特别是在当前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因此可增设混凝土调平层,但混凝土调平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cm,且应结合施工需求,采用合理、可靠的连接方式,保证混凝土调平层与主体结构的整体性。

否则易出现“三明治”现象,对沥青铺装耐久性影响极大。但由此带来了结构重量增加较多(按厚度10厘米考虑,相当于每个车道的车道均布荷载翻一番)、抗剪筋施工困难,抗剪钢筋在施工过程中易压弯,且恢复率及恢复后的钢筋损伤难以摸清。

欢迎各位同仁留言讨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xx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