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生字生词,了解阿炳的悲惨身世,学习本文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人物命运的写法。
2、解说词中将记叙、议论、抒情和说明融为一体,增强真实感的特点。
3、梳理文章结构,了解阿炳的经历和他的《二泉映月》;了解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将解说词与同期声结合起来叙事写人。
4、感受我国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对祖国民间艺术的热爱。
点击下载课件
ppt图片:
文档内容阿炳
电视专题片文字稿
脍炙人口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爱听,但是你了解它的作作曲者阿炳吗?你知道《二泉映月》这首优美动听的乐曲在向你诉说着什么吗?今天我一起了解一下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
生平简介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一和山房”。父亲华清和(号雪梅)为无锡洞虚宫雷尊殿当家道士,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华雪梅去世,阿炳成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与堂兄华伯阳轮流主管雷尊殿的香火收入。后由于经营不善,阿炳又染上恶习,生活逐渐潦倒,在他34那年,双目相继失明,因生活所迫,流浪街头,卖艺为生。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彩娣结为夫妇。 1950年夏,中央音乐学院杨荫浏、曹安和教授专程来无锡为阿炳演奏录音,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12月4日阿炳与世长辞,葬于无锡西郊山脚下“一和山房”墓地,1951年3月27日其妻董彩娣病故。 阿炳在音乐上的成就,远远超越了家传师承的藩篱,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泉映月》是阿炳的代表作,这首乐曲就像他悲惨一生和真实写照,作品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乐曲有时像对美好景色的回忆,有时又像对黑暗社会的控诉,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旧社会饱尝辛酸的感受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第一次听到这首乐曲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道:“这样的音乐应该跪下来听!”
简介《二泉映月》
电视专题片文字稿
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可视为报告文学,它在报道上首先是声画结合,其次是解说和人物同期声结合起来写人叙事,另外,电视专题片在报道深度上有别于一般新闻报道,它以事实报道为基础,通过对事件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事实因果的探究、相关问题的评述,提示和升华主题。
字词识记
券( ) 糯( )
骥( ) 钵( )
稀罕:
巅峰:
耗尽:
截然不同:
高山仰止:
千古绝唱:
qùan
nuò
jì
bō
稀奇
顶峰
用尽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原意是品德像大山一样崇高的人,说就会有人景仰他。文中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千百年来音乐造诣最高的作品。
1、阿炳是一个什么人?根据课文内容,为阿炳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传。
2、阿炳被抢录下来的作品有几首,最著名是什么?
3、1950年对于阿炳是怎样的一年?
阿炳小传:
阿炳,原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著名的民间艺术家,世界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他出身在道门,从小在道观中长大,学习道教音乐,精通音律。旧社会长期沦落街头以卖艺为生,新中国挽救了他的艺术生命。因为双目失明,人称瞎子阿炳。
阿炳被抢录下来的作品六首:
《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后《二泉映月》、《大浪淘沙》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1950年对于阿炳是怎样的一年?
1950年,对于阿炳来说,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音乐教授来到刚刚解放的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正是这次录音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并使《二泉映月》得以名垂音乐史册。
录音的缘由
录音的经过
录音的结果
交代阿炳的身世
阿炳的艺术才华
倒叙 插叙
著名人士回忆录音的情景
《二泉映月》命名的经过
抢录《二泉映月的意义》
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
叛逆,有正义感,正直高尚,有骨气。
1、这六首被抢录下来的乐曲成了阿炳的绝唱!……我们也许就听不到这一段千古绝唱”
文中这两个绝唱的意思一样吗?如果不同,请分别解释:
不一样,第一个是指阿炳死前最后的演奏。
第二个是造诣最高的意思。
2、P147课后练习三: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感情,你认为阿炳最庆幸的是什么?
这段话表面是课文所写的几个部分内容的概括,是作者为这些人不经意中做的这些事叫好、庆幸。
但透过字里行间及文中的背景材料,我们也感觉到作者对新中国的讴歌,对党的文艺政策的歌颂,没有新中国,又哪来阿炳艺术生命的新生?阿炳最值得庆幸的是他在世的最后两年无锡解放了,是新中国改变了阿炳的命运,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
你还知道哪些中外名曲,请写出几首
中国名曲《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
《梁祝》《十面埋伏》等
外国名曲《命运交响曲》《蓝色多瑙河》
《悲怆交响曲》等。
本文通过介绍在195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两位教授到无锡为民间艺术家阿炳录音的经过,歌颂了新中国改变了民间艺人阿炳的命运,并使二泉映月成为名垂中外音乐史册的经典曲目。
1、本文叙事上的最大特点是:由多个人、多角度的叙事。增强所述人物、事件的真实性;众多的人物的同期声采访既增添了历史感,也增添了现场效果;同时增加了电视画面的可看性。解说词中又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怀和说明。
2、发挥电视媒体声画结合的特点,将解说词(宋体字)与人物同期声(楷体字)结合起来叙事写人:同期声有多个人,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介绍阿炳;解说词则将记叙、议论、抒怀和说明融为一体。
3、以事实报道为基础,通过事件相关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事实因果的探究、相关问题的评述,提示和升华事件的本质。
多角度、多层面展示阿炳人生:
从内容上看,既介绍了阿炳的人生经历,也叙述了《二泉映月》成为世界名曲的经过;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又“面”上写阿炳饱经沧桑的一生。在“点”上写为阿炳录音经过时,既详写了《二泉映月》的录音经过,也略写了其他五首的录制,并补充说明二泉映月成为绝唱的原因;在“面”上写阿炳一生时,既写了他的艺术生涯,也写了他的铮铮傲骨,还同时叙写了他的出身及爱情生活等。
从结构和写作手法上看,电视片既有大量的解说旁白词,也有6人之多的出镜与同期声播出,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既有顺叙,也有倒叙,插叙;既有叙述、说明,也有议论、抒情。
Tags:阿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