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牛奶标准为何全世界最差
没错,中国的生乳质量,可以说是全世界最低的了。
这本不算一个“新”闻,但当“乳业大炮”王丁棉在某会议上喊出“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标准,是世界乳业之耻!”的时候,人们还是被震住了。
导致王大炮再度发射的,仍然是卫生部去年敲定的“乳业新国标”。
在新的国家标准中牛奶标准,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每100克不低于2.95%降到了2.8%,细菌含量(菌落总数)从2003年的不超过50万提高到200万。
这一质量标准被媒体称为“历史新低”,“一夜倒退25年”。
为什么,中国人制定了全世界最差的牛奶标准?
◎牛奶标准落后的现实因素
中国乳业国标远落后于国际水平
一直以来,对于生乳(又称鲜乳),中国奶业从不乏标准,引用最频的当是1986年农业部颁发的收购标准,以及2003年卫生部的鲜乳卫生标准。
三鹿事件后,奶业标准混乱之弊屡被提及。2009年初,卫生部受托领衔清理原有乳业标准,再造新国标。
此前国务院曾明确要求“把提高原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降低菌落总数”。前有国家指导思想,后有三鹿事件血泪教训,大家都认为,新国标必将更趋严格。
然而,2010年4月,等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国标正式颁布时,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若单纯从数值上看,新国标甚至连25年前都不如了,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的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的每毫升50万下调至200万,均为历史新低。在丹麦,在新西兰,在几乎所有的乳业大国,生乳蛋白质含量标准都至少在3.0以上,而菌落总数,美国、欧盟是10万,丹麦是3万,更是严至中国的数十分之一。
年近八旬的原国家乳制品订标组副组长曾寿瀛质问:“世界上哪一个国家的标准放低至此?二十多年来一直沿用的历史经验,为什么骤然被推翻?”
现实因素:中国生乳质量的确太差
但“七十多位不同领域的专家,11个部委机构的联合”不可能完全是摆设,“全球最低标准”的背后,是尴尬的现实——中国的生乳质量的确太差了。
的确,1986年国标中的蛋白质含量是2.95%,但这个2.95%却并非强制标准,从没有被严格遵守过,所谓的“一夜倒退25年”并不严谨。比如辽宁奶协秘书长就说,他们发现40%的奶户原奶质量不能稳定在2.95%之上。农业部官员亦表示,“没有哪个企业敢说它没有收过2.95%以下的牛奶。”
从1986年的旧生乳国标颁布至今,中国奶牛的养殖水平仍在低水平徘徊,生乳质量也没有顺时改善,反而频露混乱之相。这就是必须正视的无情现实。
甚至有专家认为,三聚氰胺事件之所以爆发,正是因为过去的生乳标准强调蛋白含量的要求太高了,部分散户奶农达不到要求,才不惜铤而走险。
◎生乳质量为何会这么差?
个体散养模式 降低了牛奶质量
中国奶牛的小规模养殖比例较高(超过70%),因养殖水平低、奶牛生存环境较差导致菌落控制不易;同时,粗饲料结构单一、奶农不舍得花钱购买优质饲料,导致即使良种奶牛,蛋白含量也偏低。
根据国内外养殖经验,奶牛养殖是一个标准的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发达国家的平均饲养规模至少要在50头以上,而我国饲养5头以下的比例为32.4%。
纵观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奶业的飞速发展,可以看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国家拥有的奶牛总数不如中国多,但产奶总量和质量却远远高于中国,正是因为中国新增的奶牛大多处于个体散养状态。而中国奶业的发展,也是基于数量上的粗放式增长,在单体增长上几乎无所作为。
这样的养殖模式,是“政策之果”
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近十多年来,各地政府一直把“稳定国营和集体奶牛场、大力发展个体养殖户”作为当地原料奶生产的指导方针。并动用国营和集体的力量,扶持群众养奶牛,还采取低息货款、划分饲料地,以奶换料等政策,鼓励奶牛专业户,抓家庭奶牛场,出现了一批奶牛专业村。
任何会危及个体养殖的事件,都会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比如黑龙江曾出现过饲料涨价幅渡过高,养牛效益下降的问题,并挫伤了养牛农户的积极性。为此,黑龙江省政府下发了关于解决当前奶牛生产滑坡问题的紧急通知,调整了饲料和鲜奶的价格,扭转了奶牛生产滑坡的局面。
而本次农业部门弃2.95%取2.8%的用意之一,正是怕强制性新国标定高了,要么会增加散户奶农造假的几率,要么“万一出现企业拒收,奶农倒奶,则事关三农稳定的大局了”。
中国为何不向国外学习
中国不是没有搞过大规模奶牛养殖,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政府一直都限制私人养牛,也不允许私人投资奶牛业,奶牛生产者只限于国营或集体奶牛场。
根据多年数据对比显示,国有大型奶牛场的平均产奶量远高于个体散养户。
但这样的国有大型养殖却有个致命问题:公有产权导致劳动激励低、劳动积极性不高,缺乏节约成本的内在动力。随之带来的是国有奶牛场的成本过高。
如果说个体养殖是“低投入低产出”,那么国有奶牛场就是“高成本高产出”。两者都不会带来高收益,而国有奶牛场还会带来国家资金投入等一系列问题。
此外,一些民间资本打造的“奶业基地”正在蹒跚中起步,却屡遭不正当竞争的侵害。
◎牛奶标准落后的人为因素
我国乳品行业存在两大派系
我国乳业行业目前存在两个协会, 一个是中国奶业协会, 一个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奶协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农业部,乳制品协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发改委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奶协和乳协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各自为政、针锋相对。
奶协代表着部分南方奶企的利益,倡导鲜奶。
乳协代表着部分北方奶企的利益,倡导常温奶。
所谓鲜奶,即“巴氏杀菌奶”,通过低温消毒后,营养流失少,原汁原味,在国际上通行。
所谓常温奶,即“超高温灭菌奶”,营养流失较多,但可长期保存,易于长途运输。
国家标准,正是“派系斗争”之后的产物
新国标的制定从始至终,一直被指责受企业干扰。最具代表性的细节是,新国标起初吸纳了某些大企业参与,这本是国标制定的惯例,但后来引发指责,最终的折中结果是,新国标有史以来第一次没了起草人和起草单位的栏目。
新国标专家起草组组长王竹天也承认,新国标是“各方利益协调后的产物”。
在2009年5月的一次专家研讨会上,某乳业公司质量总监制定的《酸奶安全标准》遭到对方阵营的炮轰,对方认为应杜绝该公司掌握而自己并不掌握的新技术。这引发很多与会者的反感,而该公司质量总监也被气得“浑身发抖”。
而在6月份的专家组会议上,关于蛋白含量的争议,“会场就像是钟摆,左边喊2.8,右边喊2.95,甚至还有喊2.7的,莫衷一是。”
到了8月份,双方似乎在博弈后取得了共识:常温派系认可了巴氏奶标鲜的地位,易于其市场识别;而在蛋白质标准上,则适当倾向于常温派系阵营的诉求(2.95%)。“再也听不到2.8%的呼声了”。
但局势在此之后再次急转直下,代表养牛业利益的中国奶协接管了剩下的程序——先是两个月后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中,蛋白质含量标准被折中为2.95%,附加每年5-9月为2.8%,至正式发布稿,则只余2.8%了。
一年后,卫生部声明,“据调查,标准颁布以后,绝大多数奶农赞同现行生乳国家标准。”
乳品企业混乱竞争,导致牛奶质量止步不前
2004年,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年会的现场,一位山东乳品公司老总上台演讲。语气激动地指责“两家上市公司”到该企业的奶源基地抢奶,“投资几个亿的基地还不如几毛钱的利润。”
在原本应该注重奶源地建设的时候,乳品企业依然醉心于通过低价战及不正当竞争抢占市场。
4年之后的那个夏天,由于“考虑到市场的巨大需求,各家企业对奶源争夺都很激烈”,三鹿领导班子决定牛奶标准,对已被封存的奶粉,三聚氰胺含量在10毫克以下的予以放行。之后,由于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一标准又被放大到了15毫克……
中国乳业目前所做的大部分工作都是补课——为奶源建设上的工作缺失做出弥补。
◎普通消费者如何应对
乳品新国标对日常生活影响有限
虽然国标中,生乳蛋白质标准下降了,不过对于最终产品影响不大。
生乳是指无任何成分改变的常乳,当奶制品经过加工成奶粉后(其实我们日常喝的部分常温奶和巴氏奶都是用奶粉冲的),水分挥发掉,蛋白质含量远高于生乳。
此外,与原来的标准相比,每100克里蛋白质含量只减少了0.15克,这对人体营养补充影响不大。因为人体每天所需的蛋白质主要来源并不是奶,而是谷物、肉类、豆类和蛋。
至于“细菌含量增加”,除了口感上的损失外,对于没过期的巴氏奶(中国式高温消毒)和大部分常温奶(完全杀菌),其实影响并不大。
更何况,就算之前的2.95%,也是个幌子,一直也没有执行到位,现在把这个羊头扔了,狗肉就不能吃了?
实际上,最可悲的是,中国消费者花着“鲜奶”的钱,担着“三聚奶”的心,喝着“奶粉”冲泡而成的乳制品。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局面并不会很快得到改观。
◎结语
两年多前,中国乳业经历了“三聚氰胺”危机,谁曾想到,在奶品问题被暴露得越来越多的时候,乳业标准不升反降了。这不是纵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