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经历195年,八世十四帝。一般情况下,末世王朝才可能出线皇帝“疲软”的状态,可是东汉除了头三位皇帝,基本都是软踏踏地生活了一辈子。这个结果导致东汉王朝,成了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正朔王朝,其后只有五十年历史的三国,反而被后人津津乐道。
谥号是皇帝驾崩后,由大臣们根据皇帝的表现,对其一生作出的评价,分为表扬型(美谥)、批评型(恶谥)和中性(平谥)。
庙号是皇帝驾崩后,被供奉于祭庙,接受祭祀时的称呼。庙号称呼相对固定,一般第一代称祖,以后各代称宗。
加谥号虽然存在被“恶谥”的风险(比如汉灵帝的“灵”),但是至少标志着帝位是被承认的,如果一位皇帝连恶谥都拿不到,说明不被承认。
庙号更尊贵,一般只对有突出贡献的皇帝,才加庙号。有没有庙号地位差距显著,有庙号的单独建庙祭祀,无庙号的只能在别人的祭庙里放一块灵位。打个比方,将来他们接受后人祭祀时,有庙号的皇帝相当于坐正席吃供奉,没庙号的只能坐犄角旮旯里吃剩菜。
我们看一下东汉十四帝,到底疲软到什么程度。
东汉十四帝谥号、庙号列表
十四位皇帝中,刘懿和刘辩无谥号。原本有七位皇帝获得庙号,基本可以凑成一桌,可惜刚上菜,就有四位被轰出酒席,仅剩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炟,祖孙三人独享。
没有获得谥号的两位皇帝,由于在位时间太短,情有可原,可是获得的庙号被剥夺,实在罕见。相当于上了酒席被人轰出来,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东汉皇帝集体疲软的表现
仔细看看东汉皇帝们疲软的表现,才明白他们被轰出来一点也不意外,估计被轰下来,他们照样可以理直气壮地,在犄角旮旯里抢食。
1.外戚专权
东汉即位时年龄大多很小,有四位一岁左右即位。除了前三位皇帝,其后十一位皇帝,即位时年龄最大的汉桓帝,也只有十四岁。这种情况下,大权几乎完全落入皇太后手中,当然皇太后背后就是外戚势力。
东汉的历史,提到皇帝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是提到几大外戚家族,比如窦氏、梁氏、邓氏,个个大名鼎鼎。
比如汉和帝在位十八年,权力掌握在彰德太后梁氏,和她的哥哥窦宪手中。汉安帝在位十九年,有十五年时间权力掌握在和熹太后邓绥手中。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二十余年间,大权掌握在梁氏手中,大将军梁翼甚至毒杀了汉质帝。
总之,东汉皇帝基本都是外戚之家的傀儡。
2.宦官作乱
中国历史上的宦官,除了唐朝就属东汉最牛。东汉一朝,不断发生宦官作乱事件。比如汉安帝自己是有儿子的(刘保),却被宦官阎显、江京等人搞废了,拥立了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刘懿。刘懿死后,孙程等二十名宦官,发动政变,把废了的刘保扶上皇位。
东汉的灭亡,标志性事件就是宦官张让等人的“十常侍之乱”,从此东汉彻底干碎了。
3.豪门秉政
南北朝时期的门阀集团,就是始于东汉的士族豪门集团。整个东汉的历史,都可以看作是豪门士族集团的历史,外戚无一例外地最后与豪门士族集团融合。
豪门士族集团相当复杂,他们既要与宦官集团争权夺利,还要展开内部的厮杀。比如前期的窦氏、梁氏,后期的杨氏、袁氏等。与宦官集团、外戚势力,多少还能对皇权形成依赖不同,豪门集团与皇权之间,是赤裸裸的斗争。
桓灵时期的党锢之祸,就来自于此。
4.外患频仍
东汉的孱弱,另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外患不断,西羌、匈奴、西域诸国,甚至西南夷轮番蹂躏东汉帝国。
东汉一朝,始终疲于边境用兵,四处扑火,却怎么也扑不灭,一度战火直接烧到长安附近的三辅地区。最后整个西域丢了,西羌等于独立王国,连归顺的南匈奴也反复背叛。
所以,东汉帝国都显得很疲软,完全没有光武帝的英姿勃发,皇帝们痿得不忍目视。
东汉皇帝为何集体疲软
有果必有因,东汉帝国也是马上得天下,刘秀的子孙们为何都活得像鼹鼠呢?
1.刘秀当年留下的三个后遗症
第一个责任就是开国皇帝刘秀,他留下的后遗症难逃诟病。
①士族豪门集团势力强大
刘秀得天下的速度堪称奇迹,他从更始元年十月,获得北巡机会放单飞开始,到更始三年六月登基称帝,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从打工仔到董事长。
这个奇迹不是凭空而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刘秀的政治才华,他创造性地架构了,皇权与豪门士族集团共治天下的“股份制”模式。由此,刘秀获得了豪门集团的追捧,纷纷以私家武装入股,迅速堆出了东汉帝国。
对刘秀来说,选择豪门集团是政治智慧,但客观上给子孙后代带来麻烦,导致皇权始终不独立,始终受到豪门士族掣肘。
比如,几大外戚都是功臣集团成员。邓氏是邓禹后人,梁氏是梁统后人,窦氏是窦融后人,阴氏是阴识后人,马氏是马援后人,耿氏是耿况后,他们才是东汉帝国的政治基础。
②对外政策偏软
光武帝刘秀被喻为战神,军事实力超群。可是刘秀又是一个反战分子,十几年的军事生涯,让他厌倦,战争导致的国力衰退,让他急于恢复重建。
从刘秀当时的客观环境来看,似乎也无可挑剔,可是也埋下了对外疲软的祸根。刘秀在位期间,面对匈奴和西域的挑衅,大多采取容忍的态度,多次拒绝大臣们出兵的请求。甚至西域诸国主动请求恢复西域都护府,都被刘秀拒绝了。
③权力中枢归于尚书台
刘秀就是个超人,他在位期间军事和行政一把抓,成立尚书台,直接把三公干成荣誉职务。本来他希望通过尚书台,实现皇权独裁。问题是他的子孙们没他那个能力,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导致尚书台失去外朝掣肘,反过来却制约了皇权。
2.皇权培植宦官势力,加剧了皇权衰弱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