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无所有三昧之理由

网编 127 0

第一章《阿含》──空与解脱道

第九节 三三昧•三触•三法印 (p.60~p.67)

一、三三昧、三触、三法印之名目(p.60)

《杂阿含经》所说的空三昧、无所有三昧、无相三昧,集为一聚,而被称为「圣法印」1。后来,依此而演化出意义相关的三组:

(一)、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脱门。

(二)、不动触,无相触,无所有触─三触。

(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

二、「三三昧」(三解脱门)之成立(p.60~p.62)

在空、无相、无所有─三三昧中,除去无所有,加入无愿,这样的三三昧组成一聚,是佛教界所一致的。然对比汉译与巴利藏所传,非常的不一致。

【(一)南北传经论有关三三昧之说,彼此有无不定,次第先后不一】

1、汉译与巴利藏对应的经典,彼此有无不定

(1)如《中阿含经》的《大拘絺罗经》说:「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2,这就是名称不同,意义也不同。与之相当的《中部》《有明大经》,没有这一段文。

(2)《相应部》「无为相应」,有空等三三昧3,《杂阿含经》与之相当的(卷31,890经,大正2,224a~b)却没有。

(3)《长部》的《等诵经》4,《长阿含经》的《众集经》5,在所说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而此经的论─《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却没有。

以上,是彼此的有无不定。

2、南北传经论所谈三三昧,次第先后不一

(1)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经》6,《长阿含经》7,《大毗婆沙论》8,《瑜伽论》9,都是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

(2)而南传的《相应部》10,《长部》11,《增支部》12,都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

3、小结

这样的次第先后不定,彼此的有无不定,可以推定为:这虽是佛教界所共传的,而成立稍迟、受到了部派的影响。

【(二)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三昧」而增入「无愿三昧」之理由】

到底为了什么,三三昧中,略去「无所有」而增入「无愿」呢?

这可能,「无所有」已成为「无所有处」13,与「空」相通的意义,渐渐的被忽略了。

同时,佛法的要义,是如实知无常,苦,无我我所─空;厌,离欲,灭而得解脱。对于世间的有为诸行─苦,厌离而不愿后有,是修解脱道者应有的心境。这所以「无愿」取代「无所有」的地位吧!

还有,空,无所有,无相─三三昧,究竟是重于空离一切烦恼的,有为法的正观。但在佛法开展中,对超越一切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

(1)如《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792b)说:

「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无想界。是谓二因二缘住无想定。」

(2)《中部》与此经相当的,是《有明大经》14,「无想定」是「无相心定」的异译。所说的无相,有二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无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无相界─涅槃。

(3)修无相三昧的,要不作意一切相,又要作意于无相。如佛《化诜陀迦旃延经》15,本来只是不依一切相─无一切相,而依此经演化所成的,无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静,此殊妙,谓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16;「有灭涅槃」17。

(4)这样,空是重于无常、无我的世间。 〔空:世间〕

无相是离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无相:涅槃〕

无愿是厌离世间,向于寂灭的涅槃。 〔无愿:世间→涅槃〕

空、无愿、无相─三三昧,三解脱门,就这样的成立了。

三、「三触」的考察(p.62~p.64)

三触,也是与空、无所有(或无愿)、无相有关的。

【(一)巴利藏与汉译经论提及之「三触」(p.62)】

《中部》的《有明小经》18说:「从想受灭起比丘,触三触:空触,无相触,无愿触。」

《中阿含经》与之相当的;这样说:「从灭尽定起时,触三触。云何为三?一者、不移动触;二者、无所有触;三者、无相触」。19《大毗婆沙论》20与《瑜伽论》21,也是这样说的。

【(二)「三三昧」与「三触」名目的对比(p.62)】

三三昧与三触,当然意义不同,但名目相通,是显然可见的。试列表对比如下:

[Fig(: 无愿22)]

【(三)「三触」之得名与次第(p.62~p.63)】

1、空触与不动触之立名

空,是从观慧得名的;不动,不为苦乐等所动,是从定得名的。

2、「三触」之次第

不动与无所有、无相为一聚,使我们想到了《中部》的《善星经》23、《不动利益经》24─汉译名《净不动道经》25。

这两部经所说不动;不动以后,是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汉译无想处(即无相心处)。这与不动、无所有、无相─三触的次第,是完全符合的。

【(四)「不动」与「第四禅」的关系】

在《净不动道经》中,不动,无所有,无相,都是依慧而立定名的。净不动道的,如不能依慧得解脱,就生在「不动」26。不动是在欲、色以上的。

依《大空经》说:得四增上心(四禅),修内空、外空、内外空,不动,以「不移动」为目标27。所以,不动是依第四禅而向解脱的空三昧;不得解脱而生于不动,就是一般所说的第四禅。

〔约观慧说〕

三触是与此有关的,论师有多种解说28,其中,「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29。这是约观慧所作合理的解说。

不动触=空。

无所有触=无愿。

无相触=无相。

〔约定境说〕

不动与第四禅有关,更引《中阿含经》(211)《大拘絺罗经》说(大正1•792a~b)为证:

四因四缘生不移动定,云何为四?若比丘离欲离恶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禅成就游。……

三因三缘生无所有定,云何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得无所有处成就游。……

二因二缘生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

(1)禅的修习(四)因缘30,得不(移)动定。

(2)从度一切色想(空无边处),到无所有的修习(三)因缘31,得无所有处定。

(3)依二因缘32得无想定─无相心定;不得解脱的,成非想非非想处定。

(4)如约定境说三触,那就是第四禅、无所有处定、及无想定。

不动触=第四禅。

无所有触=无所有处定。

无相触=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处定)。

四、「三法印」的考察(p.64~p.65)

【(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之「三法印」(p.64)】

《杂阿含经》卷10(270经)(大正2,71a1~2)说:

「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杂阿含经》卷10(262经)(大正2,66b14)说:

「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寂灭」。

《杂阿含经》虽集成三句,但没有称之为法印。集为一聚而名为三法印的,出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33。

【(二)「空、无所有、无相」之「圣法印」(p.64)】

上文所说34,称为圣法印的空、无所有、无相 ─三三昧,重于道的实践,表示了出世圣慧的特相,是约观慧方面说的。能导向解脱涅槃的观慧,是正知见,如实的通达谛理,而与谛理相契合的。这样,从所观、所证方面说,足以表示佛法谛理的,也不妨名为「法印」了。

【(三)修行的层次与「三法印」的特色(p.64~p.65)】

1、从知而行而证解脱

佛说法,有知与行(也可说知是行的一分)。

如实知「无常故苦,无常苦故无我我所」;或说:「无常,苦,空,无我」。

即知而行的,如《杂阿含经》说:

(1)「正观(观,应作见)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35

(2)「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36。

(3)「于色(等)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37。

(4)「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38。

(5)在圣道的修行中,一再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39。

(6)《大毗婆沙论》引经而解说:「依厌离染,依离染解脱,依解脱涅槃」40。

从经论的一再宣说,可见知而后能行。修行的重要层次,主要为:厌离,离欲,灭,解脱。

2、三法印的特色:包含了「现实的谛理」与「理想的证得」

无常,苦,无我(空),当然也可说是法印,但从知而行而证的佛法全体来说,无常等是偏于现实世间的正观,而没有说到理想─解脱涅槃的实现。这样,诸行无常与厌离,诸法无我与离欲染,涅槃寂静与灭尽、解脱,固然是相互对应的,而诸行无常与诸法无我,是现实的谛理,涅槃寂静是理想的证得。这样的三法印,表征着全部佛法的特色。

[Fig]

【(四)「三法印」与「三三昧」(三解脱门)之关系(p.65)

空等三三昧,与无常等三法印的关系,如下:

[Fig]

从空、无所有、无相,着重于正观的三三昧,演化为空、无愿、无相的三三昧,只是着重于出世道的出发于厌离,终于不愿后有生死的相续而解脱。在圣道中,依无常(苦)而引发的厌离(无愿),是有重要意义的。

施护异译的《佛说法印经》,对离慢知见清净部分,解说为:「识蕴既空,无所造作,是名无作(无愿的异译)解脱门。……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41。三法印与三解脱门合一,虽是晚期所译,文义有了变化,但重视无常、无愿,不失原始佛教的本意。

注解

^1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节〈空为三三昧先导〉,p.56~p.60。

《杂阿含经》卷3(80) ( 大正2, 20a25~b27):

若于空未得者,而言我得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无有是处。……若得空已,能起无相、无所有,离慢知见者,斯有是处。……

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如是观者,亦不能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色相断,声、香、味、触、法相断,是名无相;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贪相断,瞋恚、痴相断,是名无所有;如是观者,犹未离慢知见清净。……

复有正思惟三昧,观察,……我我所,从若见、若闻、若嗅、若尝、若触、若识而生。复作是观察:……若因、若缘而生识者,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复次,彼因彼缘皆悉无常,彼所生识云何有常!无常者是有为,行,从缘起,是患法,灭法,离欲法,断知法,是名圣法印知见清净。

^2《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 大正1, ~26):

复问曰:「贤者拘絺罗!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耶?为一义、异文耶?」尊者大拘絺罗答曰:「空、无愿、无相,此三法异义、异文。」

^3《相应部》(43)〈无为相应〉(日译南传16上,p.79;汉译南传17,p.68~p.69):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空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相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诸比丘!又何者为达无为之道耶?无愿三昧。诸比丘!此称为达无为之道。…………

^4《长部》(33)《等诵经》(日译南传8,p.298;汉译南传8,p.236):「复三定:空定、无相定、无愿定。」

^5《长阿含经》卷8(9)《众集经》(大正1,50b1~2):「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6《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 792 a23~26)

^7《长阿含经》卷8 (9)《众集经》(大正1, 50b1~2)

^8《大毗婆沙论》卷104(大正27, 538 a19):「有三三摩地,谓空、无愿、无相。」

^9 《瑜伽师地论》卷12(大正30, ~c16):

「三三摩地者,云何空三摩地?……云何无愿心三摩地?……云何无相心三摩地?……」

^10《相应部》(43)〈无为相应〉(日译南传16上,p.79)

^11《长部》(33)《等诵经》(日译南传8,p.298)

^12 《增支部》〈三集〉(日译南传17,p.495;汉译南传19,p.431):

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三法。云何为三法耶?空三摩地、无相三摩地、无愿三摩地是。诸比丘!为了知于贪,应修此三法。

^13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三节〈空与心解脱〉,p.21;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14《中部》(43)《有明大经》(日译南传10,p.19;汉译南传10,p.16)

^15 《杂阿含经》卷33(926经)(大正2,~19):

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诜陀!比丘如是修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以我不能知,依何而禅定。

^16 《增支部》〈十一集〉(日译南传22下,p.291;汉译南传25,p.262):

友阿难!此处,比丘有如是之想:「此乃寂静,此乃殊妙也,谓:一切行之寂止,一切依之定弃、爱尽、离贪、灭尽、涅槃也」。友阿难!若能如是,比丘乃获得如是之三昧,谓:于地无地想,于水无水想,于火无火想,于风无风想,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于此世无此世想,于他世无他世想,见、闻、觉、知、得、求,于意所寻亦无想,然有想也。

^17 《增支部》〈十集〉(日译南传22上,p.209~p.210;汉译南传25,p.173):

友阿难!尔时,我住舍卫国之安陀林,入如是三昧,谓:「于地无地想,于水无水想,于火无火想,于风无风想,于空无边处无空无边处想,于识无边处无识无边处想,于无所有处无无所有处想,于非想非非想处无非想非非想处想,于此世无此世想,于他世无他世想,而有想。」

具寿舍利弗,当时,以何为想耶?

友!于我「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灭。

友!譬如一团火燃烧之时,或焰生,或焰灭。

友!如是,于我「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之想生起,或想息灭。

友!其时,我乃以「有灭乃涅槃,有灭乃涅槃」为想。」

^18《中部》(44)《有明小经》(日译南传10,p.27;汉译南传10,p.23)

^19《中阿含经》卷58(211)《大拘絺罗经》(大正1, 792 a19~20)

^20《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7~9):「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为触几触。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

^21《瑜伽师地论》卷十二(大正30, 341 a7~8):出灭定时,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

^22《中部》原三触次第是:空、无相、无愿。今为与《中阿含经》对比,故将「无愿」与「无相」次序互调。

^23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中部》(105)《善星经》说:众生心的倾向有五类:(1)倾向于世间的五欲。(2)倾向于不动而离欲结。(3)倾向于无所有处而离不动结。(4)倾向于非想非非想处而离无所有处结。(5)倾向于涅槃而离非想非非想处结。这五类,是世间人心所倾仰的;也是修行者的次第升进,以涅槃为最高理想。倾心于前四类,是不能出离的。

另参见《中部》(105)《善星经》(日译南传11上,p.331~p.332;汉译南传11,p.268~p.269)

^24《中部》(106)《不动利益经》(日译南传11上,p.341~p.343;汉译南传11,p.275~p.277);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25《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大正1, 542 b6~543a9);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五节〈无所有〉,p.29~p.34。

^26 《中阿含经》卷18(75)《净不动道经》(大正2,542c2~10):

复次,多闻圣弟子作如是观: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若现世欲想.后世欲想,若现世色想.后世色想,彼一切想是无常法.是苦.是灭,彼于尔时必得不动想。彼如是行.如是学,如是修习而广布,便于处得心净。于处得心净已,比丘者或于此得入不动,或以慧为解,彼于后时,身坏命终,因本意故,必至不动,是谓第三说净不动道。

^27 《中阿含经》卷49(191)《大空经》(大正1, 738 c2~):

阿难!如是比丘持内心住止令得一定。彼持内心住止令一定已,当念内空。彼念内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空者,彼比丘当念外空。彼念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外空者,彼比丘当念内外空。彼念内外空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内外空,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内外空者,彼比丘当念不移动。彼念不移动已,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也。

阿难!若比丘观时,则知念不移动,其心移动,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于不移动者,彼比丘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若彼彼心于彼彼定,御复御,习复习,软复软,善快柔和,摄乐远离已,当以内空成就游。彼内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外空成就游,彼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比丘当以内外空成就游,彼内外空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内外空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内外空者,是谓正知。

阿难!当以不移动成就游,彼不移动成就游已,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阿难!如是比丘观时,则知不移动成就游,心不移动,趣向于近,得清澄住,解于不移动者,是谓正知。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七节〈空与空性〉,p.53。

^28 《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7~20):又问:圣者!诸苾刍等出灭定时,为触几触?苾刍尼告毗舍佉言:触三种触。一、不动触,二、无所有触,三、无相触。问:如是三触有何差别? (1)尊者世友作如是说: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是不动触。无所有处,是无所有触。非想非非想处,是无相触。 (2)有说:空是不动触,无愿是无所有触,无相是无相触。 (3)有说:无漏、无所有处、缘涅槃者具名三触。谓无漏故名不动触,无所有处摄故名无所有触,缘涅槃故名无相触。 (4)大德说曰:诸苾刍等出灭定时,若起非想非非想处心,不起余不同分心,当言触无相触。若起无所有处不同分心,当言触无所有触。若起识无边处不同分心,当言触不动触。

^29《大毗婆沙论》卷153(大正27, 781 b12~13)

^30四因缘: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

^31三因缘: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

^32二因缘:不念一切想,念无想界。

^33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9(大正23, 670 b29~c3):

世尊即为说三句法,告言贤首:诸行皆无常,诸法悉无我,寂静即涅槃,是名三法印。

^34 参见《空之探究》第一章第八节〈空为三三昧先导〉,p.59:

观五阴无常、无我,观色等相断,观贪等相断,都是观所观法的空、无相、无所有。我我所是怎样生起的?从见、闻、觉、知而生识,世俗的识,是有漏、有取的,有识就不离我我所。所以离慢而知见清净的三昧,要反观自己的心识,从因缘生。从无常因缘所生的识,当然是无常的。观无常(的识)法,是有为(业烦恼所为的),行(思愿所造作的),缘所生(的)法。缘所生法是可灭的,终归于灭的,所以是离欲法,断知法。这样的观察,从根源上通达空无我性,才能离我慢而得清净知见──无漏智。……这是一切圣者修证的必由之道,成为佛法所以为佛法的特质,所以名为圣法印。

^35 《杂阿含经》卷1(第1经)(大正2, 1 a7~12):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36 《杂阿含经》卷1(第9经) (大正2, 2 a3~10):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

^37 《杂阿含经》卷1(第28经) (大正2, 6 a6~9):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38 《杂阿含经》卷1(第30经) (大正2, 6 b16~24):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39 《杂阿含经》卷27(第727经)(大正2, 195 c6~12):

尔时,世尊厚襞僧伽梨枕头,右胁而卧,足足相累,系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觉想。告尊者阿难:「汝说七觉分」!时尊者阿难即白佛言:「世尊!所谓念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择法、精进、喜、猗、定、舍觉分,世尊自觉成等正觉说,依远离,依无欲,依灭,向于舍。」

^40 《大毗婆沙论》卷28(大正27, 145 c17~25):

如世尊说:兽归林薮,鸟归虚空,圣归涅槃,法归分别。

如是四种至所归处方得安乐,是故智者应于契经善分别义,不应如说而便作解。若如说而解者,则令圣教前后相违,亦令自心起颠倒执。如世尊说:「苾刍当知,依厌离染,依离染解脱,依解脱涅槃,乃至广说。」

^41 宋施护译《佛说法印经》卷1(大正2, 500 b21~c27):

尔时,佛在舍卫国与苾刍众俱,是时佛告苾刍众言:「汝等当知有圣法印,我今为汝分别演说。汝等应起清净知见,谛听谛受,如善作意,记念思惟。」

时诸苾刍即白佛言:「善哉世尊!愿为宣说,我等乐闻。」

佛言:「苾刍!空性无所有,无妄想,无所生,无所灭,离诸知见。何以故?空性无处所。无色相,非有想,本无所生,非知见所及,离诸有着。由离着故,摄一切法,住平等见,是真实见。苾刍当知,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

复次,诸苾刍!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脱门,是诸佛根本法,为诸佛眼,是即诸佛所归趣故。是故汝等,谛听谛受记念思惟,如实观察。

复次,苾刍若有修行者,当往林间或居树下诸寂静处,如实观察,色是苦,是空,是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是苦,是空,是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诸苾刍,诸蕴本空,由心所生,心法灭已,诸蕴无作,如是了知,即正解脱。正解脱已,离诸知见,是名空解脱门。

复次,住三摩地,观诸色境,皆悉灭尽,离诸有想。如是声香味触法,亦皆灭尽离诸有想。如是观察名为无想解脱门。入是解脱门已,即得知见清净,由是清净故,即贪瞋痴皆悉灭尽。彼灭尽已,住平等见。住是见者,即离我见及我所见,即了诸见,无所生起。无所依止。

复次,离我见已,即无见无闻,无觉无知,何以故?由因缘故。而生诸识,即彼因缘及所生识,皆悉无常。以无常故,识不可得,识蕴既空,无所造作,是名无作解脱门。入是解脱门已,知法究竟,于法无着,证法寂灭。」

佛告诸苾刍:「如是名为圣法印,即是三解脱门。汝诸苾刍若修学者,即得知见清净。」

时诸苾刍,闻是法已,皆大欢喜,顶礼信受。

标签: #解脱 #无常 #中部 #参见 #世间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