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的主旨是什么
汤显祖的《特丹亭还魂记》完成于明万历26年(1598)。自问世至今400年,这部传奇一直受到文学界和戏剧界的重视。本世纪我国社会、文化生活虽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们与古代戏曲的距离日趋疏远,但《牡丹亭》的思想艺术价值却越来越得到科学的阐明,读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它独特的文学地位。《牡丹亭》研究在学术上本世纪的《牡丹亭》研究可以将前后50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大致说来,前50年较多地继承了明清以来考辩本事、考究音律、制曲度曲、曲辞鉴赏的传统,缺乏观念的更新和理论的说明:研究者仅有少数曲学专门家和文学史家。后50年虽然受到庸俗社会学、极左思潮的严重干扰,但由于文学观念的更新,理论研究的加强,史学和哲学研究的深入,很多文学研究者和戏曲史研究者还是深刻论述了《牡丹亭》的思想价值,广泛论证了它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本事考证取得了圆满的成果,音律研究和资料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牡丹亭》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上的地位得到更科学的阐述,《牡丹亭》研50年的研究以王国烈、卢前等人为前驱。他们是世纪初最著名的曲学家。他们在戏剧研究中非常活跃的时候,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和蓬勃发展的前后。新文化运动的某些领袖人物对戏曲抱有虚无主义的态度,影响了古代戏剧研究的深入,也模糊了对优秀作品的认识。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世纪初的曲学家无论作史的研究,或作剧目的评论,无论作较细致的分析,或片言只语的肯定,都是对优透遗产的坚守和对传统曲学的传承。这些曲学家中,王国维不喜明清戏曲,故论及明清戏曲的文字极少,但他在《录曲余谈》中,却注意到《牡丹亭》的本事传闻和剧作大旨。他以史家的犀利眼光批驳了传闻为捕风捉影、影射附会,指出《牡丹亭》的主旨尽在作者的《牡丹亭自序》中,也就是生死至情中。这是从剧作本事探源入手进而论及剧作的思想意义。王氏于此虽着墨不多,但他立足史实,拨误纠谬的工作却为三、四十年代的研究者所继承,其从《自序》探究《牡丹亭》曲意的主张也是对作品内涵确切的把握,影响都较深远。吴梅在《曲学通论》《霜涯曲跋》《顾曲麈谈》等著作中,多处评论了《牡丹亭》。他据王世贞《昙阳大师传》考定杜丽娘与昙阳子绝不相干,他称赞《牡丹亭》描写的生死之情为历来曲家所未及,因而能雄踞剧坛,历千古而不朽,确为一种难得的远见卓识。吴梅精于曲律,又擅制曲,故而对剧中曲律、关目、文辞等的得失尤为注意。他对该剧排场结构交口赞誉,对其宫调格律有褒有贬,对曲辞宾白之妙、之佳,更为倾倒。其中虽有某些粗疏和自相矛盾之处,但在总体上却表现出一位曲学专门家度曲、赏曲、重视审音定律的特色,反映了世纪初《牡丹亭》研3040年代,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转入古代文学研究,新的戏剧史家、曲学家相继出现,《牡丹亭》研究随之走向深入。
这时的代表人物有俞平伯、郑振铎、赵景深、张友鸾、江寄萍、吴重翰等人。经过新文学运动的洗礼,他们的文学视野比较开阔,理论视点比较新鲜,曲学修养也较深厚。在这二十余年,不但出现了一些较新颖的论文,还出版了研究的专著;不但新出版的文学史、词曲史大都有一定的篇幅予以介绍,新版标点本《牡丹亭》也出版了种。此间比较重要的论著如:俞平伯《牡丹亭赞》以物之本性、人情之本性来肯定作品表现的自然本性,以至情之委婉曲折来肯定回肠荡气之至文,在百代文章中指《牡丹亭》为自成一家,独有千古,都有新意。他将黛玉必死之道与丽娘必生之情作对比,以为生死虽相反,尽情则一致,尤为独到。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不仅把《牡丹亭》置于"四梦"之首,认为全剧没有一出不隽美可喜,而且结后明代传奇的弊病,称它如危岩的孤松,绿波上独有的一株芙蕖。表现了文学史家的眼光。张友鸾的《汤显祖及其牡丹亭》是这一时期出版的、也是唯一的一本研究《牡丹亭》是写情的,是写精神恋爱的,不是攻击人的,所以种种影射之说都不能成立,但顺义王、忠顺夫人、战守和三策等情节虽然也不着史迹,却比本事上的武断揣测要靠得住些。在曲律上、汤显祖不是不谙曲谱,而是不愿勉强苟合;其词不是不能唱,而是不便俗唱。
汤氏自我作古,放纵自如,不但不为病,反倒成其妙。总之,它既是知识阶级享受的纯文学,也是普通百姓享受的平民文学,一句话,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在当时,评价最高。任二北称赞这一研究,说它证明了词曲之业不穷,词曲之道不小。不久,一些新的文章相继问世。如王泊生指《牡丹亭》的主旨是反对戕害自然本性的礼教,江寄萍《读牡丹亭》着力分析情节、词句之妙,讽刺意味之深。吴重翰的《汤显祖与还魂记》除介绍生平、勾勒个性、探索本事、评议事律外,着重说明:《牡丹亭》所言之情是描写一个才色双全的女子,哀其不得其偶之情,它与同类题材作品相比更令人哀怜惋惜。文章还指出,与《西厢记》相比,它更重于写意,因而少见形秽。与杂剧相比,《还魂》重藻丽,其心花笔蕊散见于前后各折,这恰是南曲本色。故作者认为,失掉心花笔蕊,它就不为人传诵;没有临川,传奇则未必能与杂剧争衡。这种观点虽带有强调《牡丹亭》藻丽语言的倾向,但却也把握住了它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时,日本学者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剧史》出版,他首次注意到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对比。虽说他在剧史里几乎没有就其作品作具体的比较,但他详细地介绍了汤显祖的四部剧作,并指出:东西剧坛两伟人,同时出现,是戏剧史的一大奇迹。
这一眼光还是给后来的比较研究以很大的启发。从这些论著可以看出,这时的《牡丹亭》研究者正在努力清除封建卫道者加给它的污秽,努力冲破自古相传的认识上的迷雾,并开始以新的观念来分析它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本世纪的后半叶是《牡丹亭》研究的繁荣和重要发展时期。这年不仅涌现出大量论文,而且出版了不少研究专著和相关专著,论著数量超过前50年总和的数倍。不仅前期一些初试锋芒的研究者继续他们的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提高了理论水平;而且还有一些新的研究者和更多年轻的研究者加入了这一研究。不仅戏剧史、文学史研究者从事这一研究,哲学研究者和表演艺术家也为它作出了很多积极的贡献。不仅海峡两岸的中国学者为之作深入的研究,欧美,日本学者在这一领域也有不少新的建树。代表人物如赵景深(《戏曲笔谈》)、王季思(《玉轮轩曲论》)、徐朔方(《论汤显祖及其他》)、梅兰芳(《梅兰芳戏剧散论》)、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董每戡(《五大名剧论》)、钱南扬(《汉上宦文存》《汤显祖戏曲集》)、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黄芝岗(《汤显祖年谱》)、侯外庐(《论汤显祖剧作四种》)、徐扶明(《汤显祖与牡丹亭》《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黄文锡(《汤显祖传》),夏志清、岩城秀夫、史恺悌都有一些重要的论著,在《牡丹亭》研究中广有影响。
有一些研究者,偶尔涉足这一课题,他们的文章也有一50年我国的《牡丹亭》研究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其前10年,人们注意从作品的反封建思想,作者采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作品的艺术性等方面来肯定《牡丹亭》的文学地位。其中虽不无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但整体上是积极的,研究是有收获的。1957年以后的 10 年受干扰,戏曲研究一片黄茅白苇,《牡丹亭》研 究也跌入低谷。这 10 年几乎没有研究论著,偶尔出现过个别的应景 文章,也是对作品的歪曲。可以说当时留下的竟是一个空白。进入八 十年代后期,中国迎来了学术繁荣的新时期,《牡丹亭》研究也逐渐 走向繁荣。1982 年,全国学术界以纪念汤显祖和《牡丹亭》的研究 推上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纪末的 20 年里,《牡丹亭》研究广泛地探 讨了剧作蓝本、思想内涵、人物形象、戏剧结构、声腔格律、改编演 出等诸多问题,所涉方面都比以往更广泛,议论更深入,成果更突出。 研究重点和主要收获在以下方面: 一、蓝本探讨由于对作者题辞所谓"传杜太守事者"理解发生歧义 以及影射附会说作祟,自明清至近代的《牡丹亭》研究中,先后出现 说。本世纪初王国维对讽刺影射说予以驳斥,但不能否定有某种蓝本的存在。
《牡丹亭》蓝本的发现比较曲折。1932 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初次提到何大伦的《燕居笔记》收有"杜丽娘慕色还魂",1959 年,谭正璧作《传奇牡丹亭和话本杜丽娘记》, 怀疑晁王栗《宝文堂书目》所录《杜丽娘记》是否为孙氏所见话本。 1963 年,姜志雄《一个有关牡丹亭的话本》结论是:何本《燕居笔 记》所收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在时限上具备了作为蓝本的资格。 1973 年,日本研究者岩城秀夫《中国戏曲演剧研究》出版,肯定话 本是《牡丹亭》的直接蓝本。1980 年,徐朔文《汤显祖年谱》、胡 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出版,二书都收录了话本全文,至此,《牡丹 二、思想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评估:这是后 50 年《牡丹亭》研究的 萌芽和思想启蒙运动的背景上深入论述《牡丹亭》的思想意义,指出《牡丹亭》所表达的情与理的矛盾,正是时代追求个性,要求顺应正 常情欲思潮的表现。它的思想价值就是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带有鲜 明的反叛性。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中国文学史》、张庚等著《中国 戏曲通史》、徐扶明的《汤显祖和牡丹亭》,将《牡丹亭》反对封建 主义、追求爱情幸福与明代晚期的个性解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六十年 代,侯外庐的《牡丹亭外传》也从中国思想史的角度对这一剧作的社 志清发表《汤显祖笔下的时间与人生》,《牡丹亭》是对时间挑战。
在没有时间限制的状态下,人才能享受最强烈方式的生命和最丰富完 满的爱。《牡丹亭》是生的哲理的戏剧化,以情爱和生命对抗儒教观 三、艺术形式及其它问题:研究者都肯定杜丽娘、柳梦梅、春香、 杜宝、陈最良写得有血有肉,有鲜明的个性,杜丽娘的形象最有光彩。 对杜宝性格的典型性与统一性有一些分歧。重视剧本结构的分析,如 55出一一作出分析,理清了情 节脉络,肯定了其恢宏恣肆、章明虑周,也肯定其语言雅丽幽艳、变 化万端、妙绝一时,也指出有雕琢艰涩、时杂恶谑秽语之病。对《牡 丹亭》及"四梦"的腔调以往多认为《牡丹亭》为昆腔剧,徐朔方认为 是据地方化的海盐腔而作。《牡丹亭》的戏剧风格有的认为是一部离 奇的喜剧,有的认为是悲剧。叶长海认为,是悲喜剧(见《曲律与曲 学》)。《牡丹亭》的演出状况方面有陆萼庭的《昆剧演出史稿》、 胡忌、刘致中的《昆剧发展史》,江巨荣作《牡丹亭演出小史》。在 《牡丹亭》研究资料的收集与考释方面,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 考释》,徐扶明撰《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