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是一本由易中天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3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一):有意思的宗教
本书属于易中天中华史系列之一。说是禅宗兴起,但并不完全只是讲禅宗。全书把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禅宗)做了一个横向对比,从发源、发展到分裂分化,各自经历了怎样的进程,都有比较清晰的介绍。虽然篇幅有限不能做纵向深入的探索,但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宗教普及型读物。 阅读过程里我反复想起《人类简史》中讲到智人比其他生物的优势在于能用语言讲述虚构故事的能力。这种虚构的故事令集体相信,大家遵循由想象构建而成的秩序,形成合作网络,集体往同一方向行动。 无疑,当中最成功力量最强大的故事之一便是宗教了。 ——阅读笔记—— ●伊斯兰教兴起前,阿拉伯人没有国家。他们是先立教后建国的。而且,先知穆罕默德既是宗教领袖,又是政治领袖;既是宗教的创传者,也是帝国的缔造者。以后的阿拉伯帝国都政教合一。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一个重要区别:没有教士阶层,没有教义机构,没有教会组织。因此阿拉伯帝国不存在颠覆上层建筑的基层力量,这在其创始之初就已经确定下来。伊斯兰教则在麦地那乌玛建立后就自上而下地传播,并非基督教那样先在基层发酵,然后才自下而上地夺权。 ●伊斯兰的意思是顺从。穆斯林则是顺从的人。典型的一神教。穆斯林们被(先知穆罕默德)告知,全人类拥有同一个宗教,就是伊斯兰;只应崇拜唯一的神,安拉。犹太教的雅赫维,基督教的耶和华,不过是唯一之神的不同表述。 ●禅宗破执有三关:我执、法执、空执。我执,就是执着于我,不知“我由法生”。法执,就是执着于法,不知“万法皆空”。空执,就是执着于空,不知“空亦是空”。能破我执,就是罗汉。能破法执,就是菩萨。能破空执,就是佛。 联想到当今伊斯兰世界的混乱,与当年他们包容又强大的祖先相比(全盛时期伊斯兰帝国横扫地中海印度洋,但帝国的政策却是宽容的,允许有经的犹太人、基督徒和琐罗亚斯德教徒坚持自己的信仰、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没有焚书坑儒,没有异端裁判。宽容和雅致催生了伊斯兰文明的黄金时代。)无疑是走入了极端的执着(我执与法执)。禅宗讲究顿悟,讲究破执。当人找到与自然共处的方式,人与自我、人与人之间达成和解,这个世界,又何来这么多纷争呢? 书里关于禅宗的很多机锋和公案都讲述得极为精彩和高明,易中天的解说使人阔然开朗,是本书一大看点。我这书评杂七杂八偏离主题,书友们别被误导了(笑)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二):对中华文明发展的盲点反思
《禅宗兴起》一开始就将中国宗教的形成和发展纳入世界文明进化的框架下考量,一扫传统“国学”研究的自我陶醉和心证。
我们可以看到,脱胎自犹太教的基督教,自成势力,以教廷的表现来干预世俗,甚至与朝廷分庭抗礼;伊斯兰教创始之初虽然没有教义机构,没有教会组织,却攻城略地建国;相比之下,以禅宗为主流的佛教,一开始就是皇权的附庸,并被彻底的中国本土化,与道教争宠,甚至大量翻版儒家思想。
佛教顿悟基因中充满似是而非,与中华文化的中庸背后的模棱两可一拍即合,满足于世界的一知半解,逻辑推理和科学精神缺失也就自然而然。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事实上遍检禅宗的公案和机锋,你会发现那更多的是抖机灵,而非爱智慧。要知道,智慧和爱智慧可是两回事。没有希腊人那样对智慧的爱,最后就只会剩下文字游戏和耍嘴皮子。”
掩卷长思,一味妄言中华文明的伟大,就会掉进另一种无意识的陷进。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三):中华史《禅宗兴起》有感
隋唐时代 是世界格局大变化。从欧洲到亚洲,大帝国都欣欣向荣。各自的宗教也都蓬勃发展。 自从隋炀帝打通南北大运河,穆罕默德在麦加得到天启,世界就进入洗牌时代。洗牌风起云涌地地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从阿拉伯人建立世界大帝国,日耳曼蛮族成为欧洲新主人, 直到成吉思汗的蒙古旋风横扫欧亚大陆,奥斯曼土耳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主宰,拜占庭作为千年的帝国落幕。 本书还是以中华的禅宗历程来描述。禅宗核心是不立文字,见性成佛。 禅宗主张是:心即是佛,佛外无心,叫既心既佛。 禅宗又让我们明白了智慧与知识的区别——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 个人,知识可以接受,智慧只能启迪。因此他们只要求学佛的有慧根,开悟的有机智,却从不提供标准答案。 本书对三教的对比: 耶稣基督:“三位一体” 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不是神 释迦摩尼:是人不是神,不是神创造的世界,就没有神的概念,而是靠觉悟。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四):世界三大宗教史
讲述西方历史,绕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君士坦丁为巩固政权,推基督教为国教,之后教廷与政廷时而倚靠时而对峙,共同书写了漫长的历史篇章。阿拉伯更是在宗教的旗帜下南征北战建立帝国,即使帝国衰亡,文化早已渗入,政教合一的原则延续至今。
然而宗教在中华历史上一直没有太高的地位,三大之一的佛教也只是在被中国化了之后,才在中华大地上勉强有了一席之地。
被中国化的原因是,佛教与中华传统,尤其是儒家伦理冲突,在人人平等的西方极乐世界,并没有给皇帝安排特殊的地位,让天子情何以堪?
因此中国化的方向就是儒学化,儒学化的佛教就是禅宗。隋唐起科举制度的出现,一改以往士族垄断政坛的局面,为寒门庶族的崛起提供了机会。寒门也可以做官,正如文盲也可以成佛,众生平等的观念使禅宗和庶族一起挑战传统的血统观念和门第观念,两者惺惺相惜。与此同时,士大夫和知识界的心境开始变得平和,思想和文化也开始倾向于内省。
禅宗最大的正面意义,是丰富了中华智慧宝库。他们的理念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即不要执着,不要拘泥。其次,禅宗让我们明白了智慧与知识的区别,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接受,智慧只能启迪。最后,通过禅宗的发展,我们民族从此建立了一种对待外来文化的模式: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中国,都必须中国化。
可惜,我们在接受佛教文化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和传承其中的逻辑学和认识论,于是连同其背后的科学精神都被拒之门外。流传下来的禅宗故事中,更多的都是抖机灵,文字游戏,耍嘴皮子,而非对智慧的爱。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五):《禅宗兴起》书评
《易中天中华史》是好书,其最大特点是有全球眼光。能学贯于中西。本卷用三分之二的篇幅介绍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历史。因为这一段历史正是读者不得所知的,所以所得很多。
易中天说的对,禅宗是文字游戏,是齐物论,是差不多主义,是自己以为懂了的犬儒主义。虽然这样,禅宗仍然是高、傲、玄、妙的东西。或者他能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来思想上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的确是镜花水月、糖衣炮弹,销尽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真理的好奇心,确定性,执拗感与渴望与苛求。
“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这和“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有什么区别?中国的知识分子笃信这种哲学,是无论如何也诞生不了现代的理性主义精神的。
《易中天中华史:禅宗兴起》读后感(六):禅宗兴起-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