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的故事
想必很多小伙伴都会对那些有关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感兴趣,那么有关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精选的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精选,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精选篇一
泾渭分明的青春,像鸡尾酒,被一路上记得住又记不住的调酒师把弄在手中。晃动晃动,透过玻璃,最终能看得到清晰的走向。
从中文系毕业,不懂新闻,做东西只有一个原则——自己感不感兴趣。
大多数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其实在外人看来他们都一样。从事传媒的孩子却恰恰相反,每个人都想做出令全行业人士为之膜拜的作品,一个比一个自我,却打心底里认为自己能代表所有的观众,比如我。
那时我做出来的自以为特有水准的新闻,只有几位相同年纪的同事表示理解,很多前辈都不明白我的理念是什么。制片人小曦哥说:“你做出来的东西只有你自己理解,但理解和懂不是一个概念,等到你真正懂的时候,你就能做出好的娱乐新闻了。”
我就在这条“自己理解”和“真正懂”的路上跌跌撞撞,有时候也会想自己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这一行。
有一天,我从外面拍摄回来,办公室里只有台领导和小曦哥两个人。我清楚地听到台领导对小曦哥说:“刘同根本就做不好电视,干脆让他走人吧。”
我顿时就傻了,热血上头,“嗡”地一下就炸了。原来这种自我的做派,早就让领导看不下去了,我还到处跟人解释,别人觉得不懂就是做得不好,干吗要去解释呢?自己也蠢到家了,自信心爆棚,觉得每个人都能忍受自己,直到对方亮出刀,才发现自己的玩笑开大了。
我站在办公室门外,不敢踏进去,也许进去就真正要离开这个行业了,过了好久,我站在那没动。里面的谈话也停止了,突然我听见小曦哥说:“我觉得刘同挺好的,他能一个人坐在家里熬一个月写15万字的小说,一天十几个小时一动不动,他能坚持,也有想法,他肯定会明白的。”他甚至没有在最后加上一句:请再给他三个月的时间。好像在他的眼里,我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娱乐记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小曦哥这么一说,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真正的优点——坚持、不妥协,可以为了一件事情死扛到底。发挥真正的优点,比另辟蹊径更为重要。
后来我成为北漂族,融入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工资和自己播出的新闻数量挂钩。我刚从湖南台过来,做娱乐新闻有一个习惯,就是在画面上加各种效果的字幕,于是某天晚上我把娱乐新闻编好,把包装提纲也写好后放在一起,等着第二天一早审片。
到了第二天审片时,我发现并没有我的新闻,去询问时,后期编辑拿着我的包装提纲对责编说:“这个人是不是新来的,懂不懂规矩?三分钟新闻十几个特效字幕,他当这是做综艺节目呢。以后他的新闻我全都不包,爱找谁找谁!”
我特别想不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有人在别人面前批评我时,我总是恰好在场。
我尝试让自己挤出笑脸对后期编辑说:“对不起,是我不懂规矩,我以后不会了。”也许他会对我挥挥手说下不为例,可我鼓起勇气看他的时候,他连正眼都不看我。
人可以因为委屈而作践自己,但不能为了生存而放弃原则——我在心里闪过这个念头,转身走出后期机房,也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是回到工位上沉默,想着自己如何考上中文系,如何努力进了湖南台,如何与父母告别来到北京,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好惨,惨就哭吧,哭了确实会觉得舒服一点。
当时节目部的总监卓玛站在我旁边看我哭了半分钟,说:“好了,哭好了是吧,跟我进去。”
我跟在她的后面进了后期机房,机房里除了后期编辑,多了一位后期主管。卓玛问清楚整件事的来龙去脉,然后把一本小说放在了桌子上,对后期人员说:“以后刘同的包装提纲必须给我完成,哪怕他当天晚上给你一本小说,第二天你也要给我包完,要不你就别干了。”
我站在她的身后看不清她的表情,不知道是微笑着说的,还是严肃着说的,其实那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我只知道我在北京最无助的时刻,卓玛站了出来,用她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给我答案,让我知道自己无须为工作而妥协。也让我意识到,对于一个北漂的新人,最重要的不是简单的安慰或者鼓励,而是在他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和他站在一起。站在一起,比说什么、做什么都重要。
时间回放几年。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泾渭分明的青春,像鸡尾酒,被一路上记得住又记不住的调酒师把弄在手中。晃动晃动,透过玻璃,最终能看得到清晰的走向。
一些人对我们做了一些事,有人只当是日常生活中的无心之举,有人却能读出一个轮回的历史。一些温暖,能让你发光发热,并把这光和热传给他人。一些伤害,也能让你亮出胳膊,提醒自己何为底线。
那时年纪小,不知道如何表达心中的感激,只能用记日记的方式留存,等到多年之后的某一天,装作淡定地说,你知道吗?那时你对我真好。说者有心,听者却早已忘记。也许对方根本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值得歌颂的事,也许这对他们来说只是平常,也许你并没有及时答谢,以至于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们没有这么对待过别人。
我们常问“为什么”,沉下来看一切,生活是什么,你就是答案。
我希望你是一个优秀的人。
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精选篇二
影星范冰冰去过很多国家,可是每次别人都问她“你是来自日本,还是韩国”,没有人问她“你是来自中国吗”。
那一年,她又要参加戛纳电影节,要做一件礼服,她想了很多,决定做一件不一样的礼服,要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来自中国。
范冰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设计师许建树,很快设计师按照她的身高、肤色等特点设计出来“龙袍”裙。上下五千年,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积淀,成为中国的象征。范冰冰看后很满意,就这么定下来了。
第63届法国戛纳电影节开幕了,范冰冰身着明黄色的龙袍礼服,礼服上绣有两条高高跃起的飞龙。出现在红毯上时,她立刻引起当地留学生热情的欢迎,他们高声呼喊范冰冰的名字。
这次再也没有人问范冰冰是哪里人了,她穿上这件“龙袍”,无须开口,也无须解释,只要往那一站,大家就知道她不是来自日本,而是来自中国,她为此觉得骄傲与自豪。范冰冰穿起龙袍礼服气场不凡,闪耀全场,既在国际舞台上穿出了中国特色,又展现了个人魅力。范冰冰借戛纳这个国际舞台向全世界展现了华美的东方神韵,这一消息很快铺天盖地,在《伦敦日报》这些海外的报纸上也上了头条。
范冰冰“龙袍”首秀之后,“中国风”的礼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场合,无论是网络售卖、博物馆珍藏,还是国际各大典礼中,龙、凤、牡丹、青花瓷等各种元素开始席卷全球。
后来在所有重大国际场合,范冰冰都特别注意着装设计,中国元素成了她固定的着装搭配元素,也就是说她把中国穿在了身上。
名人励志成才的故事精选篇三
时至今日,成龙不光是功夫巨星,也是慈善明星。
有人问他,艺人做慈善是不是为了作秀,有没有假的?很尖锐的问题,成龙答得更干脆:“有!我就是从假的做起的。”坦诚得让人吃惊。
成龙刚出道时,给别人做武打替身,高风险低收入,还被人瞧不起。忽然一朝成名,片酬从3000元猛涨到480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夜暴富”。幸福来得太快,那时他才二十出头,以前过惯了穷日子,一下子有了这么多钱,都不知道该怎么花。他一口气买了七块不同品牌的世界名表,一个星期有七天,正好每天换一块。然后,他天天呼朋唤友,喝酒唱歌,挖空心思向别人炫富。
名气越来越大,很快有人邀请他参加公益慈善活动。他说,我不去,没时间。的确没时间,他白天要拍电影,晚上要喝酒跳舞,自己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管别人的事。人说,我们都安排好了,不要你做什么,只要你去就行,就一天时间,而且对你的形象和电影都有帮助。好说歹说,他总算勉强答应了。
那天的活动是看望残障儿童,看到成龙出现在眼前,孩子们都高兴极了,大声喊着他的名字。
助理告诉孩子们:“成龙大哥工作很忙,但是每天都在想着你们,他昨天晚上没睡觉,今天就抽空看你们来了。”别人把他捧得越高,成龙就越心虚,他本来是不愿来的,昨晚没睡觉其实是在舞厅过夜。“成龙大哥还给你们带了礼物呢。”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成龙却傻了,都是别人事先安排好的,他根本没想过要带礼物,甚至不知道礼盒里装的是什么。
每个孩子都得到了礼物,一一上来跟他说“谢谢”!看到那一张张稚嫩而又纯真的笑脸,他忽然感到无地自容,自己明明欺骗了这些孩子,换来的却是最真诚的回报。他不敢暴露心思,只好把假戏继续演下去,装着表情自然的样子,接受孩子们的道谢。
“你想我那时有多坏!”许多年后,成龙这样解剖自己。
那天临别之时,一个孩子拉着他的手问:“成龙大哥,明年你还来吗?”他说,我来。第二年,他带上了精心准备的礼物,如约而至,欠了一年的心债总算了偿。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每次都有崭新的体会,成龙就这样走上了慈善道路。当他第一次很不情愿地参加慈善活动时,本以为是一场很快就会结束的作秀,没想到竟成了一生的事业。
这些事,他自己不说,永远没人知道。说出来,我们对他的敬佩有增无减。
《资治通鉴》记魏国国君安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安王却不赞同,说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然流露。孔斌的回答很经典:“作之不止,乃成君子。”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只要这个人不停地强迫自己做好事,慢慢地习惯成自然,到最后弄假成真,就成了真正的君子。
孔斌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人有时会误入歧途,也可以走入善途。做一件善事,不见得非要有多么高尚的动机,哪怕是作秀,那也是善良的秀。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只要你去做,就比那些袖手旁观说风凉话的人高尚得多。
成龙说:“在我做慈善的过程中,一些人也慢慢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好人不是圣人,也会不断地成长,需要自我完善的过程。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和鼓励,少一些苛责,这样好人才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好。给别人一个做好人的机会,本身就是一件好事,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