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登基称帝后,豪格并不是太受宠,也不是太受宠
豪格在杀妻的时候,忽视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他爹皇太极,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皇太极喜欢海兰珠,可以不顾松锦大战正在进行的局势,从火线返回探视;皇太极对待明朝降将,标准套路就是解下大衣给对方披上,原先是什么官职就给什么官职,毫不吝啬;皇太极对待归降的汉人,多次给予优惠政策。
至于他干掉阿敏、莽古尔泰两大势力,并不代表他残忍,是“家天下”的必经之路。事实上,皇太极是一个相当厚道、重感情的君主。
其实不管是《实录》还是《清史稿》,在此事件前后都没有豪格暴虐、滥杀的记录。而现在,豪格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竟然手刃了发妻,你说皇太极会怎么想?
然而至少在当时,皇太极并没有立刻表露出不满。
崇德元年,皇太极登基后,封大贝勒代善为和硕兄礼亲王,封贝勒济尔哈朗为和硕郑亲王,封多尔衮为和硕睿亲王,封多铎为和硕豫亲王,封豪格为和硕肃亲王,封岳讬为和硕成亲王,封阿济格为多罗武英郡王。
以上排名有先后,前四个同辈按年龄,后三个按尊卑。从这种排序你可以看出,努尔哈赤生前十分喜爱的多铎和阿济格,地位都遭到了很大的削弱。
至此,作为晚辈的豪格成为六大亲王之一,并分管户部。
然而封王不久,豪格就因“党岳讬漏上言有怨心”,翻译过来就是跟岳讬结成秘密的小团伙,表露出对皇太极的不满,处罚措施是从亲王降到贝勒,罚银一千。
这个岳讬是代善的长子,虽然代善打小就不太喜欢他,但毕竟是亲儿子。估摸着这件事儿其实就是豪格跟岳讬走得太近了,引起了皇太极的注意,毕竟半年前皇太极刚刚敲打了代善,这会儿两家的儿子又搞到了一起,所以皇太极就敲打了一下豪格,给他个警告。
这件事儿也发生在豪格杀妻后不久,也说明皇太极对这个亲儿子已经有点不满意了。
崇德三年九月,清军再次攻入内地,豪格率领军马自董家口破边墙而入,在丰润击败了明军。攻下了山东,招降了高唐,劫掠一番直至曹州,又攻下了东光。
大军班师后,皇太极按其功劳,赐给他两匹马、白银一万两,并让他再次管理户部的事务,恢复原来的封爵。
崇德五年,松锦大战,豪格奉命和多尔衮一起在义州屯田,之后两人又一起包围了锦州,然而豪格因为军队驻扎位置不对再次获罪,被降为郡王。
这是多尔衮、豪格矛盾的发端,后面我会详细讲解。
这已经是短短的五年内豪格再次被降职。
之后的崇德七年,也就是松锦大战胜利后,豪格因军功再次恢复原封,被赐马鞍一副、蟒缎百匹。
从以上经历你可以看出,皇太极登基称帝后,也就是崇德年间,豪格并不是太受宠。
崇德七年是1642年,此时皇太极的健康状况已经已经开始恶化,而此时他的子嗣情况如下:
长子豪格,33岁;次子洛格,已死;三子洛博会,已死;四子叶布舒,15岁;五子硕塞,13岁。除此之外再没有十岁以上的儿子了,而当时的福临,才4岁。
除豪格之外,唯二可以培养一下的就是叶布舒、硕塞,他两的生母却都不在崇德五宫之内,也就是地位都很低。豪格好歹当过嫡长子,这两个都算是庶出。
也就是说,在皇太极死之前,有地位、有资历、有军功、出身尚可的成年皇子,只有豪格一人。
而在皇太极死之前的几年内,他多次因不大不小的事儿降罪豪格,多次降低其爵位,这绝不是培养接班人的做法。
另一个最重要的信号是,皇太极直到死,也没有把自己的两黄旗交给豪格。
注意,两黄旗跟豪格的正蓝旗,皇太极活着的时候都会听皇太极的,但是皇太极死了之后却不一定听豪格的。
之前说过,所谓“旗”,不仅是军事编制,还是户籍编制。一旗之中的旗人们,从上到下关系紧密。可能这个人之前是旗主的秘书,那个人之前是旗主的家奴,互相之间还可能有亲戚关系。而皇太极在之前历次夺旗后,都会将所夺之旗打乱重组,为的就是拆散原先的隶属关系,建立新的从属关系,方便控制。
而他的两黄旗,其实是自己原班嫡系正黄旗(努尔哈赤时期的正白旗)+莽古尔泰的正蓝旗打乱重组而成的,而豪格的新正蓝旗,其实是原皇太极亲掌的镶黄旗。
皇太极之所以要将镶黄旗换色给豪格,而不是直接把莽古尔泰的正蓝旗给他,就是怕豪格镇不住场子。而如果想要豪格继位,就应该提前让豪格管理两黄旗,好让这两旗的部众适应新的旗主。
就像努尔哈赤死之前所做,努尔哈赤晚年将亲统两黄旗的大部分分授多尔衮同母三兄弟,每人15个牛录,其余自己统帅作为亲军。他还有个明确的指示:阿济格是镶黄旗旗主,多铎是正黄旗旗主,将来自己死后,自己统帅的亲军全给多铎。
这才是岗位交接的正确做法,皇太极亲历过这一切,但他并没有这么做。
所以,豪格绝不是皇太极计划中的接班人,至少不是第一顺位。
好啦,那么皇太极心目中的第一顺位接班人是谁呢?就让我们来说说另一位参赛选手,也是位超级大名人,多尔衮。
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出生于1612年11月17日,也就是万历四十年,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生母为乌喇纳喇·阿巴亥。
看到这个“乌喇纳喇”,很多朋友可能会很眼熟。是的,上面提到过,皇太极的继福晋、豪格的生母,也是乌喇纳喇氏。其实这两个“乌喇纳喇”,是同出一脉且还有亲缘的。
事实上,阿巴亥是皇太极继福晋的侄女。也就是说,爹娶了侄女,儿子娶了姑姑,少数民族总是乱乱的。
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才12岁,而那年努尔哈赤已经43岁了。这种大尺度的事情,想想就很兴奋有木有。
跟皇太极不喜欢小姑娘不同,他爹很重口味,非常喜欢阿巴亥。喜欢到什么份上呢?从他两造人的速度就可见一般。
阿巴亥15岁,生阿济格;阿巴亥22岁,生多尔衮;阿巴亥24岁,生多铎。
前面说过,努尔哈赤晚年非常喜欢这三个小儿子,把自己亲掌的两黄旗早早分给了他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对阿巴亥的宠爱。
努尔哈赤不仅考虑死后儿子们的前途,还一并替阿巴亥操持了未来的前途。他曾私下告诉阿巴亥,在他死后,按照收继婚的习俗,要把阿巴亥嫁给长子代善。
阿巴亥听说这事儿后,就私下告诉了代善,代善也很兴奋有木有,毕竟史载阿巴亥“后饶丰姿”。然后阿巴亥就开始偷偷地给代善送吃的,代善也就偷偷地吃,至于他两干没干其他偷偷的事情,我就不知道了。
当时的代善已经因为虐待儿子被废黜继承人的身份,本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聪明的阿巴亥还去给皇太极送吃的。
皇太极礼貌地接受了,但并没有吃。皇太极之所以不吃,是因为阿巴亥抢了他妈的地位。本来他的生母孟古是大妃,然而在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的第二年,孟古去世了,阿巴亥成了大妃,自己从嫡出变成了庶出。这皇太极要是不嫉妒那三个小儿子、不恨阿巴亥,那就不正常了。
阿巴亥,长得确实不错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阿巴亥跟代善过于亲密的关系,很快就被人发现了。
努尔哈赤的小老婆塔因查,经过长时间的侦查,向努尔哈赤告发了阿巴亥的一系列不正常举动。
例如:阿巴亥经常深夜出宫,密会代善;聚会的时候跟代善打情骂俏,眉来眼去;偷偷给代善送吃的;将宫内的金银送给阿济格和娘家人。
努尔哈赤听闻大怒,严厉斥责了阿巴亥,以“私藏金银”的罪名将其休弃,并抄了阿济格和她娘家人的家。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阿巴亥只能带着小阿济格住草屋、采野菜,就当一切美好都将逝去时,努尔哈赤出于对阿巴亥的深厚的感情,在休妻后一年又将阿巴亥召回,将其重新立为大福晋。
再之后,就是阿巴亥殉葬了。
以下内容来自《太祖武皇帝实录》,比较易懂,我就不翻译了。
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之殉。”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子多尔衮、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无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辰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
关于阿巴亥的殉葬,很多电视剧都认为是皇太极主谋。但是根据《实录》的记载,是努尔哈赤认为其“留之恐后为国乱”,才让其殉葬的。看似是有一定道理的,毕竟努尔哈赤之前就曾休妻一年。
但是我们在分析史料的时候,一定要本着最合理才是最真的原则,我在分析史料的真伪时,比较习惯看一件事情的结果,结果对谁最有利,谁就是最大的始作俑者,也就是嫌疑人。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阿巴亥是正妻,而且两人感情十分深厚。如果阿巴亥不殉葬,那么按照北方少数民族收继婚的习俗,她将嫁给努尔哈赤的几个长子之一。不管是嫁给哪个长子,其政治势力都将大增。
嫁给代善,将会拉来代善的两红旗;嫁给莽古尔泰,将会拉来他的正蓝旗;不管怎么嫁,她和她的几个儿子都将成为八旗第一势力。因为她之前与皇太极的矛盾,皇太极都不可能顺利继位。
所以,只有她死了,皇太极才有机会上位。所以她的死,至少有一半的可能是皇太极操纵的。
而阿巴亥的死,对多尔衮却并非坏事。
努尔哈赤生前虽说对多尔衮三兄弟厚爱有加,但不代表对多尔衮有多好,具体表现之前都讲过。除了分的牛录少之外,在天命年间许多重大活动中,都不见多尔衮的踪影,而比多尔衮还小的多铎则多次参与。
在努尔哈赤时代,还有一个事件相当能够反映多尔衮的地位。天命五年,在努尔哈赤宣布废黜大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后,“立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
这个排名很有意思,前七个人是按照年龄排序的,阿敏最大,莽古尔泰小一岁,皇太极、德格类同岁次之,再往下是岳讬和济尔哈朗、阿济格。唯独最后两个,多尔衮和多铎,多尔衮是兄,却排在弟弟多铎之后,这也反映了努尔哈赤的喜好。
在这种情况下,皇太极如果一味打压三兄弟,会激起什么后果不好说,毕竟人家三个掌管两旗,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旗,搞不好八旗内部会分裂。
所以皇太极的策略是,拉多尔衮,打压多铎和阿济格。
在皇太极执政时期,大部分实权派的皇亲国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整治。
之前提到过的,莽古尔泰一系均被搞死,阿敏也被搞掉,代善、多铎被狠整过,阿济格、杜度被夺旗主之位,连皇太极的亲儿子豪格都被降级两次。唯二的例外,一个是多尔衮,一个是济尔哈朗。
多尔衮和皇太极名为兄弟,实际年龄则更像叔侄关系,多尔衮比皇太极小了整整二十岁。
正是因为多尔衮年龄小、不受老爷子待见,皇太极感觉其没有威胁,是瓦解三兄弟的重要棋子,所以格外看重多尔衮。而皇太极登基后,多尔衮也开始了他大放异彩的历程。
天聪二年,多尔衮就随其兄皇太极进军蒙古察哈尔部。多尔衮有战功,皇太极赐号墨尔根代青,意思是聪明的统帅。
天聪三年,多尔衮跟随皇太极自龙井关入攻入明朝内地,多尔衮和莽古尔泰一旗攻下汉儿庄,然后继续攻击通州,进抵北京城下。在广渠门外大败袁崇焕、祖大寿的援兵,又在蓟州歼灭明朝山海关的援兵。
天聪四年,清军班师,途中多尔衮与莽古尔泰再次击败明军。与他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阿敏,他被孙承宗击败,皇太极趁机将其夺旗幽禁。
天聪五年,皇太极仿照明朝建立六部,采用分管领导制,让几个亲王分管六部,多尔衮被委任分管吏部。这一年,多尔衮十九岁。
如果你观察一下截止此时的战绩,多尔衮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清初的几个猛将,豪格、阿济格、多铎甚至济尔哈朗都有类似的成绩,不足为奇。而皇太极却刻意拔擢多尔衮,就是为了在他的绝对亲信,也就是济尔哈朗、豪格之外,培养一个既有能力、又忠于自己的人。
让一个十九岁的少年分管吏部,掌握人事举荐大权,足见皇太极对其的信任。
当然,多尔衮自己干得也不错。
在清初,要想干好人事工作,首要一条是要懂多门语言。
因为清朝在关外的统治地区,满、蒙、汉、朝杂居,各族官员都有,你作为人力资源领导,连正常的沟通都做不到,还怎么考察干部呢?
但就是这么个前提条件,当时的很多王公、贵胄都达不到。皇太极年轻的时候就不会汉语,与明朝投降的官员交流都需要通过“通事”(翻译官);而赫舍里·索尼,他就是因为精通满汉两种语言被迅速拔擢的。
“太祖以其(索尼)兄弟父子并通国书及蒙、汉文字,命硕色与希福同直文馆,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
而之前我解读多铎的进兵策略时,发现他说的话根本听不懂,很可能就是满文汉译后词不达意造成的。
多尔衮则不然。
代善第三子萨哈璘就曾评价多尔衮:
“通满蒙汉文义。”
这个萨哈璘自己就是满人中难得的饱学之士,他精通满、蒙、汉文,有谋略,深得皇太极赏识。他说出口的评价,应该是很中肯的。
但是请注意,通文义的意思大致相当于今天的会阅读理解。这要是没有语言环境而要学习外语的必经之路。
皇太极也曾经评价多尔衮:
“于昆仲之间读书最勤”
意思就是多尔衮很好学,经常读书。
你要知道,当时的满人,基本上没有自己出版的书籍,所以多尔衮只可能是读汉人的书。这里还有个事儿,从侧面反映了多尔衮确实是精通汉语的。
清实录载:顺治三年出版了满文版《洪武宝训》,但是顺治二年的《摄政王起居注》,多尔衮就说自己读过此书。
而读汉人的书,那一套套拉人打人、封官许愿的本领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多尔衮在朝内广开羽翼。
他举荐的人有:希福、范文程、鲍承先、刚林等等。在此之前,文人在朝堂上的地位是很低的,但是多尔衮掌管吏部后,大大改变了这一现状。而在当时,以精通各族语言闻名的,只有多尔衮、萨哈璘、希福、索尼、刚林这五位,而其中又以多尔衮与皇太极亲缘最近,所以多尔衮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此外,这五个人中还有一个皇太极的铁杆儿心腹,赫舍里·索尼。
除了选用人才,在多尔衮的倡导下,皇太极还对政府机构作了重大改革,确定了八衙官制。自此之后,各级管理的选拔、任用都经多尔衮之手,其势力开始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