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二战时期日军对准尉军衔的分类最为直观,它被单拉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即士官、准士官、下士官三级中的“准士官”一级,而日语中士官就是“军官”,所以准尉就是“准军官”或者称为“预备军官”的意思,是介乎于军官和军士(避免混淆暂不写作士官)之间的一档特殊军阶。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正因为准尉还不是正儿八经的军官,所以它甚至不可以当小队长和联队旗手,那也必须是少尉军官的军职(战时代理不计),而只能担任小队副或者中队里面的司务长等职务,这个界限还是非常清晰的。日军的准尉服役年龄上限为40岁,而正式少尉军官是45岁,并且挂上准尉军衔以后,军旅仕途也就基本到头了,它是军士晋升的最高级别,非特殊情况不可能再晋升少尉。
准尉军衔在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中的设置非常普遍,从侵华日军到中国军队,乃至于欧洲军队,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里面率领一群女兵的那位大哥,军衔就是准尉。而从他的年龄就基本可以看出,准尉与正规军官的不同,众所周知,军官学校毕业生授予中尉或者少尉军衔时,也就是刚刚毕业的20多岁。
二战日军准尉
因为“准尉”并非军官学校的科班出身,而通常是在军士中提拔起来的预备军官,属于职业士兵和职业军官两者之间的临界点,一个士兵熬到老兵才有可能被提拔为军士,而一名军士还得表现优异才能被提拔为准尉,如此熬来熬去,许多准尉都已经是胡子拉碴了,实际年龄反而经常超过少尉军官。
“准尉”军衔起源于沙皇俄国,1649年沙俄军队首次称旗手为准尉,然后于1712年正式设立了准尉军衔,作为步兵和骑兵中的最低军官军衔。随着这一军衔在各国军队中的普遍设立,其级别、地位和含义也不尽相同,粗略分起来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种也是比较主流的,就是前述日军的准尉设置:列为军官与军士之间的一个非官非士的独立等级。
55式军衔的海军准尉
当然也有第二种情况,就是列入军官行列的尉官最低档,以及第三种情况:军士当中的最高档,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准尉军官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而如果是第三种情况也表示军阶到头了。正是由于各国军队对准尉赋予的含义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论,综合起来看,准尉不是“正式军官”的地位设置仍然是主流。
受苏式军衔体系的影响,我军在1955年授衔时虽然没有正式写入条令,但却事实授予了“准尉”军衔,对其地位的设定为:算干部但不算军官,在军队内部称之为“预备军官”,那么实际上,也是前述的第一种情况。在军事院校还没有形成体系,在军士层级还不健全的时代,准尉衔级承担了军官与士兵之间补充角色:职务也是副排长或者用来提拔资深技术军士。
日寇陆军军衔
因为在当时的军衔设置中,尉官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四档,但是部队中有十余万副排职干部没有合适的军衔授予,所以最终暂设了准尉衔,据统计最后授予者多达11万名。同时在军士(士官)一档上,仅设置了上士、中士和下士三级,按现代军队的需求来看,显然是不健全的。
但是在1988年的第二次授衔中,我军在下士、中士和上士这原有的三级军士之上,增设了“军士长”和“专业军士”两档,这也符合当时世界军队的潮流。按规定,军士长军衔的授予要经过军队院校的一定培训,然后任命为基层行政职务,也授予专业技术领导职务的士兵(军士长后面增设到四级,已经比较完善),这其实就涵盖了原来“准尉”的所有军务,因此准尉军衔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55式军衔
第二次授衔本着和平时期从简的原则,在高级军衔中取消了元帅、大将的设置,而在低级军衔中,则取消了大尉和准尉的设置,形成上尉、中尉、少尉、各级军士长、三级士官的结构,是比较符合我军实际的,至此,准尉军衔就在我军的军衔体系中消失了。
当然,世界各国的军衔体系各具自己的特色,目前一些外军仍然保留着准尉军衔的设置。
国民党陆军军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