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通过了解

历史网编2023-10-29 07:591700

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区域开发。

【教材分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长的一段以分裂为主的时期,政权最多,头绪复杂。本课将首先梳理政权更迭,再重点探究经济发展与民族交融。

此外,本课相关内容在现行部编初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安排有“三国鼎立” “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交融”等课。在史实叙述上,初中更为详细。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叙述,初中安排有“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一整课的内容,部编版教科书只有约 260 字的一段话。如何在衔接初中的基础上追求不一样的高中历史课堂,是当下中学历史教学必须面对的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构建时空坐标,知道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及流民南下等,知道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实,认识其对于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历史意义,培养民族认同感。

3.结合江南地区的开发以及北方战乱,体会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体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通过相关材料引导、合作探究,培养解读材料、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江南地区的开发;民族交融。

2.难点:少数民族融合的推进过程及影响。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汉时期的状况,具有一定基础,且已经初步具备历史学习所需的素养和能力。政权更替较为简单,可交给学生;但是区域发展及民族交融较为复杂,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教学过程】

(分组探究)师:请大家结合教材自主归纳并在书中标出这个时期政权更迭的重要情况。

一、时代之乱:动荡与对峙

材料一:

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后宫嫔妃“殆将万人”。

——《晋书·武帝传》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西晋]江统《徙戎论》

问题一:为何西晋的统治如此短暂?

材料二:(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问题二:据材料及P28历史纵横指出东晋政治的特点?

探究一:史载,前秦兵力六倍于东晋,北魏国力在孝文帝改革前就已经压倒南方,为什么两个政权没能实现统一?

总之,当北方民族与文化问题尚未解决之时,则南北分;一旦解决,则南北合。因为这个问题一解决,北方内都便无民族沖突,北方潜在的强有力的经济与武备力量遂能发挥出来。这是南朝抵挡不住的。

——万绳楠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十四篇第二节

二、时代之新:发展与交融

(一)经济发展:江南开发

材料三:

(江南)地广野丰……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宋书》

(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问题三: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

(二)民族关系:民族交融

材料四:

东汉末年以来,各地封建军阀长期混战,中原地区人口大量死亡,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三国及西晋统治者为补充兵源、发展生产,鼓励甚至强制少数民族入迁。……晋武帝在位时,仅匈奴入塞者就有三十万左右。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

问题四:西晋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

材料四: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西晋]江统《徙戎论》

刘聪(匈奴汉赵政权的皇帝)“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颂五十余篇。”

(北魏)南迁,革夷从夏。于是中朝江左,南北混淆,华壤边民,虏汉相杂。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

问题五:民族交融的表现。

材料六: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司马光:《资治通鉴》

到6世纪初,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比过去增多。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比西晋太康年间南北方合计还要多出一倍。北朝的强盛来自……变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 ,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中央政权所在之地洛阳汉化愈深,则边塞六镇对于反对汉化之反动则愈甚,卒酿成六镇之叛乱。

——陈寅恪

问题六: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影响。

(三)课堂小结

政治:发动为实现统一的战争,并多次出现短暂或局部的统一

经济:江南开发推动南方农业进入精耕细作的时代,南北差距缩小

民族:南北方都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

(四)反思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