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之女儿朱令铊中毒

社会网编2023-10-28 09:507780

朱令投毒案凶手_朱令中毒案件_朱令中毒案

朱令一家近照。图片来源网络

朱令中毒案件_朱令中毒案_朱令投毒案凶手

中毒前的朱令。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一起19年悬而未破的案。朱令,一个简约伶俐的名字,因复旦投毒案而重回公众视野。

这名曾经的清华大学才女,祖籍温州乐清。1995年,她被确认为铊中毒,铊含量远超医学致死含量。虽经救治,但仍留下严重后遗症:智力、视觉、机体和语言功能严重受损,生活无法自理,18年来一直靠双亲照顾。今年,朱令的双亲均已72岁。

“警方说是人为投毒,谁是凶手?”朱令的父亲吴承之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十分平静。他称从1995年朱令出事后,再没有回温探过亲,“我在等,等一个真相,还我孩子一个公道。”

吴承之所要的这个真相,看似只差一步,但又似乎还很远,很远。

朱令父亲原是温州虹桥人

“我是乐清虹桥人,祖籍就是这里的。”这是吴承之接到记者电话后的第一句话,“虹桥”二字,他特地用乐清方言强调了一下。

1950年,因父母工作调至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9岁的吴承之随父母举家迁往上海。18岁那年,吴承之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落户北京,成家立业,退休前是一名地质学专家。

在乐清度过童年的他,仍会几句简单的家乡话,“说得不顺溜,不过我基本能听懂乐清方言。”这名已经72岁高龄的老人,依稀记得自己所在的村叫“吴宅”(经记者查询,乐清虹桥确有一个吴宅村),他称多年前,村里还找他入过族谱,“我是‘承’字辈的,辈分比较高。”

他的二妹和一些远房亲戚还住在乐清,大妹和小妹则生活在上海。朱令出事之前,吴承之称自己会经常回老家探亲,“但1995年后,我再也没回去过。我的生活全变了,我要照顾孩子,还要等公安的调查结果。”他的语气显得苍老无力。

吴承之称自己如果不是精力有限,也很想回温州看看这里的变化,“所以我一听说你是家乡的媒体,顿时有了亲切感。”据帮助朱令一家的志愿者介绍,这些天来要求采访的记者不计其数,吴承之大部分婉拒。就在昨天,他拒绝了一家外媒记者的采访。

一曲《广陵散》后,毒发中断音乐梦

吴承之的爱人朱明新与他同岁,两人在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相识,后结成连理。

他们曾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吴今随父姓,小女儿朱令随母姓。吴今当年考入北京大学,朱令则进了清华大学。这个让人羡慕的知识分子家庭,却接连遭遇命运的坎坷安排。

1989年,大女儿吴今在大学的一次郊游活动中意外坠崖去世。吴承之夫妇还未走出悲伤阴影,小女儿朱令铊中毒的噩耗又至。

当时的情景,是吴承之一辈子都抹不去的记忆。

朱令当时是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的学生,她是校民乐团的主力,同时还是一名游泳健将。在失去大女儿后,这个多才多艺的二女儿,寄托了吴承之夫妇的所有梦想。

1994年12月11日,北京音乐厅舞台中央,一袭白衣的朱令轻抚古琴,独奏一曲《广陵散》。这是她的最后一次演出,获得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然而,在演出之前,朱令已经三天吃不下饭,铊毒正在她体内发作。

演出结束第二天,朱令突然病得厉害,全身多处疼痛,并且开始掉发。父母将她送往医院治疗,病因无法确诊,好转后回家休养。

次年,新学期开始后,好强的朱令回到学校。但仅过了10天,再次发病,被送入ICU,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陷入长达两个月的昏迷。

经过反复诊断,朱令的病因让吴承之惊诧:铊中毒,而且是二次中毒,铊含量比正常值高出一万多倍。

不久,警方的调查结果更是让他倒吸一口冷气:人为投毒!

十万人白宫网站请愿,吴承之叹“公道自在人心”

究竟是谁下此毒手?

在吴承之的叙述中,一直用“那个人”称呼作案者,“那个人为什么就能逃脱法律制裁?我必须要给女儿讨回一个公道。”说到此处,吴承之平静的语气终于浮出了一层涟漪,“我们等了19年,就为了等一个真相!”

而在网络及一些媒体的报道中,频繁地出现朱令室友孙某的名字。媒体称警方曾传讯、突审过孙某,但无果而终。此案至今没有侦破,而孙某也改名后移居美国。

“朱令案”再度引发关注后,一名一直关注此案的美籍华人向白宫网站提交要求调查孙某并将其驱逐的请愿信。目前,已有超过10万人在请愿信上签名,达到美国政府对请愿作出回应的签名人数门槛。

对于“请愿”一事,吴承之称自己家中订阅了《环球时报》,他也是前天从报纸上看到才得知这事,并不认识发起这次请愿的志愿者,但他不愿对此做过多评价,只称“公道自在人心”,并连声感谢网友对朱令的关爱和声援。

聊到此处,时间已是昨天下午5时30分,吴承之突然想起了什么,忙说:“不好意思,到点了,我得和老伴给朱令做饭、喂饭去了,下次再谈吧。”

这是他近20年来每天最重要时刻,也成为老人的最大支撑力量。二老已年过七旬,目前基本靠退休金维持生活。关于往后的生活,吴承之不愿提及,照顾女儿,乐观地过好每一天,等待真相的到来,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

前天中午12时,朱令妈妈朱明新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表示,“我一定会继续申请信息公开的,希望能有一个结果,给朱令一个交代。这是我一个特别重要的期望。”

中毒多年的朱令表现让人吃惊,会算两位乘法

昨天,记者联系上《解放日报》驻北京记者站记者柳田,她此前曾专访过朱令一家,也是她最先透露了吴承之祖籍温州的信息。

柳田称,她通过多种方式,终于联系到近年来一直照顾朱令的志愿者李赢。在和李赢进行多次沟通下,朱令父母同意接受采访。柳田跟随李赢来到朱令位于北京丰台区的家中。

当天,柳田见到了朱令的父母,朱令父母表现出来的乐观、坚强和隐忍让柳田动容。“朱令的家不大,家具都有些年头了,但打理得很干净。当天采访时,我常常听见隔壁房间有‘哐当、哐当’的声响,知道朱令在隔壁做康复训练,我很想冲到隔壁见她一面,但在采访前,李赢就说不愿意任何人打扰朱令,我也答应了她只采访朱令父母,我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朱令,希望她能坚强地活下去。”柳田说。

志愿者李赢是一名教师,为人热情,讲话语速很快。她说自己每天除了本职工作之外,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朱令的工作中去。她说,朱令的身体状况虽然不容乐观,但朱令的表现还是让人吃惊。比如朱令会算两位乘法、会在她的提醒下说出“赢”这个英语单词win。记者胡建国刘彩玲

新华网七问朱令案

新华网前天发表题为《舆论呼吁及时澄清“朱令案”传闻》文章称,警方有责任、有义务向公众澄清并及时回应:

1案件19年悬而未决究竟是何原因?

2警方当时掌握了哪些证据?

3案子卡在哪里?

4当初警方“只剩一层窗户纸了”的表态是否属实,又指向哪个嫌疑人?

5对朱令家属的询问乃至申请信息公开,究竟为何搪塞、不予告知?

6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情形”具体指的是什么?

7当年本案有没有受到权力的不正当“干涉”?

[新闻链接]

铊中毒

铊是一种重金属,其化合物有剧毒,曾用于灭鼠。铊对哺乳动物的毒性高于铅、汞等金属元素,与砷相当。铊具有强蓄积性毒性,可以对患者造成永久性损害,包括肌肉萎缩、肝肾和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伤等。一般认为,铊不足1克的剂量可能置成年人于死地。

复旦投毒案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

经警方初步查明,黄洋室友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3月31日中午,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洋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目前,林某已被以故意杀人罪提请逮捕。随着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国内的主流媒体开始重新报道朱令中毒案。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