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先生撰写的《杜甫传》,带你认识一个完整的杜甫
主讲人 王瑾
江苏新闻广播《政风热线》主持人
全国新闻界“好记者讲好故事”最佳选手。主创的《政风热线》节目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
本书导听
唐朝大诗人杜甫出身名门,7岁写下第一首诗,十一二岁就因诗文展露头角。然而,他后半生穷困潦倒,做过俘虏、卖过草药、儿子饿死……59岁客死船上。
当“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相遇,杜甫终生都是李白的“小迷弟“。
杜甫晚婚,夫妻恩爱,他写了很多诗给妻子,被梁启超称为大“情圣”。
本书作者冯至在抗战时经历了携家带口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在杜甫的诗中找到了共鸣。他以杜诗为根据,“用一个现代人的虔诚的心与虔诚的手描绘出一个唐代的杜甫”。
✦
你将收获
✦
■ 不同于杜甫在教科书中相对刻板的凄惨形象,还原真实的“诗圣”成长史,让你了解一个真实的杜甫。
■ 结合杜甫诗作讲述其坎坷经历,帮助你全面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
作者介绍
冯至
诗人、翻译家
著有诗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被鲁迅称赞为“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
打开小程序购买本书
音频文字稿
(上下滑动查看)
提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大家的脑海中是不是会立马浮现出一个干瘦的、带着顶破帽子、苦兮兮的老人形象呢?确实,我们语文课本上的杜甫就是这样的。然而,难道杜甫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大家知道他年轻时的狂傲甚至比李白还高出一截吗?他虽然一生多次流亡却一直是个“宠妻狂魔”吗?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冯至先生撰写的《杜甫传》,带你认识一个完整的、不一样的杜甫。
冯至是我国著名的现代诗人,鲁迅先生曾经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抗日战争期间,冯至跟随西南联大颠沛流离,带着妻子孩子躲避战乱。这段经历与杜甫的流亡十分相似,也正是在战乱中,冯至完成了这本《杜甫传》。冯至曾有这样一句诗:“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少陵是杜甫的字,这句诗的意思就是说,当他和杜甫一样,经历了战乱、流离的痛苦之后,才觉得自己真正读懂了杜甫,他切身感受到,杜少陵写的每一个字都是饱含血泪的。所以,和历史上那些杜甫的“粉丝”一样,冯至是带着“真爱”来撰写这部《杜甫传》的。
作者按照不同的人生阶段,用十三个章节将杜甫的故事娓娓道来。首先,我们来看杜甫的童年经历。唐玄宗先天元年,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的瑶湾,他的祖上是晋代的名将杜预。他的祖父杜审言也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唐诗三百首》里就收录有他的诗句:“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甫的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杜家的先辈们多半当过太守、刺史、县令一类的官职,我们不难看出,杜甫是出身于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官僚家庭。这样的家庭有田产不必纳税,男丁也不必服兵役,享有很多封建特权。
杜甫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外为官,他是跟着洛阳的姑妈长大的。当时的洛阳虽然不是首都,却也是唐朝的第二都城,其富庶绝不亚于长安,朝中大多高官亲王在洛阳也都修有宅邸。这么看来,杜甫虽然不是首都户口,也算生长在天子脚下了。像其他的世家子弟一样,童年时的杜甫接受了很好的教育,他7岁就写下了第一首凤凰诗,9岁就能临写虞世南的榜书大字,十一二岁的时候就已经因为诗文在洛阳显露头角,一些当地的名士都十分欣赏他。十几岁的时候,杜甫就经常受邀出入各种王公贵族的府宅,“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说的就是这段时间的事情。可见,杜甫并不是一个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小人物,而是一个年少成名、才华横溢的世家子弟。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杜甫学成之后才没有急着去考取功名,而是给自己规划了两次长途漫游。下面就要讲到杜甫的青年壮游阶段了。
什么叫作“壮游”呢?在唐代,壮游在当时的读书人中十分盛行,也就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饱读诗书之后,离开家乡走向大千世界,通过游历来博学笃志。事实上,这种远游说白了还是为了仕途。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来到人文荟萃的都市,用诗文作自我宣传,结交一些权威人士,以期得到赏识和引荐。但是杜甫却将自己游历的地点选在了当时还算比较偏僻的江南,他的目的相对是比较纯粹的,就是想去看看自己所崇拜的六朝诗人笔下的地方。
在这趟长达三年多的游历过程中,杜甫玩得很惬意。后来为了参加进士考试,他回到了巩县故乡。但是考进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其难度可不亚于我们现在的高考。杜甫投考那年,进士只录取二十七名,他落第了。不过年轻的杜甫并不在意,过了不久便开始规划起他的第二次壮游。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岳》就是在这次去山东的旅途中写下的: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写得气势磅礴,其雄心和气概一览无余。这个时期的杜甫,父亲做着兖州司马,他从未为经济问题发过愁,在仕途上也对自己没有什么苛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杜甫一生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听了前面的解读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年轻的杜甫,快乐潇洒,甚至有点轻狂。
结束了这两场长达十年的青春壮游之后,杜甫终于开始考虑自己的前途问题了。他回到洛阳的首阳山下,挖了几个窑洞住了下来,还给自己的住处起了个名字叫“尸乡土室”。住在尸乡土室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娶妻成了家,夫人姓杨,是司农少卿杨怡的女儿,二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在后来杜甫饱经忧患的坎坷一生中,他的夫人杨氏都不离不弃地陪伴着,杜甫也写了很多诗句来表达对妻子的爱意:比如“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再比如“粉黛亦解苞,衾裯稍罗列。”等等。连梁启超都评价杜甫是个大“情圣”。
这个过程当中的另一亮点,是他在一个初夏时节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李白的时候33岁,李白已经44岁了。这两位唐代最伟大诗人的会合与此后结成的友情,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李白,我们都知道,是一个光芒万丈、有着非常强人格魅力的人,杜甫和他一相遇,就被这种风采所吸引了,成了他名副其实的“小迷弟”。受其影响,杜甫也开始尝试李白那种游侠的生活,两人还一起求仙访道,一起打猎骑马、呼鹰逐兔,但更多的时候他们谈论的还是国事。这时的李白刚得罪了高力士和杨贵妃,已经从权力中心离开了,而杜甫还没有开始自己的仕途,但是他俩对朝局却有着相近的认知,对文学也有各自谈不完的见解。两人白天携手同行,晚上就盖一床被子睡觉,常常守着一杯酒谈到天明,关系非常亲密。后来,杜甫要西去长安,李白也准备重游江东,临别时李白送给杜甫一首诗:
醉别复几月?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不过,石门路上的金樽再没能够“重开”,两位诗人此后再也没能相聚。后来杜甫曾经一次又一次的想起李白,在长安时说“白也诗无敌”,在秦州时说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成都时说他“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对李白诗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说完了李杜之交,杜甫人生的春天和夏天也就要过去了。和李白分别之后,杜甫来到长安,安心准备考试,铆足了劲准备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然而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在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开元盛世之后,开始追求长生不老,整天沉迷酒色,宠臣李林甫把持朝政、制造冤狱、排除异己。李林甫当权时还干过一件特别恶劣的事,他操纵了一场科举考试,结果没有一个人及第,他还以此告诉皇帝说,这说明所有贤良的人才都已经在我大唐朝堂了,都是因为您治理得好,这就叫“野无遗贤”啊!而皇帝呢居然默许了这种说法。杜甫的霉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他刻苦准备,参加的就是这场注定没有人能够中举的考试。这个过程中,杜甫在朝当官的父亲杜闲去世,杜家的家境开始逆转,他不得不另谋出路。
唐代文人如果无法走仕途,那便往往选择投靠贵族,杜甫也只好过起了这种半幕僚半门客的生活。这时杜甫已经快四十岁了,这样年纪的人依然毫无功名、没有官职,还要在权贵圈子中游走,确实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但在长安这几年,杜甫最大的收获就是结交了几个好朋友,比如高适、岑参等,这些好友之后都给了他很大帮助。同时呢,由于生活的不如意,杜甫开始把注意力转入到民间,也是在这段时期创作了他人生中一首具有转折意义的诗——《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行》是杜甫第一首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在杜甫四十岁前,留下来的诗大概五十多首,但在他四十岁以后,开始关注百姓生活,他的现实主义诗越来越多。比如和《兵车行》差不多时期所写的《丽人行》,这首诗直接痛斥了当时的杨家姐妹,也就是玄宗的宠妃杨玉环和她的姐妹。“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我们今天在读《丽人行》的时候会觉得很美好,前阵子根据这首诗改编的歌舞也是红遍网络,但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心中却是充满愤懑的,因为与此美好情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百姓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的悲惨现实。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大事,那就是长达7年之久的安史之乱。杜甫还算幸运,他在长安沦陷前的一个月逃了出来,带着家人开始了流亡生涯。这一路的逃亡简直就是在血与火中奔走,险象环生。当时他的一个表侄骑着马,跑着跑着一回头发现杜甫不见了,立即拨马回头,好不容易在难民从中找到杜甫。当时杜甫已经摔倒在泥潭里,晕得起不来,他表侄把他拽起来,拿着刀一路带着他突破重围。
在流亡过程中,他们路过了一位老朋友孙宰家。孙宰给他们杀鸡烹鸭做了一顿饭,杜甫激动之余写下了一首《彭衙行》,描述他在孙宰家所受到的热情招待。所以有时候我们看杜甫的诗,你会分不清这是他什么阶段写的,有的诗写得非常美好,但其实当时的他身处颠沛流离当中。读了这本杜甫传记,你会由衷的感受到,诗句对人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某些极端的处境中,有些人可能已经意志崩溃,但杜甫却还能够有心思写诗,这就是诗句的力量,就是文学和艺术的力量。
当杜甫在连绵不断的荒山穷谷中奔波时,唐玄宗也带着他的贵妃和宠臣向西蜀逃亡,中间经过马嵬坡事变,太子李亨即位。新皇的登基又让杜甫重燃了希望,他决定投奔新皇,却又在路上被胡人俘虏,押到了长安。那时的长安宫城破败不堪,皇亲贵族的鲜血流满了街道,所幸杜甫没当过什么大官,并没有被胡人过分刁难。在被羁押的这段时间,杜甫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首叫作《月夜》,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在我们看来这是一首很温情、美好的爱情诗,他怀念自己的妻子和一对不明世事的小儿女。实际上那个时候他在长安做俘虏,时时刻刻都有丧命的可能。
还有一首《春望》就更有名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后来,安禄山被杀,杜甫终于找到一个机会逃了出去。当时的唐肃宗在凤翔组建了一个小朝廷,杜甫害怕遇见胡人,一路走崎岖小道,经历千辛万苦终于投奔到了朝廷。拜见肃宗时,杜甫衣袖残破,脚踩两只麻鞋,十分狼狈。所谓患难见真情,杜甫的行为让唐肃宗十分感动,他给了杜甫一个职位叫左拾遗。这是杜甫人生当中的高光时刻,他终于当上官了,虽然只是一个八品小官,但是却能够呆在皇帝身边。然而杜甫的这次仕途并不顺利,确实,一个没当过官的人怎么能够懂得皇帝身边的政治斗争呢?那时候的宰相房琯跟杜甫关系不错,后来房琯因为一些事情惹得肃宗不快,杜甫也就跟着不受赏识。肃宗收复长安后,房琯一派被以各种理由陆续贬走,杜甫也被安排到华州,就是华山脚下一个小县城去做司功参军,一个非常小的官。在从洛阳到华州的路上,那时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杜甫见识了民生疾苦,写下了“三吏三别”,“三吏”就是《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就是《垂老别》《新婚别》《无家别》。杜甫的诗能够被称作“诗史”,跟这几首诗有着莫大的关系。
担任华州司功参军不到一年,杜甫便因为种种原因辞职了。杜甫一生真的当官,满打满算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而且官做的也不大。但是由于他特殊的经历,他接触到了以他的阶级原本很难接触到的底层人民的生活,这或许就是他诗歌中历史厚重感的来源。在这段时间里,因为苦难,杜甫从一个优秀的诗人变成了一个伟大的诗人。
辞官之后,杜甫在战乱中辗转于各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坐标就是成都和夔州。如今成都有个著名的景点叫作杜甫草堂,就是他当年住过的地方。在那里,他开垦荒地,种植庄稼、草药,修葺房屋,真正生活在自然中了。杜甫在成都的时候,精神很明显是放松下来了,写了很多描述美好生活的诗。他写《田舍》,说“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他写眼前的虫鸟,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他写春夜的雨,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写夜晚的幽静,说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他还写“嫩蕊商量细细开”,写“自在娇莺恰恰啼”…一个大男人,一个经历了安史之乱、看过那么多生离死别的男人,竟然能够写这样的诗句,可见此人心思之细腻、美好,对于生活的那种感知力达到了极致。
杜甫在成都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还算安乐,这时候罩着他的主要是他在长安做官时结识的好友严武。可是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花果凋零。王维、李白、房琯、郑虔、苏源明、高适,这些杜甫的好友相继死去,不久,罩着杜甫的严武也去世了。在成都唯一的依靠不在了,杜甫没法再在成都待下去了,只能乘舟东下。
杜甫沿着乐山、宜宾、重庆、忠县,一路漂泊下去,大概两个多月的时间,最终到了夔州。在夔州的时候,杜甫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每况愈下了,各种病痛缠绕着他。然而就是在这个情形下,他在两年之内写了四百三十余首诗,占有他全集诗中的七分之二,而且其中不少长篇诗都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比如那首家喻户晓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就足以封神了。
因为当时的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生活虽可维持,但是杜甫还是不愿在此处久住。然而,战乱使得他的路线不断地更改,他从荆州到公安,从公安到岳州,再从岳州到衡阳。杜甫这一辈子除了写诗之外,还有一点技能就是采点草药。过去的草药还能卖上价钱,卖给那些王孙公子,实际上是面子钱。但是在这里,人生地不熟,再没有人会为这个面子买单,杜甫只能和普通商贩一样,采点药摆个摊,缩在一角叫卖,十分辛酸。然而就在这里,杜甫遇到了一个和自己境遇一样悲惨的卖艺人,这个人就是李龟年。一首《江南逢李龟年》传唱至今,所有人在抒发对人生的感怀、感叹,抒发饱含着惊喜的意外但是又有一些困顿的感情的时候,都会用到这首诗。前面两句我们讲过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然后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就是在这样一个落花时节,他遇到了同样漂泊的李龟年,40多年的时间跨度,从一名潇洒恣意的翩翩少年到如今穷困潦倒的悲惨老人,恍如隔世的重逢让人感慨万千。杜甫的生命也在这一年走到了终点。他是在湘江上的舟中去世的,这一年杜甫五十九岁。
当时杜甫的家人也没有经济实力来安葬他,只好把他草草地安葬在当地。四十三年之后,杜甫的孙子杜嗣业才从岳州把杜甫的尸骨请回了老家河南偃师,葬回到他的祖父和父亲身边。在迁坟的途中,杜嗣业遇到了著名的大诗人元稹。元稹对杜甫非常认可,他给杜甫写了墓志铭。杜甫在活着的时候名声并不旺,直到他去世大概四五十年以后,白居易开始推行新乐府运动的时候,杜甫才越来越被大家看重,直到最后被我们封为“诗圣”。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我们感谢杜甫,他用他的生命、用他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巨大的文化遗产。
(本期编辑 李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