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队挖掘西施挖出一件文物,专家:此物只可不可言传
2002年,考古工作者正在鸿山镇挖掘西施情人的墓葬。突然,人群中爆发一阵惊呼,所有人顿时羞得面红耳赤。原来,他们挖出一个文物,专家对此只好尴尬地解释道:此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西施,美丽的代名词,也是最早的间谍美女。然而,这位薄命红颜的一生并不顺遂。她有所爱之人,亦有平凡人生,只因“沉鱼”的美貌,不得不以色诱人,完成救国大任。
西施与范蠡的相识缘于一见钟情,俊男美女的组合常常让人艳羡不已。然而,国家存亡在即,怀抱救国之心的范蠡,与西施结伴前去吴国蛊惑仇敌夫差。
从越国到吴国,范蠡和西施足足走了3年,这期间,西施甚至诞下了他们爱情的结晶。
到了吴国之后,范蠡辅佐夫差,不断迷惑对方,同时进献西施,以此消磨夫差的意志。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473年,用了长达近20年的时间,终于灭掉了吴国。从此,范蠡功成身退。
无论是影视剧还是各种野史,描述范蠡和西施这对爱侣的结局,都是深藏功与名,从此隐退江湖,相伴共筑爱巢。
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随着范蠡墓葬的出土,不禁向世人揭示了一个事实:这段人人艳羡的爱情,其实并没有那么美好。
2002年,京沪高速公路修到了无锡东郊一处叫鸿山镇的地方,在施工队挖掘的过程中,当地的村民发现了一些类似陶片的东西。村民们担心这些是文物,于是第一时间将陶片送到了当地的文物局。
当文物局的人见到这些零七八碎的陶片后,顿时大吃一惊,因为其中一个小物件很可能来自一口编钟。根据陶片的纹理断定,这些文物至少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鸿山镇有一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考古队立刻层层上报,并对现场进行了保护。可是,有一个现象让人不解,施工队破坏的只是墓葬的表层,为何陪葬品会出现在如此浅的土层之上呢?
原来,自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的良渚文化开始,流行一种名为“土墩墓”的墓葬形式。就是在地面之上挖造墓穴,而后在地表堆土,最后形成高大的土堆,类似于我们如今见到的“坟包”。
最终,经过考古队的挖掘,几乎可以断定此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对的,您没看错,这里并非某一个人的墓葬。不过,却埋着让世人颇有兴趣的范蠡。
找到范蠡墓时,专家们的心都凉了半截,因为各个大小盗洞足有十多处,当然,这并未让考古工作者们放弃挖掘。
范蠡墓最先出土了一件灵通剔透的琉璃釉,通过拼接最后形成了一件由8条蛇盘起来的空心球。如今,这件珍宝已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编辑搜图
也正是这件玲珑球的出土,初步验证了墓主的身份就是范蠡,因为这件器物就记载于史书中。
不过,接下来这件文物就是不可描述了。因为单就形状而言,就已经很让人面红耳赤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铜祖”,便可进一步了解此物。
孟子说:“食也性也”,铜祖的出土不免让人感叹,老祖宗其实一点不封建。
事实上,早在西汉中山靖王墓也曾出土过铜祖,不过当时他的那件金缕玉衣更吸引人的眼球,所以很多人也就忽略了这个物件。陕西一座一男七女的家庭墓葬中,也有出土过铜祖哦。
书归正传,据统计,范蠡墓在全国范围内至少出土了5座,真假难辨。不过,唯有鸿山镇这座引起的轰动最大。
因为,范蠡墓出土的最重要的文物,就要属一些记录生平的竹简上,其中一个竹简上寥寥21个字就打破了许多人的幻想。原来,西施和范蠡之间的爱情并不纯粹。
竹简上的一句“蠡与施潜通”,直接交代了范蠡与西施的关系并非缘于爱情,而是见不得光的私相授受。
而接下来这句不禁让人泪目:“三年始达吴,以语儿亭为质,施不得不勉。”
这段话恰好佐证了范蠡与西施历经三年才到吴国的事实,期间,西施生下了儿子,而“不得不勉”则是她被迫必须遵照范蠡的安排,去委身于夫差,原因就是为了保护儿子。
如此看来,范蠡或许从未爱过,而西施的命运何其可悲,又何谈与范蠡共度余生呢?
《浣纱记》中如此写道:“社稷废兴,全赖此举”,于是,西施以一己之力扛起救国重担。她曾以为的爱情,不过就是情浅缘浅的游戏罢了。至于从此身边陪伴的人是谁,已然不重要。范蠡爱的是一副皮囊,而西施不过是他的垫脚石。
自古以来,西施也好,杨贵妃也罢,都是逐利的牺牲品。都说红颜天妒,而红颜却如此薄命,倒不如做个寻常女子来得轻松自在。
关于西施的命运向来有几种猜测,第一便是与范蠡归隐江湖,第二是被夫差的旧部沉江,第三是因为心怀愧疚而自尽,第四则是被范蠡淹死。
至于这位美人真正结局又是什么,还是留给后世慢慢揭开谜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