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谥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网编2023-10-11 14:041870

名称:北京首师大作文导报社;

地址、电话: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

开户行及账号:农行北京玉渊潭支行。

如需发票,请在附言中提供发票抬头及纳税人识别号。

转账后请把转账凭证、姓名、电话、数量、详细地址、邮编等信息发送至:。

欢迎订阅2020年《中学语文教学》

本刊2020年征订工作已经开始,请广大读者朋友抓紧订阅,不要错过订阅时间。

汇款方式:

1.银行转账。名称:北京首师大作文导报社;地址、电话: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05号;开户行及账号:农行北京玉渊潭支行.请在附言中提供发票信息,转账后请把转账凭证、收刊者姓名、电话、数量、(请务必留能收到邮局印刷品的)地址、邮编等信息发送至:。

【摘 要】介绍古代皇帝所拥有的各种号,如庙号、谥号、年号、尊号等,说说它们是怎么产生的,它们的意思究竟是什么,了解这些东西对我们读书有什么帮助。

【关键词】庙号 谥号 年号 尊号

关于皇帝的各种号,如庙号、谥号、年号等,有时会使人混淆。一般而言,一个皇帝有庙号、谥号、尊号、年号、陵号,加本人名字六种称谓。本文对此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庙号

古代帝王死后,必须在专门的祭祀之庙或在太庙里立室奉祀,在奉祀时不能直接称名,必须特别追上一个称号,这就是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清高宗等。庙号在皇帝生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是他们死后由礼官和大臣根据皇帝在皇族中的世系和功绩议定的。庙号起源于何时,学术界没有定论,唐刘知几认为“始自三代”,宋刘攽认为商代的“祖甲”是庙号的开始。实际上“整个周代无庙号,西汉初期也无庙号,我国古代所常见的庙号是西汉景帝时才开始的”[1]。从汉确立的庙号制度开始,开国皇帝均称“祖”,例如汉高祖刘邦、魏世祖曹丕、唐高祖李渊、明太祖朱元璋等;后继之君一般称宗,如唐太宗、宋太宗、宋徽宗、光绪皇帝称清德宗。“在古代,太庙中受祭祀的帝王祖先在数量是有限制的,周制‘天子七庙’,即太庙中受后世祭祀的祖先只能有七个。这七个祖先是最早的开国远祖和最近的六代祖先,合称七庙。” [2] 贾谊《过秦论》所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七庙被毁,就是祖宗太庙被毁,朝代就灭亡了。由于庙号数量有限,所以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西汉十二帝只有五个皇帝有庙号,东汉十三帝只有七个皇帝有庙号。

二、谥号

谥号和庙号一样也是在皇帝死后,由礼官和大臣议定,并且要让继位之君认可才能生效的一种称号。庙号不是每个皇帝都有,但谥号却是每个皇帝都有的,且后妃、一些文武大臣和名儒学者也有谥号。“帝王谥号产生于西周而流行于春秋战国。秦统一六国后,认为这种‘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是一种不敬的行为而予以废止,西汉王朝建立后又重新予以恢复。” [3] 谥号的给予是有规定的,这个规定就是谥法。谥号就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的德行和功绩给予他的一个称号,所谓“盖棺论定”。一般说来,谥号可以分为三类:美谥、平谥、恶谥,美是褒,恶是贬,平是怜。所谓怜就是同情的意思。“属于褒扬的美谥有神、圣、明、文、德、武、成、康、穆、昭、庄、惠、敬等。属于同情的平谥有:伤、殇、悼、闵、哀、怀等。属于贬抑的恶谥有:荒、夷、灵、厉、戾、炀、丑、幽等。”[4] 每一个谥号的字,都有特定的含义。如美谥的“圣”,根据谥法,有两条:“扬善赋简曰圣,敬宾厚礼曰圣”;如“文”有六条:“经维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都是好字眼;属于平谥的如“未家短折曰伤,短折不成曰殇”;再如恶谥的“荒”,“凶年无谷曰荒、外内从乱曰荒、好乐怠政曰荒”。我们熟悉的历史上的周幽王,那个“幽”字有三种意思:“壅遏不通曰幽,蚤孤辅位曰幽,动祭乱常曰幽。”照理说,谥号的选定应该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和业绩来定,但是在专制社会里,这个很难做到,哪一个继位的皇帝愿意给自己的父亲或长辈加一个恶谥呢?塌了和尚会塌庙的。所以,实际上除了那几个亡国之君得了恶谥以外,其余帝王的谥号几乎都是美谥。例如李隆基早年治国有方,有“开元盛世”美称,但是后来他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导致“安史之乱”八年浩劫,死后他的谥号却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他的庙号是“玄宗”。这样一个皇帝,后半生是个昏君,居然得了个“大圣大明”的美谥。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更是二十年不理朝政,一心迷恋求仙,竟然得了个“钦天履道英毅圣神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不是很滑稽吗?因为一个王朝不灭,他的继承者是绝对不肯挖祖坟的。这一点从当今世界上一些专制国家来看也是一样的。

三、尊号

皇帝的尊号是从唐代开始有的。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卷76《尊号谥法庙号陵名》条里说:“生上尊号,因起于唐,前世未有。” [5] 一个皇帝生前所上的尊号在唐代又称“徽号”。尊号和庙号、谥号不同,是在帝王或帝后在世时,由臣下所上,死后也可以追上、追加或追改。尊号的特点是肉麻,“说得不客气,是一片谀颂之词(这一点,从唐至清都是如此,无论是荒淫残暴的昏君,还是几岁即逝的孩童,都可能得到一长串嘉言懿词所组成的尊号)” [6]。例如唐玄宗初年,“加尊号为开元神武皇帝”,后来又“加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等。历代都是如此,一般有十几个字,例如宋代皇帝多数是十六个字。当代有学者说:“我们接触古代文献中有关尊号的记载时,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古代经常把死后上的尊号或增减的尊号又叫作谥号;也经常把尊号、谥号连在一起,尊号在前,谥号在后,统称为尊谥,或称为谥号。” [7] “尊号”和“谥号”两个词在汉代是可以通用的,因为谥号可以看作死后所上的尊号。

四、年号

皇帝的年号本来是用来纪年的,后来也成了一种称呼。和世界多数国家以公元纪年不一样,我国的纪年在辛亥革命以前主要有两种:干支纪年(如辛卯、丙辰)和年号纪年(如康熙元年)。中国历史上正式以年号纪年是汉武帝刘彻,他在公元前140年建立了第一个年号——建元。也有一种说法是:历史上皇帝正式宣布年号是在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命名那一年是“元封”,建元是后来追加的。不管怎样,年号的使用是从汉武帝开始的。赵翼在《陔余丛考》里说:“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始。上自朝廷,下至里社,书契记载,无不便之。” [8] 年号的使用一直到1911年宣统皇帝退位为止,前后二千多年,中国历史都用皇帝年号来纪年。一个皇帝即位,哪怕只是一个偏安的王朝甚至一个起义的农民政权,都要改元—— 宣布自己的年号,重新开始。历史上“宋代改元最多”[9] ,原因有各种各样,例如大赦、彗星出现等。

一个皇帝可以用一个年号,也可以用几个年号,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只用“贞观”一个年号,而武则天称帝十五年用了十四个年号。历史上也有几个帝王沿用一个年号的:五代的后周太祖郭威和他的养子世宗柴荣,以及柴荣之子恭帝柴宗训,用的是同一个年号“显德”;五代的后汉高祖刘知远与其子隐帝刘承祐,共同使用“乾祐”这一个年号。明太祖朱元璋规定,在位期间只能用一个年号,不能随意改元,他在位三十一年,只用“洪武”一个年号;清承明制,皇帝只用一个年号。只有两个皇帝是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原来的年号是“正统”,1449年他被蒙古瓦剌所俘,他的弟弟朱祁钰即位,是为代宗,年号是“景泰”,八年以后他趁弟弟病危发达政变,复辟成功,改元“天顺”;二是清代载淳,即位时才六岁,母亲慈禧太后掌实权,年号“祺祥”,三个月后慈禧除掉肃顺等八大臣,垂帘听政,世称“祺祥政变”,宣布改元为“同治”,意思是和小皇帝共同治理天下。历史上年号用得最长的是康熙皇帝,他在位六十一年,“康熙”用了六十一年。最短的是北魏孝武帝元修的年号“永兴”,“只用了几个小时就改元为‘永熙’了” [10]。

五、陵名

古代皇帝还有一种名称叫“陵名”,或者叫“陵号”“墓号”。它不如“庙号”“谥号”“年号”为人熟知。古代帝王大多在生前准备了巨大的墓葬,从战国中期开始,这种墓葬叫“陵”。汉以后,帝王陵墓有专名,成为定制,且有专名。《史记·赵世家》记载的赵肃侯十五年(前355年)“起寿陵”,就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记载。[11] 除秦始皇的骊山陵墓没有专名以外,西汉以后帝王的陵都有专名。这些陵墓的专名,一般都是一个字,如汉高祖葬长陵、惠帝葬安陵、文帝葬霸陵,这里的“长”“安”“霸”就是陵墓之名。从战国到隋代,除了个别陵墓外,都如此。宋代一律加一个“永”字,缘于宋太祖把自己的陵墓命名为“永昌陵”,其他皇帝也加一“永”字,如“永熙陵”“永定陵”。古人往往以陵名作为帝王的代称,如“昭陵”是宋仁宗、“裕陵”是宋神宗。但是不同朝代陵名有重复的,如“思陵”,一般指宋高宗,而明代最后一个崇祯皇帝朱由检最初葬于“怀陵”,后来埋于明代十三陵区域的“思陵”,历史上也称他为“思陵”。

六、余论

了解皇帝的各种号,在今天有什么意义呢?一是增加我们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判断力。笔者经常看到一些人崇拜历史上一些所谓的“有为之君”,什么秦皇汉武,其实专制王朝给百姓带来的是无穷的苦难,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他们做了很多坏事还要在历史上留个好名声,死后还要破坏环境占据巨大的自然资源。所以,我们要破除帝王崇拜,现代人绝对不要有奴隶心态。二是能够帮助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消除障碍。例如以陵名称代皇帝,以明朝最盛,李贽《续藏书》写明代名人传记,凡写到传主在某个皇帝的时候,就以那个皇帝的陵名代称。如写王阳明传,写“事泰陵、康陵、永陵”,这里泰陵是弘治帝,康陵是指正德帝,永陵是指嘉靖帝。如果我们没有关于皇帝陵名的常识,读到这样的文字,就会搞不清楚。至于庙号、谥号、年号那就更多见了。

[1][6][7][11]袁庭栋.古人称谓[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359,372,374,429.

[2] [3] [4][10]陈璧耀.古代文化常识百话[M].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 2004:36,38,38,43.

[5]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2005:665.

[8]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503.

[9]梁章钜.浪迹丛谈: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1:63.

(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 )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