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习医生格蕾》的一点感想

网编 143 0

《实习医生格蕾》的缺点:

①与内容无关的缺点:a.网上资源太少,在线看的480P已是最高清晰度,还要一直卡,影响视觉效果。

b.很难找到英文字幕,并且由于是美剧,中文字幕竟然不可以调节快慢,第一季有一集愣是字幕滞后2句话(一说到专业医疗词汇时,整个世界都黑压压的,我只好暂停,灰溜溜地凭借听出的单词去问度娘)

c.第一季里出现的唯一中国人操着一口标准广东话,别说美国人,我也听了晕乎乎的,后来还是在贴吧找到的翻译,恩,没错,还是高难度翻译

(目前是这么多)

②与内容相关的缺点:a.一夜情开头—和老板成为情侣—老板原来有妻子还没有离婚,妻子杀回来—格蕾在心理斗争后选择和老板在一起(我还没看到,只是猜的,求看过的私戳我普及),一句话说,情节有些老套

b.每一集都有很多病例,并且实习生往往分为三波,基本所有病人只会出现在一集,因为已经到了11季,主页妞担心编剧江郎才尽,同时不希望出现相似病例。(感觉像个优点)

(其实缺点也是我拼命挑出来的,都是可以原谅的)

《实习医生格蕾》的优点:

首先,整个剧的最重要的着眼点不在颜值,不在俗套的爱情故事,基本可以说是以外科室为背景环境,讲述作为一个外科实习医生的各种不易,偶尔出现格蕾家、酒吧是为了表现外科实习医生的生活节奏快以及他们也会有自己的麻烦,是为了丰富内容服务的。但是说到《长大》,我现在开始觉得对它的定义也许可以是:围绕着医院医生题材的一个有情人终成眷属,爱情事业双丰收的爱情故事。

第二点是和《长大》相比,剧中几个细节差别值得思考。在《长大》中对医生施加道德舆论压力,社会责任的除了拍出来的医生的自责,各种各样的的暗示(例如特别交代因为某件事,,某人——通常是高层,跑到院长那里批评医院)表明这种压力来自于叶春萌的表妹——《江城晚报》的记者,所以是不是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角色的存在,去给在医院发生的这些事情(比如白晓菁私自收养弃婴这类有违医生守则)施加来自社会的压力,这些事情就可以被忽视,而不是成为某一集甚至某几集的主要内容呢?《实习医生格蕾》这点做得很好,好在几乎每一集都有一个实习生内部的谈话,看似随便,但是我认为是涵盖了一个医生的自省素质的,不用全社会把焦点放在医院,医生内部就能解决岂不是更好?主动地反思胜过无路选择时的应付。

细节二是在《长大》中有一集刘志光为了救老师抽了自己的血,虽然剧中是作为一个实习医生不遵守规定的情节,但不可否认,设置这个情节的目的,与其说是教育观众群里的潜在实习医生不要这样做,不如说是为了低调而肯定地刘志光的奉献、感恩精神。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原则性的东西更重要,还是说制度在人情面前是可以退让的呢?放得更广一点,法治社会VS人情社会,哪个是我们想要的?这个人物的刻画就有些越界了。但是回到《实习医生格蕾》,每个医生都很喜欢那个酒吧老板,但是给他做的静态手术花费是几十万美元,老板说他付不起,他不能卖掉酒吧。结果其他医生联合做高难度手术,乔治三天两头跑去主任那里用各种方式为酒吧老板求情,注意,虽然是各种方式,甚至最后类似于愤懑了,他始终都是希望主任能够签文件,而不是说我先给他怎么样的优惠,作为医生,这种意识难道不应该比违反规定获得的人格魅力重要吗?

第三点,现场感很强,不废话,就提《实习医生格蕾》第二季里面从家暴男肠子里拿出11个芭比娃娃的头的场景,简直惊悚+恶心

第四点,节奏快,情感不过分渲染。寒假看《长大》时我就在想,这个叶春萌一天到晚就是闯祸-生气-生气-生气-释怀,一生气就开始跑步忧郁什么的,确定和开始特意描述的外科实习医生喝口水都没时间的生活不矛盾?而且往往是一个人生气都能惊动院长啦、主任啦,这些人都是因为在医院闲得没事干才把精力都放在一个实习生上的?再有就是实习生与主任的爱情故事一直是主导,直接影响是一个实习生天天往主任办公室跑,天天和主任怄气、和好。但是《实习医生格蕾》里面格蕾和以及和Burke都有爱情故事,也有涉及工作场合的对话,但是没有说一个小实习医生气了就不干活,就闹别扭,就和全世界作对,情感重要,但作为医生理智应该更重要,这样角色的医生身份更加凸显。

同样是情感方面,还有主治医和实习生之间的师生情。《实习医生格蕾》第一季中两个女实习医为了弄清楚一个弄清一个不受女儿喜欢的父亲真正死亡的原因,偷偷地跑去验尸,结果发现死者有心脏疾病并且这种病是遗传的。她们的老师,那个萌萌哒短发黑人女医生,非常愤怒地跑去太平间,知道两个学生的发现之后就没有怒气了,但违背死者家属意愿验尸肯定是违法的,老师帮助她们的方式是陪着她们见家属。在生气的家属面前,她把大部分解释的机会给了两个学生,从医学专业和危害方面由她们阐述,最后她只是作为一个权威的象征,告诉家属她们两说的都是对的。老师帮助学生的方式是带着学生上前线,不逃避,理性解决,不仅可以考察她们的医学知识(尤其是要把它变得对于常人通俗易懂的能力),而且也传授了她们潜在的医患矛盾该怎样解决,以后她们的医生生涯一定是会遇到的。但是在《长大》里,多少次叶春萌闯祸,她自己跑去跑步啦,郁闷啦,周明(她的老师)自己跑去和病人理论,自己委曲求全只要把事情平息,保住自己的学生就好,一场医患矛盾愈演愈烈,最后老师惨烈牺牲,那么以后谁来保护叶春萌呢?好在到时候编剧可以让此剧戛然而止。这两件事对比,也反映了为什么国内的医患矛盾这么突兀。

最后是《实习医生格蕾》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我觉得这应该是它能走到11季并且仍然受欢迎的原因。就我看到的,已经出现了涉及社会很多方面的病例。比如有为了取悦母亲同时保住学业,选择做不合法小手术减肥的女孩;有喜欢伤疤,热爱自残最后死于伤口感染的嬉皮;有对妻子家庭暴力但是妻子仍然爱他、导致儿子心理产生阴影的父亲;有偷渡到美国,打工时被机器砸伤却因为没有绿卡不敢进医院看病的中国女孩;有因为害怕手术后失去读心术和超能力的男人……第一个故事母亲意识到了自己的变态严苛;第二个对追求伤痕艺术的人发出警示;第三个男孩在医生劝诱下心理疾病渐渐好转;第四个不会说英语但有绿卡的母亲焦急地领着医生去外面为女儿包扎;第五个实习医生因为病人说出了她小时候和妈妈特有的外号“蚂蚱”而想起母亲,给她一直不愿面对的,没能给她一个好的成长环境的母亲打了电话……还有很多类似的,每个故事都不是说简单的生个病,在平淡的案例中其实是映射着整个社会的,并且它们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另外,正如剧中所说“医生是自己最差的病人”,剧中并没有把医生塑造成神人,医生们常常也需要他人医治。再说到《长大》,病例局限于有钱人生病、穷人生病、车祸急救、实习医生家属生病、弃婴生病——光看这些病例就知道中国社会的分界线了:有钱与没钱;有人情没人情(或者说有权没权),这些都成为电视剧特别强调的点了,为了迎合这个社会,《长大》编剧也是蛮拼的。

标签: #医生 #实习 #生气 #长大 #家属

  • 评论列表

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