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的民歌有哪些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大发展时期,诗歌更加成熟,体式上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在内容方面,开辟了咏怀、咏史、田园、山水等丰富多彩的题材。诗坛上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诗人。
五言诗取得显著成就,以“建安文学”为代表。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阮瑀、陈琳、徐干、应玚、刘桢)等建安诗人,由于亲身经历汉末以来的战乱之苦,因此在继承汉代乐府民歌的优秀文学传统和现实主义精神的基础上,创作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动人诗篇。
如曹操的《蒿里行》,叙述了董卓之乱、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及其后的自相攻杀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诗文客观地记录了军阀混战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具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王粲的《七哀诗》,记述了作者为避乱而离开长安南投荆州刘表时,在郊野亲眼见到的当时割据战争所造成的人间惨象,内容真实感人。曹丕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七言诗,对这种体裁的诗歌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
东晋后期,田园山水诗兴起,这方面成就较大者有陶渊明、谢灵运等人。陶渊明出身没落士族,在东晋末年作过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田园。他在长期的隐居生活中,亲自耕作,与农夫为友,写下了歌颂大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大量诗篇,反映当时乡村生活和参加劳动的感受,也表现出闲适恬静的意境。
谢灵运出身高门士族,在南朝宋初历任永嘉太守等职。由于他纵情傲物,不拘行止,常常受到当权者的构陷打击,内心极感痛苦失意。谢灵运不凡的才气和坎坷的仕途,加之优越的生活条件,使他十分喜爱遨游山水,探奇览胜,从而孕育了艺术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山水诗。谢灵运的诗作,注重山光水色的描绘和字句的雕琢,创作出许多"名章迥句",不仅在艺术上开辟了南朝诗歌崇尚声色的新局面,而且大大改变了东晋以来"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诗风,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南朝时期,诗歌创作进一步朝着重视艺术技巧的方向发展,在语言修辞、章句结构等方面"穷力追新",这种对创作技巧的追求倾向导致南齐"永明体"的产生。南齐诗人讲究音韵声律,逐渐把五言诗推向律诗,其杰出代表人物谢朓的大量诗作,清新流丽,对仗工整。永明体开创了南朝诗歌的新风格,被称为新体诗,它对唐代的律诗、绝句的形成有着深刻影响。
南北朝时期,源于民间的新的乐府诗歌即民歌发展起来。虽然南北方民歌的色彩和情调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绚烂多姿的局面。南方的民歌,主要可以分为吴声歌和西曲歌两大部分。吴声歌是长江下游吴地即今江苏扬州地区的民歌,西曲歌是长江中游荆、湘一带的民歌。
南朝民歌至今收存在《乐府诗集》里的有400余首。这些民歌的内容主要反映城市的生活,并且多是描写男女情爱,基本上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歌辞绝大多数以女性富于激情的口吻表述,有的控诉爱恋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有的表达失恋或被遗弃的悲伤,也有少数维合生产活动表现普通劳动者的爱情生活。南朝民歌体裁短小,多为五言四句。因为用于人乐歌唱,所以音调比较和谐,语言清新自然,情调婉转缠绵,生动感人。
北朝民歌现存约有70余首,以《乐府诗集》所载“梁鼓角横吹曲”为主。横吹是笛子,这是当时北方民族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因为乐器有鼓有角,又由于这些民歌曾传入南方,为梁朝乐府所采集和保存,所以称作“梁鼓角横吹曲"。
北朝民歌有汉人作品,但多数为少数民族所作。其内容要比南方民歌丰富得多,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层面也更为广阔。有的描写战乱及其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有的展现民族迁徙过程中的流亡生活和怀土思乡之情。有的赞颂北方各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勇士形象。有的表达男女恋情,与南方民歌不同的是,这类恋情诗中的情感流露大多率真质朴,毫不遮掩。《敕勒歌》和《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的两篇杰作。
《敕勒歌》是东魏斛律金所唱的鲜卑语的牧歌,后来由汉人用汉语记录下来,寥寥数语,便生动地刻画出辽阔苍茫的草原景象,并反映了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和精神面貌。
《木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又在流传过程中屡经当时及以后文人的艺术加工。它以质朴流畅的诗句,塑造出一个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去抵抗外族入侵的青年女子的形象,讴歌了她热爱祖国、英勇善战、不慕名利的英雄气概和高贵品质。内容生动,语句通俗,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随着文学的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著作。曹丕的《典论·论文》首开其端,《论文》评论了建安七子和各种文章的体裁与特点,在评论文体时指出“文以气为主”,即作品主要取决于作家的个性和风格,而作家的气质决定其个性和风格。
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总结性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专著。该书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评论了文章的体裁、创作方法和文学批评的原则,并通过对35种文体的源流、演变及其特点的总结,详细探讨了有关文学内容和形式的许多问题,主张文章要“文质”统一,内容应有益于社会,创作方法必须随着社会发展而更新,反对有害的浮靡文风。该书的出现,反映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书法、绘画等都有很大发展。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自东汉以来逐渐成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有创造性发展。魏晋时期,隶、草、楷、行诸体皆备,书法艺术更趋成熟,书法名家辈出。三国时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钟繇,他师法蔡邕、刘德升,兼善各体,尤精于楷书和行书。钟繇的书法艺术造诣为世人推崇,其字迹成为后人学书的范本。西晋的卫瑾也是有名的书法家。
东晋时代的书法达到了高峰,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代表这一时期的最高成就。王羲之早年从叔父王虞学书,又从卫铄习笔法。卫铄是卫瑰的族孙女,世称卫夫人,她曾师从钟繇,妙得其法,擅长草书、隶书。王羲之集汉、魏书法艺术之大成,兼善隶、草、行、楷。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改变了过去的呆板写法,使字体更为活泼而富有生气。
王羲之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被尊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代表作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可惜都未流传下来。现在存世的《兰亭集序》为唐人摹本。唐高宗时,僧人怀仁搜求王羲之的书法真迹,集成《大唐三藏圣教序碑》,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是目前所见王羲之书法最精确的范本。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幼承家学,在书法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人称“小圣”,父子二人以书法并称“二王”。南朝时期的各种书体都有创造和发展。刘宋时代,羊欣的楷书,孔琳之的草书,萧思话的行书,范哗的篆书,都知名当世。
十六国、北朝书法与东晋、南朝以“二王”为宗有所不同,它沿袭的是钟繇、卫琉的旧书体。因此,北方的书法发展了汉、魏系统的风格,笔力气势雄厚,结体端庄古雅,有别于南方二王“流风迥雪”的韵情。这可以从敦煌发现的十六国时期的写经真迹中略窥其貌。
北朝的写经真迹,又有所发展,字体端庄,笔力骏放,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平。北朝的书法,因多为碑体,所以世称魏碑。
北魏时的郑道昭是书法名家,他的书法作品主要保留在山东莱州云峰山的天然岩石上,有40余种刻石遗迹,一直为后人所推崇,视为北魏碑刻的代表,其书法结构严谨,笔势厚重,道劲有力。魏碑还保留着隶书的一些遗迹,与南方的书法略有不同。北朝末年的书法艺术受南方风格的影响,并且在二王楷书的基础上逐渐融合。
这一时期的绘画,名家辈出,创作理论也有相应的发展。东吴的曹不兴善画佛像和龙,他的弟子卫协和张墨被并称“画圣”。卫协弟子顾恺之是东晋时的杰出画家,擅长人物和山水,人物画尤精于点睛传神。他曾在建康瓦棺寺壁上画维摩诘像,画成后光照四壁,参观施钱者络绎不绝,几天后便得钱百万。
后人临摹的顾恺之遗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人物栩栩如生,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梁张僧繇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佛教的晕染法结合起来,创造了"没骨画法",绘画以色彩的渐浓渐淡来表现明暗,使所画景物有立体感。
晋宋之际,随着山水诗的盛行,出现了许多山水画。顾恺之、宗炳、王微等都是山水画的名家。北方也涌现许多杰出的画家,北魏的蒋少游,北齐的杨子华、曹仲达等,都以善画人物著名,杨子华被时人称为“画圣”。
随着绘画艺术的发展,南齐时出现了关于绘画的理论著作,谢赫所著《古画品录》提出绘画六法,即气韵生动(气势、神态)、骨法用笔(比例线条)、应物形象(写实)、随类赋彩(色彩学)、经营位置(结构布局)、传移摹写(临摹),对后来的绘画艺术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