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自刎乌江后,司马迁却只提到虞姬自刎,后世史学家不认同
虞姬,又称“虞美人”,出生于吴中,现在江苏省沭阳县虞溪村人。她是西楚霸王项羽所珍爱的美人。
很遗憾,各种史书对虞姬的记载并不丰富,甚至连确切的名字都没有留下。《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道:“有美人名虞。”其一,“虞”是美人的名;其二,“虞”是美人的姓,就连《辞源》也记载着这种说法。
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围于垓下,四面楚歌。虞姬曾在绝境下,忠诚地陪伴在项羽身边。
项羽自刎乌江后,他心爱的女人虞姬去向何处,千百年来,莫衷一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项羽临死前,写下这首《垓下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而同时“美人和之”,这里的美人,指得是虞姬。也就是说,项羽在吟唱这首《垓下歌》时,虞姬也在吟唱。
根据项羽所作的《垓下歌》,后人推断出,虞姬在楚营内自刎了。
虞姬自杀之说,较早记载于唐代张守节《正义》,其中,引《楚汉春秋》记录虞姬所和的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其中,“贱妾何聊生”这句话,透露出虞姬自杀的倾向。
殊不知,虞姬的死,还有另外一个版本。
《太平寰宇记》卷一二八“濠州钟离县”条说,“虞姬冢在县南六十里,高六丈,即项羽败,杀姬葬此。”其中“项羽败,杀姬”的说法,掩盖着虞姬的真实死因。
虞姬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其实还有一种结局,那就是她并未死于垓下,反倒活过了项羽自刎,而且,还步入了自己的生活。
司马迁写《史记》时,对项羽颇为敬重。项羽并不是皇帝,司马迁却把项羽写在本属于帝王的“本纪”中,而不是“世家”或“列传”,可见他对项羽的态度:虽然惋惜,但还是充满肯定。
然而,司马迁既然写到虞姬,却只提到“美人和之”,若是虞姬真的是自杀,司马迁肯定会写下虞姬的壮烈之死。
北宋时期的大史学家司马光,写史较为严谨,在《资治通鉴》中,压根就没有提虞姬,也就是说,司马光写史时,也没有找到虞姬相关的结局。
可见,后世史学家对于虞姬自刎而死并不认同。
更有力的证据是,西汉初期的大臣陆贾在《楚汉春秋》中,也没有提到虞姬自刎一事。
要知道,陆贾的生活年龄早于司马迁。陆贾生于公元前240年,卒于公元前170年,司马迁写《史记》时,当然不会放过陆贾完成的《楚汉春秋》。
陆贾在作《楚汉春秋》时,根本就没有写虞姬自杀身亡的事。
对于这种重大的历史事实,后世撰写历史的人,肯定不会疏忽、放过的。
既然陆贾、司马迁、司马光都没有提及虞姬自刎的内容,可以断定,项羽钟爱的虞姬,根本就没有自杀。
虞姬自刎只是一种英雄美人的传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