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十五夜望月》赏析第三句“今夜明人尽望,不如秋思落谁家”
唐诗《十五夜望月》赏析
十五夜望月
王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据《周礼》记载,当时人已在中秋夜击鼓奏乐以迎寒。到后代节日气氛愈来愈浓,此夜常是家人或亲友团聚在一起赏月。所以一旦离别,总会使人逢节思亲。
《十五夜望月》正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绝。它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它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形象。毛泽东诗词贺新郎·别友赏析
这是一座朴素的住宅,夜深了,诗人偕客人步出厅堂来到庭院。低头但见地上月华如水。一片白色。庭树的影子枝叶扶疏,象是纸上的水墨画。步月者循声望去,树冠间影影绰绰有宿在枝头的几只乌鸦。全句无一字提到人,而又使人处处想到清宵的望月者。
第二句“冷露无声湿桂花”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在桂花诸品中,秋桂香最浓。
在皎洁的月亮上某些环形火山的阴影曾使富于幻想的人赋予它美好的形象,说它是月宫里的桂树。有的传说还说人间的桂树是天上落下来的种子生成的。华语网()宋之问“桂子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灵隐寺》)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建这句诗因桂香袭人而发。
古人以为霜露之类似雨都从天而降,因而诗人探桂时奇怪冰凉的露水把花枝沁得这么湿却没听到一点声音。如此落笔,既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中秋之夕,又表襾夜之深之静,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觉得桂香与寒气袭人而来了。马嵬坡原诗、注解、翻译与赏析
第三四句“今夜明人尽望,不如秋思落谁家”,采取了忽然